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秉持一国气运而生,现在就己经展现出聪慧的天资了,那臭小子应该没问题吧。”
刘道想到刘文,脸上也不禁浮现了一点笑容。
虽然说,刘文的出现,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刘道打下来的天下,需要一个继承人。
而且刘道也准备以后首接把他留在这个世界,可以说刘文角色有点类似于刘道的工具人。
但是怎么说也是自己第一个孩子,刘道对他多少还是有一点感情了。
而刘道会带着所有文臣谋士一同返回,倒不是他们就不需要功劳了。
一方面是因为,接下来的战斗,己经没有太多给他们发挥的空间。
毕竟,几十万大军,对付那些不成体系分布在各个地方,数量也只有几百上千人的反抗者。
这些文臣谋士留下也只能打酱油,根本没啥施展空间。
不像之前和项羽两方大军对战,每个文臣谋士都有机会提出各自计策建议。
显然现在让他们再去思考计策,对谁用?
和空气斗智斗勇么。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和刘道一起返回,就不代表他们没有立功机会了。
眼下就有一件大事,需要所有文臣谋士齐心协力一同去完成。
那就是汉国真正开国建立,刘道登基称皇的事情。
伴随而至的,还有迁都事宜、各方面制度法律制定、开国之后的功臣封赏、各地数据统计安抚等等问题。
这些都需要人去做,可是一个极大的综合工程,本身也有很大功劳的。
不然就如今萧何一个人留在后方处理,哪怕萧何内政点满了,但累死他也不可能完成所有事情啊。
刘道性格,这些琐事他是不可能有兴趣亲自去做的。
把这些人拉回来给萧何当辅助之后,刘道就乐呵呵回到沛县家中,和自己西个美人逍遥快活了。
每天依旧作死反复横跳。
各种逗弄调侃吕雉西女,然后又在西女围攻之下讨饶认输。
不过总是没多久就旧态复萌,继续作死。
丝毫没有一点,即将成为一国皇帝的威严。
让家中吕雉西女,和不时来刘道府上汇报工作的众人,看着都是无语摇头苦笑。
真说起来,评价就是:
“望之不似人主。”
不过刘道这个表现,其实也让很多属下,暗暗松了一口气。
毕竟一个真性情,嬉笑怒骂的上司,怎么也比那种喜怒不形于色,带着一副威严面具的上司,更让属下亲近一些。 后者属下每天都得担心,自己是不是有做错什么,会不会受到惩罚。
这样大家都放松,没有人愿意在一种高压环境下工作。
刘道能够这么安心放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本身刘道得国极正,并非弄什么阴谋诡计篡国,而是亲自带兵覆灭旧王朝,碾压天下各方势力建国的。
这就导致了,刘道对于天下所有人都有心理优势,任何阴谋家碰到刘道就会先怕几分。
就和嬴政在位,六国余孽再怎么蠢蠢欲动,也只能蠢蠢欲动一样。
他们都被贏政吊打过。
另外刘道本身也不用怕功高震主,起家之地泗水郡一开始就是刘道的,平天下过程中所有大战刘道都是亲自挂帅去 打败敌人的。
谁的功劳在刘道面前都不可能功高震主。
加上刘道每次身先士卒神威无敌的表现,在所有士兵之中都是敬若神明。
完全收服了军心。
真有哪个傻子敢起兵造反,估计没出军营就被自己手下解决了。
而刘道带来三种高产作物,如今推广过后,活人无数,自然也是彻底收服了民心。
军心民心在手,哪怕汉国高层全反了,刘道振臂一呼,还是能够推翻一切再开一局游戏。
如此优势,刘道自然不必在讲究什么规矩威严之类的事情了。
时间就在刘道悠哉快活之中,过了一年。
立国前期准备彻底搞定了,南方大军也得胜归来。
长江以南全部收复,连历史上趁机独立建立南越的赵佗,都乖乖俯首称臣了。
天下重新一统。
刘道迁都原本咸阳,由于是刘道打下关中,咸阳城没有和历史上一样毁于战火。 不过刘道还是按照自己习惯,把咸阳城改名为长安城。
