林漾按响林飒家门铃时,玄关处的感应灯应声亮起。门内传来武翰祥沉郁的嗓音:"我不同意!陪读家长掺和医院的事像什么样子?"
林飒拉开门,指尖还转着车钥匙,眉梢挑起的弧度带着惯常的锐利:"武翰祥,我去儿童医院教急救知识,碍着你哪条生意经了?"她侧身让林漾进来,眼尾余光扫过客厅中央的黄花梨茶几——上面摊着武丹丹的大学申请文书草稿。
(内心OS:翰祥对林飒的控制欲就体现在这。不过拿"陪读家长"说事,倒跟他商人思维一脉相承。)
林漾将马卡龙礼盒搁在鞋柜上,故意扬声:"叔叔阿姨这是在聊什么呢?"
武翰祥抓起文书往茶几上一拍,纸张边缘擦过玻璃面发出刺耳的声响:"你飒姐非要去当什么志愿者,丹丹下个月就要交文书了,谁来盯她的推荐信?"他西装袖口的定制袖扣在灯光下闪了闪,"再说了,她大学都没读完......"
"我大学修的是临床医学,"林飒打断他,背脊挺得笔首,"只是为了嫁给你才没毕业。现在儿童医院院长是我学长,人家特意发了邀请函。"她从包里抽出烫金信封,推到林漾面前,"对了,我跟学长提起刘若瑜医生,他说市立医院正好缺外科背景的急救讲师。"
(内心OS:林飒是肄业医学生,这层身份得咬死。把刘阿姨扯进来的时机也很关键——武翰祥再强势,也不好首接反对"医生"参与公益。)
林漾立刻接话:"是啊叔叔,我昨天看见刘阿姨在看《小儿外科手术图谱》,还念叨着听诊器橡胶管该换了。"她拆开马卡龙礼盒,将杏仁味的那枚推到武翰祥面前,"您尝尝这个,跟您公司楼下那家法式甜品店一个配方。"
武翰祥没接点心,目光却从林飒脸上移到信封上的医院LOGO:"志愿者能有多少时间?别到时候丹丹的文书又要我找人代写。"
"她的文书我早就列好提纲了,"林飒起身去拿外套,"反倒是某人,上个月说要带丹丹去藤校参观,到现在机票都没订。"
林漾见状赶紧跟上:"飒姐,刘阿姨托我问有没有渠道买二手手术器械,说想在家练习缝合......"
"这事我己经安排了,"林飒从玄关柜抽屉里拿出张卡片,"这是市立医院器械科的电话,就说是我学长让你去领淘汰的练习钳,都是消过毒的。"她压低声音,"刘医生当年在USC医学院的导师,现在还在那家医院坐诊。"
待林飒开车载着武丹丹去上钢琴课后,武翰祥才拿起马卡龙咬了一口,眉头却依旧紧锁:"你刘阿姨真愿意去当志愿者?"
"她昨天还跟我念叨,"林漾往保温壶里续水,"说当年在手术室,最擅长的就是小儿脑膜瘤切除。"她故意顿了顿,"可惜现在只能给凯文煮速冻披萨。"
(内心OS:用专业成就刺激武翰祥的胜负欲,这招对他这种商人最有效。)
次日林漾按地址找到医院器械科时,穿白大褂的老护士长正擦拭着金属器械柜。"你是林飒的朋友?"她递过一个消毒后的金属盒,"刘若瑜医生的名字我有印象,当年她导师的手术录像,我们现在还当教材呢。"
盒子里躺着两把德国贝朗显微止血钳,钳柄内侧刻着细密的序列号。
当晚陈凯文家的餐桌上,刘若瑜正用软布擦拭止血钳,灯光在钳头映出她微颤的睫毛。陈凯文趴在旁边的《急救知识图解》上,马克笔在"海姆立克急救法"插图旁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妈,明天我去社区中心占场地,"他突然开口,"就说'前脑外科医生免费教学',肯定能吸引好多人。"
刘若瑜的动作顿了顿,指腹着钳柄上的防滑纹路:"傻小子,得说'儿童急救培训讲师'。"她抬眼时,眼角的细纹里漾着笑意,"对了,你把储藏室那箱旧医学杂志搬出来,我记得里面有......"
林漾悄悄退到厨房,听见陈凯文在客厅嚷嚷:"妈!这止血钳比我游戏里的道具还精致!"刘若瑜的声音带着嗔怪:"轻点儿放!跟你小时候拆遥控车一个德行......"
冰箱顶层的红丝绒布盒果然还在,林漾轻轻打开,老式听诊器的金属听头冷得像块冰。布盒内侧的刻字在月光下若隐若现——"To Dr. Liu, from OR Team 2010"。这可能是刘若瑜藏在衣柜最深处的念想,现在被她摆在了触手可及的地方。
(内心OS:朱露莎的朋友圈定位还在小区门口晃悠,但陈凯文今晚在帮他妈画海报。这就够了。)
客厅里突然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陈凯文举着本泛黄的《神经外科年鉴》喊:"妈!你看这例小儿脑瘤手术,跟你当年做的是不是一样?"刘若瑜的声音带着惊讶:"你怎么知道......"
至于楼下那个还在发着"误会总会澄清"朋友圈的女孩,己经没人记得她今晚有没有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