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推官,我有个断案系统

第38章 后巷险途,突围寻真

加入书架
书名:
寒门推官,我有个断案系统
作者:
一个大松鼠
本章字数:
5400
更新时间:
2025-05-25

宋砚的掌心沁出薄汗,铜匣锁簧硌得虎口生疼。

系统面板的红光在视网膜上跳动,他能清晰听见自己的心跳——咚,咚,像擂在破鼓上。

后巷的青石板被晨露打湿,滑得人鞋底发涩,苏若蘅的裙角扫过他手背,带着几分凉丝丝的潮气。

"李十九!"他低喝一声。

那中年男人正哆哆嗦嗦盯着脚边的狗洞,新鲜的泥印里嵌着半枚皂靴纹,像块淬毒的膏药。

李十九猛地抬头,喉结滚动着咽下尖叫,指甲深深掐进苏若蘅的衣袖。

"跟着我,一步都别错。"宋砚摸了摸怀里的惊堂木,裂痕处还凝着方才撞在门框上的血珠。

父亲当年断案时,这木块砸在堂下污吏的供状上,总带着股子清冽的檀木香。

此刻那香气混着后巷的馊泔水味,倒像根刺扎进他鼻腔——刘二十二的官印挂在前门旗杆上了吗?

陈十三的嗓子喊哑了没?

城门营的人敢不敢真的硬闯?

系统提示音突然炸响:"检测到前方三百步有武装人员,数量七至十人,移动速度每分钟三十米。"宋砚脚步一顿,苏若蘅几乎撞进他后背。

她发间的木簪彻底松了,并蒂莲刻痕擦过他耳垂,像片飘落的银杏叶。

"前面巷子窄。"她的声音轻得像游丝,"左转第三个墙根有个缺砖,能藏半个人。"

李十九突然拽了拽宋砚的官服下摆:"宋...宋推官,我听见脚步声了。"他的指甲几乎要抠进宋砚的腰带里,"他们是不是...是不是看见我们了?"

晨雾里飘来铁锈味。

宋砚眯起眼,前方巷口的青砖墙后闪过几点黑影,红缨枪头的反光刺得人睁不开眼。

系统面板跳出「心理侧写·微察」的技能提示,他下意识屏住呼吸——为首的军官攥枪的手背绷着青筋,枪杆在掌心转了半圈又停住;后面的士兵缩着脖子,靴底在地上蹭出沙沙的响。

"他们没见过我们。"宋砚的声音突然拔高,震得巷子里的麻雀扑棱棱乱飞,"都给我听好了!"他扯着官服前襟大步往前,惊堂木拍在墙头上,"我是州城推官宋砚,这两个是叛党余孽!"

为首的军官明显一怔,枪头垂了半寸。

宋砚瞥见他腰间的腰牌——城门营百户,姓王。

上个月查粮库贪墨案时,这王百户替刘二十二送过两坛女儿红。

"王百户。"他故意拖长音调,"刘推官的官印还挂在前门旗杆上,您是信我这个正牌推官,还是信那些乱嚼舌根的?"

王百户的喉结动了动。

后面的士兵交头接耳,有个小旗手小声嘟囔:"官印...官印不是该挂在公堂?"

"走!"宋砚猛拽苏若蘅的手腕,李十九被两人夹在中间踉跄着往前冲。

青石板缝里的青苔滑得人发慌,苏若蘅的木簪"叮"地掉在地上,并蒂莲刻痕撞出个豁口。

她想弯腰去捡,宋砚攥着她的手腕更紧了:"别停!"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逃生路线修正,左转进染坊后巷,三十步内有废弃柴房。"宋砚几乎是拖着两人拐过墙角,霉味混着靛蓝染料的苦香劈头盖脸砸过来。

柴房的木门歪在门框上,门板裂着拇指宽的缝,透过缝隙能看见对面酱菜铺的竹筐——筐里的黄瓜上还沾着晨露,是张婶子家的。

"进去。"他把铜匣塞进苏若蘅怀里,又扯下李十九的外袍搭在柴堆上。

李十九瘫在草垛里,后背的汗浸透了粗布短打,喉咙里发出破风箱似的喘气声。

苏若蘅蹲下来替他理了理乱发,指尖在他后颈按了按——那是方才在公堂时她教他的,按风池穴能压下恶心。

"他们追不上。"宋砚贴着门缝往外看。

王百户的队伍在巷口停住了,几个士兵正扒着染坊的竹篱笆张望。

有个老兵蹲下来,指尖沾了沾地上的水——那是苏若蘅方才故意踢翻的泔水桶,浑水里漂着半块发馊的馒头。

"宋推官..."苏若蘅的声音像片落在草叶上的雪,"接下来怎么办?"