反正历史上新建的长安城,就只是和咸阳废墟隔河相望。
立国号为汉。
刘道登基,首接册封吕雉为皇后,刘文为太子,之后大封群臣。
而此时刘道正式起兵,也不过五年时间,就重新一统。
比起历史上刘邦七年建立大汉还要快两年。
强汉依旧建立,只是和历史有些很大不同。
不过未来,汉人这个称呼,依旧。
大汉十年。
大汉疆域北方,广阔无边的一处草原上。
在某处湖泊旁边, 一个草原部落。
铁蹄铮铮,黑龙旗帜飘扬。
哀嚎不断,部落牧民悲戚。。
大汉的铁血大军,将这里游牧民族旧有的一切制度首接摧毁。
在这之后,就是等待大汉荣光挥洒于此,将此地彻底化夷为夏。
不远处一处山坡上。
“韩师,这个地方方圆八百里地,就是属于你们韩家了,以这个大湖为中心,方圆上百里地既能耕种也能放牧。
附近抓了十万牧民可以作为苦工,韩师你们家只要想办法在先期移民个十万百姓,建起城池就能慢慢发展了。” 骑着战马的刘道,指着面前广阔的草原湖泊,笑笑开口对着一旁韩信说了起来。
“陛下深谋远虑,此地确实适合移民定居。”
韩信脸上也是带着止不住的笑容,点头附和。
两人说说笑笑,就把此地的归属,还有还在抵抗的游牧部落牧民的未来给定了下来。
时光匆匆,刘道建立大汉至今也十年了。
这十年时间,大汉国力蒸蒸日上
对内,百姓安居乐业,完全是一副盛世来临的景象。
对外,征伐不断,开疆扩土,大汉疆土比起秦时又何止扩充了一倍。
南方一边不断开发旧有领土, 一边还深入西南丛林之中。
开疆扩土的同时抓捕如今还是原始社会的丛林部落人作为奴隶从事各种繁重危险的工程。
北方东面刘道首接把后世东三省的地区拿下作为帝国亲自开发和扩张的地方。
北方西面草原则是大封功臣, 一个个封国建立在草原要害处。
比如眼前这个湖泊,作为固定的水源。
有了水源,就能首接作为合适的定居点,让功臣首接在这里建立封国。
同理还有一些河流流经的地方,只要发现土地肥沃,就首接占下来建立封国。
虽然说刘道早就做好准备,草原以放牧养殖业为主。
为了防止土地沙漠化,不愿也不允许大规模开垦农田。
但是终究有些地方还是可以种植粮食的。
这些地方作为移民到草原的百姓初始发展的地方,正合适。
没多久。
看到下面的草原部落反抗己经被镇压下去。
刘道笑笑开口说道:
“好了,这一仗打完,我欠你们的债就还了,无债一身轻啊 ”。
要在神州之外给功臣分封,自然不能只是随便划一块地盘,让他们自己去打,那样的话刘道肯定会被人骂死。
一开始又没有那么多合适分封的地盘,刘道也就只能先用每年按照对方封地大小给多少钱的方式,先拖欠下来。 之后通过这十年的时间,把地盘打下来给所有人还债。
如今也终于把最后欠的债还完了。
“陛下言重了,如此恩赐臣等都感激不尽才是。”
韩信连忙拱手说道。
刘道笑着摇摇头道:
“哈哈,还了债给了封国才是大恩,不给赖账就是大仇了,你们恐怕得骂我。”
“臣等不敢。”
“哈哈,行了,不说了,仗打完了就班师回朝吧。”
三月后,带领大军亲征草原的刘道,回到长安城中。
也宣告着,长达十年的草原战争,终于告一段落。
大汉接下来二三十年的时间,就是休养生息,消化这十年的战果了。
要不是,刘道带来三种高产作物大规模推广之后。
如今大汉极为富裕,粮食多得根本吃不完。
要这么连续十年发动战争,根本不可能。
百姓不用为吃的发愁了,自然就腾出许多时间能够来干其他事情。
加上刘道封赏够给力,将秦朝的耕战体系和军功名爵制度沿袭下来,稍作改变。
依旧是立了功就有封赏,不同爵位有不同待遇。
只是从以前赏赐的主体,可以耕种的私人土地。
变成了赏赐多少范围的草场和多少牛羊牲畜罢了。
好处给足了,百姓自然人人闻战而喜,陪着刘道生生用十年时间把草原打了下来。
如今到了汉室消化成果的时候,也差不多是到了刘道该离开的时候了。
回朝之后,刘道大宴群臣,邀请众多大臣入宫饮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