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她的知青,听出事情不对劲,防备着元武:“村民为什么没去你工厂干活。”
元武沉默了会,没把所有的实话说出来:“店铺的生意不是很好,工资没有按时发,估计他们闹脾气了,今天没来干活。”
得知事情原委的知青没在说话。
向彤不用问,也知道这些村民去了白云的工厂,眼底满是愤恨,好不容易搅乱白云的事。
结果村民又跑回来了,小声咒骂元武没用。
她想上前告诉元武,让他去白云的工厂找人,看到站在那的知青,停下脚步。
等元武领着人离开,她避开知青跟了上去:“你们等等,我知道村民在哪?”
元武看着跑过来的向彤,不解的问道:“我刚才在地里问你们的时候,你怎么不告诉我。”
“我才想起,立刻跑来告诉你,免的耽误你的事。”,向彤不想当着知青的面,告诉元武,怕知青跑去告诉顾景盛。
元武觉得向彤的行为奇奇怪怪,她没有继续问下去:“那些村民在哪?”
“在白云的工厂。”,向彤怕元武找不到,刻意告诉他:“你顺着这条路走到山脚下,会看到白云的工厂。”
元武说了声谢谢,领着人来到白云的工厂,果然看到了刘婶子等人。
他气冲冲的拽起正在干活的刘婶子:“你们不到我那里干活,在这里做什么?”
刘婶子用力推开元武:“我们昨天离开的时候,跟你说的很清楚,不帮你干活了。”
“你们跟我签了合同,不想干也的干。”
刘婶子是个不讲理的,她不懂签合同意是什么:“你拿那东西威胁我没用。”
元武见村民不愿意跟他走,不再继续废话,对身后的吴永说道:“拉走跟我签了合同的村民离开。”
人是吴永招的,他知道哪些村民跟元武签了 合同,上前拽着人就走。
村民用力反抗,刘婶子更是毫不留情的抓着元武就打。
李燕和阿彩上前去帮忙,三人对着元武拳打脚踢。
陈瑶跑去找正在画图案的白云:“不得了了,村民跟工厂的老板打起来了。”
白云放下手中的活,来到村民干活的地方, 现场一片混乱。
她站在台阶上,大喊一声:“不要打了。”
一个个打的眼都红了,白云的话,没能让他们停下来。
白云怕出事,提起地上的桶子,将桶子里的水,泼在打架的人身上。
没打架的村民纷纷提起装满水的桶子泼。
把打架的人泼清醒了,双方停下来。
白云丢掉手中的木桶:“你们为什么要打架,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吗?”
刘婶子擦掉脸上的水,气冲冲的瞪了眼元武:“跟他这种人,没办法好好说话。”
白云看了眼元武和吴永等人,他们穿的比较时尚,不是村里的人:“这次,我不跟你们计较,以后不要再来村里闹事。”
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元武,愤恨的回道:“我不是来闹事的。”,说着,指了指眼前的村民:“他们跟我签了合同,却来你这干活,我来找他们,他们凭什么打我。”
白云转过头问刘婶子:“这到底怎么回事?”
这个时候了,刘婶子没在隐瞒,把所有的事情,告诉了白云:“我们去他那干活,干了将近两个月,没给我们发工资,还骗我们签下合同。”
白云皱起了眉头,好在这个时候,签的合同没什么法律作用,元武去告也没用:“这位老板,村民不愿意去你那干活,你就别强迫他们了。”
“我不管,他们跟我签了合同,就要履行,到我那里做满半年,才能离开。”
白云瞧了眼刘婶子和村民,见他们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差点笑出声,不认字不懂法,才敢这么胆大妄为。
她不想在继续浪费时间:“你签的合同没用,把村民的工资发给他们,再去找其他人帮你干活。”
元武怒了:“白纸黑字签的合同,怎么会没用。”
白云不知道该怎么跟元武解释,现在的合同还不够完善,跟协议差不多,元武跟村民签的合同。
只涉及到村民的工资和干活的时间,闹起来了,会通过生产队来调解:“我会把这件事情告诉生产队的队长,让他来跟你谈。”
元武听到白云的话,便知道她懂,合同对村民的约束力不大,他闹到法院,确实占不到什么便宜。
到时候,还要每个月按时支付村民的工资,他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对待村民,是因为村民不认字,不懂合同。
元武没再继续闹腾:“既然村民不愿意去,我也不再强迫,他们的工资,我什么时候有钱了,什么时候再给。”
白云冷哼一声,这个元武长得人模狗样,却不是个好东西:“你家店铺的生意,在县城,是出了名的好,你告诉我没钱发工资,你认为我会信。”
“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没钱。”,说完,元武不再理会白云,打算离开。
被刘婶子挡住了去路:“你今天不把工资发给我们,休想离开村里。”
“你这是威胁,恐吓。”,说着,元武转过身,指了指身后的人:“我带了这么多人,你没有办法阻挡我离开。”
刘婶子肥胖的手,也指了指站在那的村民:“我们村的人更多。”
嚣张跋扈惯了的元武,面对虎视眈眈的村民,紧张的咽了咽口水,不得不把态度放软:“有话好好说。”
“我们跟你这种骗子,没话说,把工资发给我们,麻溜的赶紧滚蛋。”,刘婶子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客气。
“我出来的太匆忙,身上没带钱,没法把工资发给你们。”,元武开始找各种借口,拖延发工资。
吃一堑长一智的刘婶子和村民,不会在相信元武的话:“这我不管,我只要我们的工资,工资给了,你就可以离开,工资不给,你哪里也别想去。”
白云知道,继续这么闹下去,只会闹得更僵,出面调和:“在元武那里干过活的村民,跟着他一起回县城的店铺领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