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晚晴站在A国政府大楼外的台阶上,寒风卷起她风衣的一角。她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向那扇厚重的玻璃门,眼神沉静如水。
这是她来A国的第三天,也是她第一次正式踏入这栋象征权力与规则的大楼。
会议室内,气氛比预想中更冷淡。官员坐在长桌一侧,神情疏离,身后的助理们低声交谈着什么,仿佛她的存在只是某种例行公事的点缀。
“夏女士。”官员终于开口,声音不急不缓,“我们己经收到你们提交的合规报告,但仍有部分信息需要进一步核实。”
“我理解。”夏晚晴语调平稳,“不过,我想请问,贵方是否有明确的时间节点?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流程指引,以便高效配合。”
官员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翻阅着手中的文件,似乎在寻找某个关键词。他停顿了几秒,才缓缓道:“你们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模式,是否也适用于我国法律环境?”
这个问题,是她预料之中的试探。
“每个市场都有其独特性。”她从容应对,“我们在进入A国前,己进行了充分的本地化调整,并聘请了专业团队进行合规评估。如果贵方有具体疑虑,我可以当场提供补充说明。”
官员微微抬眼,目光中多了几分审视。
就在气氛愈发凝重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年轻助理快步走进来,在官员耳边低语几句。他的表情微变,随即合上文件,语气略缓:“今天的会就到这里吧。”
夏晚晴起身,礼貌点头:“感谢您的时间。我们随时愿意配合进一步沟通。”
走出大楼,林浩低声问:“他们到底想拖到什么时候?”
“他们在等。”夏晚晴一边走下台阶,一边说道,“等一个合适的理由。”
回到酒店后,她立即召集团队开会。
“我们必须找到他们的真正诉求。”她翻开笔记本,“不是表面上的数据审查,而是背后的利益博弈。”
法务主管皱眉:“但我们连他们真正的谈判底线都不清楚。”
“那就去创造机会。”夏晚晴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词——慈善、环保、政策、影响力。
“我记得那位官员对慈善项目很感兴趣。”她回头看向众人,“尤其是环保材料的应用。”
“你是说……从公益角度切入?”林浩恍然大悟。
“没错。”她点头,“他们需要政绩,而我们可以成为推动者。”
第二天一早,夏晚晴便联系了当地一家知名的环保基金会负责人,提出合作意向。对方听闻后十分感兴趣,表示愿意牵线搭桥。
当天下午,一场临时组织的慈善晚宴在市中心的五星级酒店举行。官员果然出席,而且坐在主桌。
夏晚晴提前到场,在宴会厅角落等待时机。当她看到官员步入大厅,便径首走上前。
“很高兴再次见到您。”她微笑致意,递上一份精心准备的合作提案,“这是我们为贵国环保项目拟定的初步方案,希望能为当地社区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官员接过资料,翻看几页后抬起头:“你很有行动力。”
“我只是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在贵国有更长远的发展。”她坦然回应,“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互信和共赢的基础上。”
官员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明天上午十点,我的办公室见。”
这场短暂却关键的对话,成了局势的转折点。
次日,夏晚晴带着完整的方案再次走进政府大楼。
这一次,会议桌上不再是冰冷的文件堆叠,而是一份详尽的环保改造计划书。
“我们愿意参与废弃工厂的改造工程。”她将资料推向前方,“并承诺采用最新的绿色建筑技术,同时带动本地就业。”
官员听完,目光落在方案末尾的数据分析上。
“你们打算投入多少资金?”
“初期预计两千万美元,后续视成效逐步追加。”她答得干脆。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最终,官员轻轻合上资料,看着她道:“我们会尽快完成审批流程。”
离开大楼时,林浩忍不住问:“你觉得他们会批准吗?”
“至少,他们开始认真考虑我们了。”夏晚晴望着远处的天空,“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
几天后,好消息传来:A国政府正式通过了公司的数据合规申请,并承诺在未来的合作中给予更多支持。
与此同时,那家曾犹豫不决的合作方也发来了签约确认函。
夏晚晴站在酒店窗前,看着窗外繁忙的街道,心中一片清明。
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银星联盟”尚未浮出水面,江宇和陆廷的背后棋局仍在继续。但她己经不再是那个被动应对的女孩。
她要做的,是主动出击,把对手的每一步都变成自己的落子点。
手机震动了一下,沈逸风的信息跳出来:
“干得漂亮。”
她嘴角微扬,回复一句:“这只是开始。”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亮了她手中的新计划书。
而在某处高楼之上,一双眼睛正盯着她的名字,若有所思地合上了手中的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