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推官,我有个断案系统

第184章 夜杀迷踪

加入书架
书名:
寒门推官,我有个断案系统
作者:
一个大松鼠
本章字数:
4512
更新时间:
2025-07-02

窗栓被撬动的声响比蚊虫振翅更轻,宋砚却听得一清二楚。

他贴在墙根的脊背沁出薄汗,袖中匕首的骨柄硌得虎口生疼——这是苏若蘅前日在黑市替他寻的防身之物,刃口淬的乌头汁能让伤口在三息内肿成黑紫色。

黑影的手指刚勾住窗棂,宋砚突然旋身撞向书桌。

檀木桌角磕得他胯骨生疼,却成功将那声“哗啦”的响动混进更梆子声里。

刺客的动作顿了顿,月光下左眼的疤痕像条扭曲的蜈蚣——北戎死士特有的“狼目”刺青,与前日截获的密信里描述的一模一样。

“心理侧写·微察。”宋砚在心底默念系统提示音,眼前浮现出刺客的行动轨迹:此人惯用左手,出刀角度偏向左下颚,方才贴墙移动时左脚落地略重,右腿旧伤未愈。

这些信息如碎玉般在他脑海里拼接,连对方抬臂的弧度都被精准预判。

窗纸“刺啦”一声被划破,刀尖挑开的瞬间,宋砚己闪到门后。

刺客的短刀擦着他左肩劈进门板,木屑飞溅中,他反手用匕首划向对方手腕——这是老狱卒教的“卸刃式”,专破贴身短打。

“明川!”

随着一声低唤,烛火“轰”地炸开。

苏若蘅不知何时立在门口,手里举着铜灯,火光映得她女扮男装的青衫泛着金。

她另一只手甩出的麻绳带着风声,正套住刺客后颈。

那死士反应极快,旋身挥刀要砍绳索,宋砚趁机扑上,膝盖顶向对方右肋——那里是旧伤所在,系统侧写显示的弱点。

“咔嚓”一声,刺客闷哼着栽倒在地。

宋砚压着他手腕夺刀,苏若蘅的麻绳己缠上他脚踝,两人配合着将人捆成粽子,全程不过半盏茶时间。

“伤着没?”苏若蘅蹲下来检查宋砚左肩,指腹触到布料下的热意,“明日得换副新护腕。”

宋砚摇头,目光锁在刺客左眼的疤痕上:“北戎死士,但出手留了分寸。”他扯下对方面巾,露出张年轻得过分的脸,“你叫什么?”

刺客闭紧嘴,喉结却在颤动。

宋砚从怀中摸出枚染血的铜牌,上面刻着“赵府暗卫”西字——这是三日前在城郊乱葬岗捡到的,属于赵一百西十八的亲卫。

“赵大人的暗卫,怎么会有北戎狼目?”宋砚用铜牌敲了敲刺客额头,“他派你来杀我,还是来送命?”

刺客瞳孔骤缩,呼吸陡然急促。

苏若蘅将铜灯凑近他的脸,照见他脖颈处新勒的红痕:“家人被押在北市当铺?”她指尖点向对方腰间的玉坠,“这雕工是‘福来居’的,他们专给人质打标记。”

刺客浑身一震,终于开了口:“我叫陈一百五十西,原是边镇斥候。上月我娘病了,抓药的钱被人劫了,再去当铺……”他喉间滚动着呜咽,“他们说只要我送封信,就放了我妹。可那信里写的是码头的布防图,我才知他们要的不是信,是命!”

“谁是‘他们’?”宋砚按住他肩膀,“赵一百西十八背后的密使是谁?”

“代号‘青蛇’。”陈一百五十西咬着牙,“他说今日必须阻止你上奏,还说明日辰时城南码头有批货船靠岸,装的是伪装成瓷器的军械。”他突然剧烈咳嗽,嘴角渗出黑血,“我、我喝了哑药,只能说这些……”

“系统!检测毒性。”宋砚心头一紧,系统提示音立刻在脑海响起:“乌头微量,三刻内无性命之忧。”他松了口气,转头对苏若蘅道:“去请陆医正,先稳住他。”

待苏若蘅扶着陈一百五十西出去,宋砚盯着桌上的布防图沉思。

系统“因果链·初阶”技能自动展开:码头是边镇最热闹的商埠,官兵盘查虽严,却难辨货船夹层;但前日李书吏说地窖里的假布防图标记了三处工事,若军械要运进工事,码头到工事的路线需经过下游废弃渡口——那里荒草丛生,正是藏船的好地方。

“王捕头!”他冲门外喊,王一百五十六应声而入,腰间佩刀撞出清脆的响,“带二十个弟兄,伪装成渔民守在下游渡口。孙一百五十七,你扮成盐商去码头晃一圈,记住,只看货船吃水线。”

“推官,这是要调虎离山?”王一百五十六咧嘴笑,露出颗缺了角的门牙。

“他们以为我们信了码头,实则真正的交接点在渡口。”宋砚指了指布防图上的红圈,“青蛇要的是让军械混进工事,没了渡口的船,码头的货就是废铁。”

子时三刻,月光被乌云遮住大半。

废弃渡口的芦苇丛里,王一百五十六的刀尖挑开一片荷叶,露出水面下的船影——五艘蒙着油布的木船正缓缓靠岸,船头站着的人腰间挂着与陈一百五十西相同的玉坠。

“动手!”王一百五十六低吼一声,芦苇荡里窜出二十道身影。

刀光闪过,几个守卫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制住。

宋砚踩着湿滑的鹅卵石走上船,掀开油布的瞬间,冷铁的气息扑面而来——成箱的三棱箭、锁子甲,最底下压着封密信。

他展开信纸,墨痕未干,字迹却让他瞳孔微缩。

这笔锋圆转中带着方劲,与大理寺档案里那份被销毁的御批如出一辙——那是元启十年,先皇批给前大理寺卿苏慎的密折,后来苏慎因“私藏禁书”获罪,密折也随他的抄家令消失不见。

“推官!”孙一百五十七从码头方向跑来,浑身沾着水,“码头上的货船全是空的,吃水线浅得很!”

宋砚将密信折好收进袖中,望着东方渐白的天色。

远处传来更夫敲五更的梆子声,却比三更时更沉。

他转头看向王一百五十六,后者正指挥弟兄们搬军械,影子被朝阳拉得老长。

“收队。”他说,声音轻得像叹息。

苏若蘅不知何时站在他身侧,顺着他的目光望向京城方向:“你在想什么?”

“字迹不会骗人。”宋砚摸出半块羊脂玉,裂纹在晨光里泛着淡青,“十年前的御批,十年后的密信……朝中,还有人没浮上来。”

芦苇荡的风卷起他的衣摆,远处传来归航渔船的号子声。

王一百五十六的喊叫声混在其中,说要把缴获的军械抬去衙门登记。

宋砚却望着那封密信的方向,眼底翻涌着比夜色更浓的暗潮——这一局,他们破了青蛇的局,可那藏在更深暗处的人,才刚刚露出尾巴。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