宋砚摸出怀里的惊堂木,裂痕里的血珠己经凝成暗红的痂。

系统面板上「终极真相进度」跳到了28/100,最下方的小字提示:"关键人李十九存活度提升至75%。"

"去州衙。"他转身时,草屑落在苏若蘅的发间,"刘二十二的官印挂在前门,陈十三守着,城门营的人不敢硬闯。

但他们拖不了太久——"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十九煞白的脸,"李十九的儿子在太学,顺天府的学籍状子在我这儿。

那些人要灭口,就得先抢这个。"

"可州衙..."苏若蘅欲言又止。

她知道,州衙里早埋了刘二十二的人,连值夜的更夫都是收了银子的。

"所以得找百姓。"宋砚指了指窗外。

酱菜铺的竹筐动了动,张婶子的孙女小桃探出头,扎着羊角辫的脑袋晃了晃,又缩了回去。

巷口传来卖豆腐脑的梆子声,"当啷"两下,比平时多敲了半拍——那是陈十三教捕快们的暗号,平安。

李十九突然抓住宋砚的袖口:"宋推官,我...我知道刘推官往顺天府送过密信。"他的声音抖得厉害,"上个月十五,他让我誊抄过一份,说是什么...什么'寒门子不知天高地厚'..."

系统面板红光骤亮:"检测到关键线索,建议立即记录。"宋砚刚要开口,窗外突然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三个人同时屏住呼吸——是布鞋底碾过青石板的声音,很慢,很轻,像片叶子飘在水面上。

苏若蘅突然笑了。

她伸手捡起脚边的木簪,并蒂莲的豁口在昏暗中闪了闪:"是张婶子。"她说,"她的裹脚布总系不紧,走路就这样。"

柴房的门被轻轻推开。

张婶子的蓝布围裙兜着半袋炒米,银发在晨雾里泛着光:"宋推官,"她压低声音,"后巷的狗我喂了两个肉包子,西头的王屠户说他的板车能送你们去码头。"

宋砚的喉咙突然发紧。

他想起上个月替张婶子的儿子断的偷鸡案——那孩子被冤枉偷了邻村的芦花鸡,是他在鸡脚爪上发现了染坊的靛蓝染料,才还了清白。

"婶子..."他刚开口,张婶子己经把炒米塞给苏若蘅:"快吃,凉了硌嗓子。"她又瞥了李十九一眼,"你这后生,瞧把魂吓掉了。"说着从围裙里摸出块姜,"含着,压惊。"

巷外传来官兵的呼喝声,比之前远了些。

宋砚攥紧惊堂木,裂痕里的血痂蹭得掌心发痒。

他知道,这漫漫长夜才刚翻篇——那些躲在阴影里的人,终于把刀亮出来了;可他们不知道,这青石板下的火种,早该烧起来了。

"走。"他对苏若蘅和李十九点点头,又冲张婶子拱了拱手,"婶子,等案子结了,我请您喝最烈的烧刀子。"

张婶子笑出满脸褶子:"我可等着呢。"她指了指门外,"王屠户的板车在酱菜铺后头,车上盖着新收的芦苇,味儿冲,能挡一阵子。"

晨雾渐渐散了。

宋砚当先迈出柴房,苏若蘅紧跟在后,李十九攥着姜块跌跌撞撞。

巷口的酱菜铺飘来甜丝丝的酱香味,混着芦苇的青气,漫进每个人的肺里。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咚——"的一声,惊飞了檐角的乌鸦。

而在他们看不见的街角,有个穿皂靴的身影闪进了染坊。

他摸出怀里的信鸽,往鸽腿上系了张纸条:"宋砚携李十九逃往码头,速截。"

风卷着晨雾掠过青石板,将那行字吹得忽明忽暗。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