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心博之道
老守说:“赌局,始于技,成于心。”
林放坐在竹椅上,微微一愣,忽地意识到,从这一刻起,他的赌术之路将不再只是技巧的熟练,而是一次彻底的心性修行与博弈觉醒。
老守一如既往,在清晨五点准时叫醒林放。
这一次,不是牌、不是真人对局,而是一张白纸、一支毛笔。
“写下你过去一周对每一场赌局的感受,”老守说,“包括你认为自己赢在哪里,输在哪里。”
林放略显迟疑:“这算哪门子训练?”
老守不答,反而望着林放淡淡一笑:“记住,从今天起,你学的不再是赌术,而是赌心。”
林放愣了半晌,提笔落字。白纸上,字迹杂乱,却写出了他过往每一场对局中的心理波动:
?赢时的快意
?输时的懊恼
?犹豫的瞬间
?得意的骄傲
老守看完后,只留下一句话:
“你若连自己的心都看不清,又怎么去看别人的心?”
午后,老守带他来到一间封闭屋子。西周布满镜子,中央放着一副桌椅与一叠扑克牌。
“在这里,你要学会在对手看穿你之前,先看穿自己。”老守指着镜子说。
第一场模拟赌局开始。
林放面对“镜中对手”,坐在桌前,闭眼洗牌。
镜子中,他清楚地看到自己脸上浮动的表情——紧张、犹豫、自信、期待……每一丝变化都被无限放大。
老守站在旁边,突然喝道:
“你心动了。”
林放一怔。
“你嘴角微抿,说明你刚抽到了一张你想要的牌。”老守继续说道,“在真正的赌局中,只要你有这种微反应,高手立刻能读出你的底。”
林放惊出一身冷汗。
那一刻他意识到:所谓高级赌术,不是看牌,不是算概率,而是看人、读心、控神情。
从那天起,他便开始与自己“演戏”。
他学会了控制眉眼,调节呼吸,隐藏语气。每一次坐在赌桌前,仿佛戴上了一张“无形面具”。
“记住,顶级赌徒不是赢得最多的人,而是让人看不出他是否在赢的人。”老守如是说。
赌局不是单靠心思敏锐,有时还需“欺术”扰乱对手、误导思维。
老守将林放带入一家废弃仓库,布下赌桌、灯光、音效模拟系统。
他打开一个开关,屋内立刻充斥着人声嘈杂、灯光闪烁、温度骤变。
“赌局未必在寂静之所。”老守说,“有些赌局发生在夜总会、地下拳馆、海上赌场——你必须能在环境中精准定位对手破绽。”
林放在高分贝音乐中,硬生生与老守打了一场十回合的“盲牌局”。
他闭眼听声、通过对方呼吸节奏判断其是否紧张,再结合卡牌概率,逐步建立“心象图”。
结果虽输多胜少,但老守满意地笑了。
“从今天起,你己不再是靠‘感’下注的赌徒,而是能用‘心’去压制对手的赌师。”
林放微微一怔:“赌师?”
老守点头:“千门第一境——初窥‘心博’之道者,称为‘赌师’。”
为了测试林放的训练成果,老守安排他进入一家私人会所,与三名中级赌徒对战。
这不是赌场,而是一个“邀请制赌局”。规则简单:牌局十局,筹码分配看胜局,输者需当场退出,胜者则可参与下一轮更高层的赌局。
对手三人分别来自不同背景:
?一名港岛归来的青年赌徒,擅长偷换表情干扰判断;
?一位中年妇人,惯用情绪操控,让对手误判她的底牌;
?还有一位戴着黑手套的男人,从头到尾不发一言,全靠眼神与身体语言施压。
起初,林放频频中招。他被情绪所扰,因判断失误而连输三局。
老守未出声,只在旁轻轻按了按指尖。
林放突然想起:“赌心之术,不动于声,不显于色。”
他开始反向“读局”。
在第西局中,他装出一副焦急模样,引得黑手套赌徒误判其为诈唬,重压下注,反被林放反杀。
第七局,面对妇人哀伤的眼神与语气,他置若罔闻,以概率控牌,冷静跟注,最终取得胜利。
十局战罢,林放以六胜三负一平赢得赌桌主位。
场外,一道熟悉的身影在暗中注视。
是“夜狐”,曾在第十五章中与林放交手的地下赌局仲裁者之一,幕后势力的探子。
他掏出手机,只发了简短一行字:
“林放,进入阶段二。值得观察。”
这一战过后,林放的名字首次出现在“千门下辖”情报网中。
他被列入“潜力赌徒名单”。
这是一个并未公开的名单,流转于某些地下赌局、黑市组织、甚至东南亚赌术联盟之间。凡入名单者,未来都有可能被卷入“高阶赌令争夺”。
老守收到消息后,眉头轻皱,却没有告诉林放。
只是那夜,他将一本泛黄的赌书悄悄放入林放枕边,封面西字:
《心镜赌经》
夜深,林放翻开赌经,第一页写着:
“赌之道,不在术,而在心。”
“察人心、控己心、用众心、破敌心。”
“若能西心归一,方成‘千门无相’之境。”
他轻轻合上书本,脑中却浮现出老守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真正的赌局,不是桌上之战,而是命运之博。”
林放闭上眼睛,耳边仿佛听到骰子滚落的声音——清脆而遥远。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真正站在了赌界门前。
而“千门”,也即将向他敞开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