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老宅门前,望着满地狼藉,心中却没有一丝轻松。
“小姐。”小贵子喘着气跑来,“抓到了几个重要人物,其中一人正是昨晚袭击庄园的首领。”
我点头:“带上来。”
不多时,几名被五花大绑的敌人被押到面前。我目光冷冽,盯着那个左脸带刀疤的男人。
“说吧。”我淡淡开口,“你们是谁派来的?”
男人抬起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你以为赢了吗?这只是开始。”
我心中一凛,正要追问,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报告!”一名侦察兵飞奔而来,“小姐,有一名敌人将领试图突围,己经被我们追上,正在围堵!”
我眼神一寒:“不能让他跑了!”
“是!”侦察兵转身离去。
我回头看向俘虏,声音低沉:“告诉我,幕后主使是谁。”
男人却只是冷笑不语。
我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回到宫中己有三日,朝堂之上风平浪静,但我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朱元璋召见我的时候,神色凝重,手中拿着一封边疆急报。他将奏折递给我,我接过来一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北地边境告急,敌军突袭辽东,烧杀抢掠,己经连破数座城池,守军节节败退,请求朝廷速派援军。更糟的是,敌军似乎掌握了某种新式武器,攻城器械威力巨大,明军难以抵挡。
“你怎么看?”朱元璋问我。
我沉吟片刻,道:“陛下,若不出所料,这批人极有可能与之前袭击我家族的势力有关。”
朱元璋眼神一冷:“你是说,有内应?”
我点头:“那夜袭击我庄园的头目曾说‘这只是开始’,而今边疆果然爆发战事,时间太过巧合。更何况,他们背后若有外敌支持,便能解释为何会有新式武器。”
朱元璋沉默许久,终于开口:“那你可有应对之策?”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臣妾虽不懂军事,但我来自另一个时代,见过许多战术和兵器。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情报搜集,二是改进防御工事,三是改良火器装备。”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你继续说。”
我取出纸笔,在案几上画出简易地图:“首先,我们要在边关设立密探哨点,派遣锦衣卫与地方官府合作,密切监视敌军动向。其次,可以借鉴后世的棱堡结构,在关键地段修筑多层防御工事,增强抵御能力。最后,加大对火铳、火炮的研发与配备,提升我军火力压制能力。”
朱元璋听完,目光炯炯:“你所说的这些……听起来倒是有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通报声:“皇后驾到。”
马皇后缓步走进殿内,身后跟着几位大臣。她扫了我一眼,语气淡然:“听说贵妃对边疆之事颇有见解?”
我不卑不亢地行礼:“臣妾只是尽己所能,为国分忧。”
一位年长的大臣冷哼一声:“妇人之言,岂能当真?边疆战事,岂容儿戏?”
我微微一笑:“大人说得不错,边疆战事确实不容儿戏。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采纳一切可行之策。不知这位大人可有良策献上?”
那大臣一时语塞。
朱元璋摆手打断争执:“够了。此事朕自有决断。”
马皇后轻声道:“陛下,若贸然采纳此策,恐怕会动摇军心。不如先让几位将军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我上前一步:“陛下,边疆战事紧急,等不得三天两日的商议。若是延误战机,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沉思片刻,忽然抬眼看向徐达和常遇春:“二位将军以为如何?”
徐达抱拳道:“微臣认为贵妃所言有理。边关形势紧迫,应当尽快部署防御。”
常遇春也点头附和:“末将亦认为可试。”
朱元璋终于拍板:“好,就按贵妃所说,立即着手布置。”
马皇后脸色微变,却未再多言。
散朝之后,我刚走出大殿,小英便低声提醒:“小姐,刚才刘伯温一首在观察你。”
我回头看了一眼朝堂方向,刘伯温正与朱元璋低声交谈,神色莫测。
“他是什么意思?”我问。
小英摇头:“不清楚,但他对你似乎颇感兴趣。”
我心头一紧,刘伯温是开国第一谋士,素来眼光毒辣。若他对我起了疑心,恐怕日后行事更加困难。
回到寝宫,我命小贵子去查探锦衣卫那边的消息,看看是否能打听到关于敌军新式武器的具体情况。
翌日清晨,小贵子带回消息:“小姐,锦衣卫那边有人提到敌军使用了一种名为‘霹雳车’的投石机,射程远、威力大,而且操作简便。”
我心中一动:“这种武器……是不是类似回回炮?”
小贵子点头:“听上去差不多。”
我迅速在纸上画出回回炮的构造图,并写下改进方案:“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防守,而是主动出击。如果能掌握这种武器的制造方法,甚至加以改良,就能反制敌军。”
小贵子听得连连点头:“小姐高明。”
我将图纸交给小英,让她送去给徐达参考。
数日后,前线传来捷报——辽东守军利用新设的棱形防御工事成功守住一座重镇,并缴获一门敌军遗留的霹雳车。徐达亲自研究后,下令工匠仿制,并结合我提供的图纸进行改良,制造出了更为精准的投石装置。
朱元璋得知后大喜,特地召我入宫嘉奖。
“贵妃果然有大才。”他笑着说道,“此番若非你献策,辽东局势恐怕难以挽回。”
我恭敬答道:“陛下过奖,臣妾不过略尽绵力。”
朱元璋看着我,眼神复杂:“你总是这样低调谦逊,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建功立业。朕有时候在想……你到底是个怎样的女子?”
我低头道:“臣妾只愿辅佐陛下,守护江山社稷。”
朱元璋轻轻叹了口气:“好一个守护江山社稷。”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小太监慌张地冲进殿内:“陛下,边关急报!”
朱元璋接过奏折,展开一看,脸色骤变。
我心中一紧,快步上前问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朱元璋缓缓抬头,目光如炬:“敌军主力己至山海关外,准备强攻关口,且兵力远超预期。”
我屏住呼吸:“陛下,山海关乃京师门户,万不可失。”
朱元璋点头:“你说得对。朕这就召集众将议事。”
我咬了咬牙,低声说道:“还有一件事,必须提前准备。”
朱元璋看向我:“何事?”
我压低声音:“陛下,我们必须提防内部——尤其是那些对您不满的人,可能会借机作乱。”
朱元璋眼神一冷:“你的意思是……马皇后?”
我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朱元璋沉默片刻,忽然起身:“传令下去,调集京城禁军,加强皇城戒备。同时,命徐达即刻赶往山海关,务必守住关口!”
我松了口气,但心底仍隐隐不安。
真正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