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宴

第二十七章 ·午时·冰簟琴心 .马冰河入梦

加入书架
书名:
岁时宴
作者:
青霭停云
本章字数:
4150
更新时间:
2025-05-26

含凉殿内,水晶帘随风轻动,发出细碎的声响,宛如珠玉相击。殿中西角置有青铜冰鉴,袅袅寒气自鉴中升腾,将盛夏的暑意隔绝在外。女帝斜倚在青玉簟上,一袭素纱单衣逶迤垂落,衣袂间暗绣的银线凤纹在光影中若隐若现。她漫不经心地望着殿中忙碌的宫人们,只见他们手持玉凿,正将冬日窖藏的坚冰细细雕琢成巍峨的昆仑山形。冰峰叠嶂,在殿中央折射出晶莹剔透的光晕,恍若仙境。

尚食局的女官手捧鎏金托盘款步上前,盘中琉璃盏内盛着"冰雪冷元子",莹白如玉的圆子浸在嫣红梅浆中,宛如朔雪浮于胭脂水,煞是好看。女帝执起银匙,轻轻搅动盏中冰元子,梅浆微漾,泛起丝丝凉意。

"《东京梦华录》里说这元子要用绿豆粉..."女帝话音未落,忽见侍立一旁的裴砚之指尖在盏沿轻叩三下。她眸光微转,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只见盏底粘着片碧绿的薄荷叶,叶脉被人以特殊手法掐出奇怪的纹路,在冰晶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晰。

此时,兵部尚书正躬身奏报边关军情:"禀陛下,陇西道急报,突厥骑兵连破三州,河西军饷在玉门关外遭劫..."殿中气氛骤然凝滞,连冰鉴散发的寒气都似更重了几分。女帝凝视着薄荷叶上蜿蜒的纹路,忽然将手中冰盏掷于金砖地上。琉璃碎裂的脆响惊得众人屏息,只见那片薄荷叶飘飘荡荡,最终落至殿中央的沙盘上方。

奇妙的是,叶脉投下的阴影竟与沙盘上的陇西地形完美重合——那些被掐出的纹路,赫然是条鲜为人知的阴平古道!女帝眸中精光一闪,执起案上银簪,轻轻挑起叶片:"传旨。河西军饷改走阴平道。"

裴砚之在殿角垂首而立,唇角几不可察地扬起。三日前他递上的密折里,用朱砂绘制的正是这条掩藏在崇山峻岭间的古道。当时女帝批阅后只道了句"知道了",却原来早己将地图纹路刻入薄荷叶中。

殿外蝉鸣骤歇,一阵穿堂风掠过,水晶帘剧烈晃动。女帝望着沙盘上重新排列的檀木兵俑,忽然轻笑:"裴卿可知,这薄荷叶还有个妙处?"不待回答,她己捻起叶片置于唇边,清冽香气中竟隐有铁锈味——那是浸泡过铁屑的痕迹。叶脉在沙盘投下的阴影里,几处关键隘口正泛着诡异的暗红。

"传羽林卫。"女帝的声音比殿中寒冰更冷,"三日后子时,阴平道两侧崖壁会落下滚石。"她指尖轻点沙盘上暗红标记,"就在这里,给劫饷的突厥人备好棺材。"

裴砚之望着女帝映在冰鉴上的侧影,忽然想起古籍记载的昆仑山巅有种冰蚕,吐出的丝看似脆弱,却能勒断青铜剑——正如眼前这位以薄荷叶为兵符的帝王。

薄荷叶的暗香尚未散尽,含凉殿外忽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骑黑甲斥候踏碎宫道上的槐花,未及下马便从怀中掏出封火漆密函。女帝展开羊皮纸时,指尖沾到些许青灰色粉末——这是边关驿站特制的"狼烟砂",遇风即散,专用于十万火急的军报。

"有意思。"女帝将密函凑近冰鉴,寒气使纸上隐形的朱砂图文渐渐显现。那是幅用血绘制的阴平道详图,标注着突厥人埋伏的每个山坳。最令人心惊的是图末那行小字:"劫饷乃诈,实欲诱我军入峡谷焚之。"

水晶帘忽被狂风掀起,冰鉴表面凝结的霜花簌簌掉落。女帝拾起块碎冰在掌心揉捻,冰水混着狼烟砂在指缝间流淌成青黑色的细线。"裴卿。"她突然将碎冰掷向沙盘,"你看这像什么?"

冰粒恰落在阴平道北侧的无名河谷,裴砚之瞳孔骤缩——那里地势低洼,若遇暴雨必成泽国。而此刻沙盘檀木兵俑的投影,正与女帝掌心狼烟砂的流向完全重合。

"传令河西节度使。"女帝从冰鉴取出一柄寒光凛凛的短剑,剑尖挑破纱帐外飞舞的槐花,"今夜子时前,把玉门关的烽燧台给我拆了。"花瓣纷扬中,她突然将短剑刺入沙盘河谷位置,"再放三只信天翁。"

满殿哗然。烽燧台乃军情命脉,而信天翁是突厥人驯养的猛禽。兵部尚书正要谏言,却见裴砚之己取出份泛黄的《水经注》抄本,其中"阴平道"章节被人用银粉勾画出几行:"谷中有暗河,每值朔月,寅时水涨三丈。"

暮色渐浓时,含凉殿的冰雕昆仑山开始融化。女帝命人取来西域进贡的"火浣布",这种遇水即燃的奇布裹着冰峰,竟在殿中烧出幽蓝火焰。她借着火光展开阴平道沙盘下的暗格,里面静静躺着十二枚青铜虎符——每枚都刻着不同的河道走向。

"报!信天翁己放出!"羽林卫统领满身夜露跪在殿外。女帝突然将燃烧的冰峰推倒,蓝火顺着水迹蔓延至沙盘,恰好照亮阴平道北侧三条支流。"传旨。"她拾起虎符按进火焰,"开放朔方军仓,把陈年黍米全倒进阴平暗河。"

裴砚之望着在火中变红的虎符,突然明白女帝要做什么。那些黍米遇水膨胀,会堵塞暗河导致洪水改道。而突厥人埋伏的峡谷,正是三百年前暗河故道!

子夜时分,阴平道突然下起暴雨。突厥骑兵望着拆毁的烽燧台正自得意,却见山谷里涌来的不是唐军,而是裹挟着腐烂黍米的滔天洪水。信天翁在雷雨中惊飞,爪上绑着的火浣布被闪电点燃,化作火雨落入突厥大营。

含凉殿内,女帝正在冰鉴前煮茶。滚水冲开茶末时,水面浮现出与阴平道完全一致的漩涡纹路。裴砚之发现茶盏内壁刻满极细的沟壑——这竟是幅活的水势图!

"裴卿可听过'以水代兵'?"女帝突然将茶汤泼向沙盘。水流过处,檀木兵俑纷纷浮起,恰好组成"水淹七军"的阵型。冰鉴映出她含笑的眉眼:"当年诸葛亮在定军山,用的就是这招。"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