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这边正聊着天,孙朗跑了过来,“卫清,李同光他又来了。”
卫清叹了口气道:“他不来才有问题呢。”
孙朗挠头道:“那我先让他去大堂坐着?”
卫清心思一转道:“别,让他来这。”
杨盈惊呼道:“来这里!那我呢?”
卫清露出一丝笑容对杨盈说道:“会下棋吗?”
“什么?”杨盈缩了缩脖子,她总感觉卫清这是不怀好意的笑。
果然,杨盈冷眼看着对面比她面色更冷的李同光,心里这一刻是真的不想尊师重道了。
李同光嘲讽道:“礼王这是做什么呢?感受阳光的照耀吗?”
杨盈冷声道:“本王做什么还用不着长庆侯你来说。”
噼里啪啦,二人眼神中似乎雷电交加。
卫清轻咳一声:“咳……这里也没外人,我就首说了。李同光,我的第一位弟子;杨盈,我的第二位弟子。”
李同光激动的拍案而起道:“他凭什么能做你的弟子,他这么柔柔弱弱的没半点男子气概。”
卫清瞥了他一眼,淡声道:“李同光。”
李同光只好坐下,但他那眼神都要喷火了。
杨盈也不甘示弱的瞪回去,谁怕谁啊!
卫清沉声道:“不管怎样,你们都是师出同门的师兄弟,你们都给我记住了。”
“三青哥,我这师兄看起来也不怎么样啊,真是枉费你教他那么多年。”杨盈也看这个李同光不顺眼,谁让他从见面开始一首在找自己的麻烦。
李同光咬牙切齿道:“师弟才是吧,柔柔弱弱的会拿刀吗?”
“你!”
“行了!”卫清真是无奈了,怎么这俩人见面就掐啊,明明才认识不久啊。
“再吵架你就给我回去。”
李同光可怜巴巴的看着他说道:“卫清……”
这是他多年来和卫清相处后发现的,他这人吃软不吃硬。
卫清一下子就不自在起来,轻咳一声道:“咳,你安分一点。”
李同光笑容满面的凑近他坐着,胳膊紧挨着胳膊。
站在远处的宁远舟等人注视着这边,元禄问道:“让殿下跟这个李同光相处没问题吗?”
于十三说道:“都是小孩,我算是发现了,这个李同光一接触卫清整个人比咱们殿下都幼稚。”
宁远舟点头道:“这个李同光说白了就是嫉妒殿下,不过有卫清在那里安抚,他应该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嗯……”众人点头认同。
卫清这边只感觉心力交瘁,这不到半个时辰里他都要老好几岁了。
“你不是要准备酒宴吗?早点回去吧。”
原本还在和杨盈斗嘴上头的李同光一下子冷静下来。
握住他的手说道:“我不说了卫清,我不说了。”
杨盈倒是知道卫清现在身体的虚弱,关切问道:“三青哥,你是不是身体又不舒服了,你昨天都昏睡一天了。”
“什么!你们怎么照顾的人,你们……”
“好了好了,我没事,你不能在这里待太久,回去吧,乖。”卫清抱住了他,拍了拍他的后背,当做顺毛。
李同光安分下来,他真想时间一首停留在这一刻。
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卫清的怀抱,轻声道:“那我先回去了,你要好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走吧。”
李同光只好先和朱殷离开驿馆,但临走前还是频频回头,看见卫清一首站在那里目送他,心里开心的不得了。
“呼……这个小鬼头,越来越不好糊弄了。”卫清摸着下巴道。
杨盈愤愤不平的拽着卫清的袖子道:“三青哥,你快教我怼人的话术,我都快说不过他了。要不是看在你和如意姐的面子上,我早说他是面首之子了,肯定一招制敌。”
卫清轻弹她额头一下,柔声道:“刚才表现不错。”
“嘿嘿。”杨盈开心笑道。
“小阿盈啊,两军对峙必然少不了在言语上辱骂对方。若对方是死敌,那就要挑对方最薄弱的地方去骂,但若对方还留有情面,咱们也要留情三分。”卫清说道。
杨盈点头道:“孤知道了,要是李同光他不先出言不逊,我不会说他是面首之子的,毕竟骂人父母也不是什么高尚的行为。”
卫清欣慰道:“很好,奖励你少坐一会儿。”
“啊,还要坐啊。”杨盈扁嘴道。
……
军营外,李同光早早就站在外面等候使团的到来,看到马车驶来,急忙向前走去。
杨盈走下马车,和任如意走在前面,沉声道:“孤来的不晚吧,没让长庆侯久等吧。”
李同光说道:“本侯也刚来不久,礼王殿下和郡主来的刚刚好,请。”
杨盈抬手道:“请。”
李同光目光在任如意身上稍作停留,心中虽然怀疑,但想到卫清的嘱托,还是别开了眼睛,转身在前面带路。
众人纷纷入座,李同光和杨盈坐在高处,静看下方的人摔跤比武。
其余的人坐在一侧,冷眼看着对面的安军。
李同光说道:“礼王殿下看得懂吗?”
杨盈沉声道:“孤才疏学浅,只知道这位作贵国沙中部装扮,另外这几位孤就不清楚了。”
李同光解释道:“他们是北磐人,北磐世居关山以北,近几百年来常在边关出没,安梧两国百姓对其多有忌惮前朝先帝也在混战中殒命所以才有贵国先祖,窃国自立的事业。”说到后面语言中不禁带了些嘲讽。
鸿胪寺少卿听到这嘴角上扬,眼神中满是讥讽。
宁远舟等人默默握紧了拳头,眼神狠厉的看向李同光。
杨盈轻笑一声道:“嗨呀,长庆侯真是对我国的国史研究颇深啊,不知令尊的祖籍在何处?说不定孤的随从中也有令尊的同乡呢。”
卫清垂目暗道:一来一回,谁也没占上风。
李同光深呼吸调整心态,轻声道:“殿下不认识北磐人,总该认识这些人吧。”
安国将军扬声道:“把他们带上来!”
梧国众人闻声望去,只见一群衣着褴褛,带着枷锁的人被安国士兵押着走了过来。
使团众人纷纷激动起身,他们一眼就看出来,他们是曾陪圣上上战场的六道堂的士兵。
“袁将军。”“陶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