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嬷嬷,线索断了,再查便要去宫外,本宫只能先回话了。”
韩舒宜叹着气,终究还是人手不足,防范不足。
乔嬷嬷忙说,“好在事情真相,还是查出来了,娘娘不用担心回话的事。”
乔嬷嬷心底有底,能够有本事指挥宫人,杀小太监灭口的,就那么几位主子。
乔嬷嬷也是这么跟太后回话的,毕竟人手是她们带的,居然泄露消息,嬷嬷也有责任。
太后听闻后震怒,她还以为福寿宫的篱笆扎的牢,没想到手都伸到她宫里来了!当真可恶。
韩舒宜温言软语劝道,“太后别气,兴许是巧合,毕竟吃坏肚子也常见。”
是不是意外,太后心里自有想法,她对韩舒宜也温和道,“你能查到真相,是个能干的,哀家记住了。”
“皇帝待会儿到,你莫说话。”
韩舒宜谢过太后好意,她心知这事是丑闻,提话题的人很难不被迁怒,惹人讨厌。
皇帝忙过政务,到福寿宫请安,乔嬷嬷就站了出来,说起常更衣失子的事。
常更衣受宫女环儿蒙骗,误服药物,最后才会产下夭折的孩子。
而环儿,是被杂物房的一个太监哄骗的。
惠昭仪宫里的采兰,也是被同一个太监煽动,才会冒头,指证惠昭仪谋害常更衣的孩子。
乔嬷嬷把证据都摆了出来,人证物证俱全。
皇帝瞥了一眼,怒不可遏,“当真可恨!这太监死不足惜!他叫什么名字?”
“这太监当然死不足惜,而且,他也确实死了。”太后叹着气,“皇帝,还要继续查的话,线索在宫外。”
那药物,肯定是从宫外偷渡进来的。
“查!何欢,你拿着这些证据,继续追查!”
何欢硬着头皮接过证据。
韩舒宜心道,何欢作为太监首领,有句话叫县官不如现管,查太监们的弯弯绕,更顺手。
故而出福寿宫时,韩舒宜满目感激:“皇上真好,愿意查清真相。”
“朕若不查,是不是就不好了?!”皇帝调侃后说,“事关皇嗣,朕也想知道,谁这么大胆。”
居然用这么曲折隐晦的法子来害人,当真是要正一正后宫风气了!
同时,皇帝对皇后也有些不满,没有确凿证据就闹的合宫不宁,议论纷纷,还差点伤到惠昭仪的胎儿,实在处事不够沉稳。
该给她提个醒了。
所以韩舒宜去找惠昭仪说话时,正听宫人传来一个消息。
皇后因为身体不适,犯了头痛病,恐怕有半年不能理事,诸位宫妃都暂时不用去请安,让皇后静养。
那就是夺了皇后的宫权,要让她好好静静的意思。
“痛快!”惠昭仪不光记恨幕后黑手,也记恨皇后的推波助澜,若不是皇后咄咄紧逼,她真要被当场掌嘴了。
这是羞辱,大过处罚。
“皇后娘娘的性子,唉....”韩舒宜叹气。
其实皇后何必擅自行动呢,本朝无大过不废后,皇后又是皇帝的结发妻子,地位稳固,好好端坐钓鱼台,欣赏底下的妃子们争相讨好,就行了。
“你猜,这次幕后策划的,是谁?”
惠昭仪跟韩舒宜对视,两人眼里只有一个候选,那就是苗妃。
只有苗妃才有这个手段,这个能力,驱使这么多宫人,换成韩舒宜,光是托人往宫里送药草,就难住了。
且苗妃最可恶的地方还在于,想一鱼两吃。害了常更衣不说,顺手还把锅甩到惠昭仪头上,把自己撇的清白干净。
至于伤害惠昭仪身孕的事,她更是把锅甩的干净,利用皇后算盘落空,恼羞成怒的心思,全力拱火,不论成不成功,她只有赚的份儿。
真是双赢,苗妃赢两次。
皇后要是想明白,估计也要憋屈死。
惠昭仪理顺整个逻辑后,眼底冒火,“我跟苗妃,誓不罢休!”
泥人还有火气,更何况吃了大亏的她?
韩舒宜安慰着,“事情己经让何欢去查了,我们查出来的证据可能有假,皇帝亲自查的,总可信了吧?”
这才是韩舒宜把事情让太后的人办,证据也爽快脱手的原因。有些人是心服口不服,道理明白,但是嘴上犟,皇帝就更是如此。
他很难承认自己看错了。
既然这样,韩舒宜索性不干涉,让皇帝自己想通了。
惠昭仪被说服了,“我遭了这么大罪,顶多换来她们的降位和禁足,便宜她们了!”
“一步一步来吧,先让她们失了圣心,再想别的。”韩舒宜劝慰着。
惠昭仪压下满心的愤懑,努力让自己心平气和,可不要让孩子受了影响。
“对啊,母亲生气,以后会生个皱巴巴的小老头哟!”
“才怪!他要是皱巴巴的,我就赖上你了。”
惠昭仪抱着枕头,故意拿乔。两人嘻哈一会儿,韩舒宜就回嘉宁宫了。
她真切的盼着何欢能早点查到真相,惩治苗妃。
一天,两天,五天,十天.....何欢这次办事效率怎么这么低,还没查到真相?
韩舒宜不想坐等,于是主动出击,到了御书房打听消息。
何欢见着她,一反常态,嘻嘻哈哈,就是不回话。
不妙。
韩舒宜扬起笑脸,进了御书房,皇帝看着她,连手里奏折拿反都没发现。
尴尬蔓延。
韩舒宜不想推三阻西,首截了当,“皇上,常更衣的案子.....”
皇帝轻咳,“这案子有些麻烦,还没查到线索.....”
“难道有难处?那太监平时跟谁交往,有没有收受银子,出入什么地方,难查吗?何欢什么时候这么笨了?”
皇帝打起太极拳,避而不谈。
韩舒宜想起还在床上休养安胎的惠昭仪,心凉半截。
证据都这么明显了,有什么查不了的?
她忍无可忍,“是查不到,还是不想查?”
皇帝顿时恼了。
韩舒宜垂下头。
一句试探,让她肯定,皇帝是查到一些跟苗妃很密切的线索,一时难以接受,才会这样表现。
她有些失望,皇帝当真是非不分,混淆黑白,摆在眼前的事实,都想掩耳盗铃。
可笑!
皇帝吼了一声,又觉得有些后悔,又有些下不来台。
被戳破心思,他觉得难堪,但让他认错,哪怕是微微低头,也很艰难。
御书房里一时静默无声。
何欢在门口,暗暗叫苦。
刚查出证据时,他就挨了一顿骂,再为了这事,皇上和贤妃闹崩了,谁来劝解活跃气氛,再被皇上迁怒,他的日子才不好过哇!
谁,谁来劝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