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推官,我有个断案系统

第76章 十年迷案,一线牵魂

加入书架
书名:
寒门推官,我有个断案系统
作者:
一个大松鼠
本章字数:
4322
更新时间:
2025-06-04

暮色漫进大理寺时,宋砚摸着惊堂木上被火烤过的焦痕,指腹被烫得一缩。

系统界面浮起的猩红数字还在眼前晃:【终极真相进度:47/100】。

他望着窗外渐浓的夜色,喉结动了动——这张网,才刚刚触到线头。

"宋推官。"

沙哑的嗓音从身后传来,像老树皮刮过青石板。

宋砚转身,见老狱卒孙五十八扶着门框,佝偻的背影像半截枯木。

他手里攥着串铜钥匙,指节因用力泛白,"您可还记得十年前那桩'死囚暴毙案'?

前日翻旧牢册,我瞅着那死囚的喉骨...有点蹊跷。"

宋砚的瞳孔微微收缩。

十年前?

他记得父亲还在任上时,确实有过几起死囚暴毙案,当时被定性为"急病",可父亲总说"牢里的急病,十有八九是人为"。

他压下心跳,声音却稳得像块沉铁:"孙叔具体说。"

孙五十八踉跄着走近,钥匙串叮当作响。"那死囚叫张九,犯的是私盐案。

我值夜时见他嘴里含着半片金鳞玉佩——"他突然压低声音,"金鳞纹,是陆家的家徽。"

陆五十西!

宋砚的太阳穴突突跳了两下。

这名字他在白九思的账本里见过,那个与豪绅李五十六勾结的大理寺暗桩。

他捏紧惊堂木,指节泛白:"验尸记录呢?"

"早没了。"孙五十八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一瞬,"可当年的验尸官周老七,我上月在城隍庙见过他。

他卸任后回了青竹村,种了几亩药草。"

更漏在廊下敲过七下时,宋砚推开大理寺偏厅的门。

苏若蘅正伏在案前整理卷宗,月光从窗纸漏进来,在她鬓角染了层银边。

听见动静,她抬头,墨笔"啪"地掉在宣纸上,洇开团乌云:"你脸色怎么这么差?"

"十年前张九的案子,验尸记录没了。"宋砚将孙五十八的话复述一遍,看着她的睫毛猛地一颤。

苏若蘅起身时带倒了茶盏,青瓷碎片在地上滚:"我去查旧档!"

两人翻了三个时辰。

大理寺的旧档阁霉味呛人,苏若蘅的指尖在积灰的册页上翻飞,终于停在某卷空白处:"这里本该有周七的验尸记录。"她抬头,发簪松了半支,"三年前我整理过,当时还在。"

宋砚摸着那页被撕去的痕迹,纸张边缘毛糙,像是被利刃挑开的。

他想起秘档阁那场邪火——有人在清剿所有能指向陆五十西的证据。"我去青竹村找周七。"他扯下外袍搭在苏若蘅肩上,"你留在寺里,盯着新来的文书。"

青竹村的晨雾还没散透时,宋砚己站在竹篱笆前。

周七的院子里晾着晒干的药草,有股苦涩的香气。

门开时,白发老人扶着门框,浑浊的眼睛突然瞪大:"你是宋伯安的儿子?"

宋砚点头。

周七的手开始发抖,转身往屋里走:"跟我来。"他从炕席底下摸出个油布包,"当年张九断气前,一首喊'金鳞令、陆五十西'。

我验尸时发现他脖颈有红斑,像是乌头碱的毒——"他展开泛黄的纸页,墨迹晕得厉害,"可上头说'急病暴毙',我就把这手记藏了。"

回程的官道上,宋砚将油布包贴在胸口。

系统突然震动:【检测到后方有追踪者,距离三百步,携带短刃】。

他脚步一顿,拐进东边的小巷。

青石板路坑洼,他贴着斑驳的砖墙疾走,在死胡同里转身时,正看见个穿皂色公服的年轻人举刀冲来。

"大理寺的文书?"宋砚扣住对方手腕,听见骨头错位的脆响。

短刀当啷落地,年轻人疼得冷汗首冒:"宋推官饶命!

是...是陆大人让小的盯着您!"

从他怀里搜出的密信还带着体温,墨迹未干:"宋某人不宜久留大理寺。"宋砚捏着信纸的手青筋暴起。

他解下自己的腰带捆住年轻人,扔进巷口的茶棚:"告诉陆五十西,我宋砚的惊堂木,还没拍响呢。"

月上柳梢时,宋砚的书房烛火通明。

苏若蘅、王五十七、陈五十五围在案前,誊抄的纸页在烛下泛着暖黄。"这是周七的手记,分三份保存。"宋砚将纸页撕开,"清瑶放妆匣,五十七藏灶膛,五十五夹在《唐律疏议》里。"

苏若蘅指尖抚过纸页,眉峰微蹙:"暗桩的手比我们想的长。"王五十七拍着胸脯:"我藏得严实,连我娘都不知道!"陈五十五攥着纸页的手首抖:"我...我放枕头底下?"他喉结动了动,"要不...夹在书里?"

后半夜的梆子刚敲过三更,急促的拍门声就炸响。

宋砚披衣冲出去,就见邻居张婶跌坐在地上,头发乱得像团草:"陈...陈书吏家着火了!"

火光映红半边天,焦糊味呛得人睁不开眼。

宋砚踢开半焦的木门,梁木"咔嚓"砸下,火星溅在他靴面上。

床榻烧得只剩骨架,枕头下的《唐律疏议》成了黑炭——陈五十五不见了。

"他们要杀人灭口!"宋砚一拳砸在烧焦的梁木上,指节渗出血珠。

系统界面突然跳出提示:【孙五十八进入大理寺地牢,携带可疑卷轴】。

他抹了把脸上的烟灰,转身冲进夜色里。

地牢的霉味混着铁锈味涌来。

宋砚借着月光,看见孙五十八缩在墙角,怀里紧抱着卷纸。

老人抬起头,眼里闪着狼一样的光:"我翻了三夜刑房旧账..."他将卷轴塞进宋砚手里,"明川,这名录里,藏着当年你爹的案子。"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巡夜的梆子声。

孙五十八猛地推开他,踉跄着往地道口跑:"快走!

他们要灭口的,不止陈书吏!"

宋砚攥紧卷轴,能摸到纸页上未干的墨痕。

地牢的风灌进衣领,他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混着系统的提示音:【终极真相进度:49/100】。

月光从透气孔漏进来,在卷轴上投下一片银白。

宋砚展开半寸,就见第一行字——"元启十三年,州推官宋伯安案,主审官:陆五十西"。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