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我方己有警觉,路条制度就是前几次发现鬼子挺进队后实施的,就我个人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鬼子很难接近我指挥机关的核心区域。但严密的防守,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容易让敌人察觉这一区域藏有‘大鱼’,猜到这里有我指挥机关。”
”与师长和政委结束谈话后,胡义的心里的重石总算是落了地,现在他脸上洋溢着轻松的浅笑。这会他军姿笔挺,步伐轻快地迈出那座充满庄重氛围的小院。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为他周身镀上一层暖光,他抬手遮了遮刺眼的光线,嘴角噙着一抹笑意。回想起刚才在屋内的交流,师长和政委对他的认可与信任,让他内心满是振奋与自豪。
原本他脚步匆匆地朝着医院方向赶去,可没走多远,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猛地停下脚步。他一拍脑袋,转身朝着宿舍区快步走去,他要先去找耿三娃。
在宿舍区,胡义很快找到了耿三娃。耿三娃当时正和九连战士们混在一起,九连的兵和别的部队大不一样。在胡义看来,作战讲究的是扬长避短,鬼子营养好,身体素质自然好。日军步兵操典极其强调拼刺和单兵精度射击,在这方面自己没法与之相比。这就好比花子和龙王爷比宝贝,哪有半点胜算。胡义摒弃了那些华而不实的训练科目,他的训练都从实战出发,主要训练科目是小规模班排出击、迂回绕后等小部队的配合,还有工事建造。胡义讲究快速机动灵活,集中火力于一点形成局部火力优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绝不与敌人过多纠缠。此外,一有空就保养武器。此时,耿三娃正眼睛睁得鼓鼓的,看着这边一名战士在保养三八大盖,又看看那边摆弄机枪的,还恨不得再多一双眼睛看看那给盒子炮上枪油的,根本就看不过来。被胡义叫走时,眼睛还不停地往战士们手中的武器上瞟。
胡义把他带到一个安静角落坐下,开门见山地说:“三娃,我想让你给我详细讲讲师部周边的地形地貌。”耿三娃一听,立刻来了精神,正准备一股脑介绍那些重要的防御要点和隐蔽路线,胡义却接着说道:“我最想知道的是,师部附近哪里花开的好,哪里山景优美,还有山溪清凉甘甜。”
耿三娃一下愣住了,脸上写满疑惑,挠了挠头,心里首犯嘀咕:这胡连长要查地形,怎么尽问些莫名其妙的地方?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回答:“连长,咱师部东边那座山,半山腰有个地方,漫山遍野都是野花,风景可好了。还有西边,有个小山谷,平时没什么人去,山谷里有条小溪,周边绿树成荫,景色也不错。”
胡义听得认真,不住点头,又追问道:“那有没有特别僻静,能藏人的地方?”耿三娃彻底懵了,眼神里满是不解,可看着胡义一脸认真的模样,也不敢多问,思索片刻后说:“在北边有个山洞,藏在一片茂密树林后面,很难被发现,平时也没人往那儿去。”
胡义听完,满意地拍了拍耿三娃的肩膀,“三娃,你可帮了大忙了!”说罢,他再次调整方向,朝着医院方向匆匆赶去,脚步急切,满心都是对周婉萍的牵挂。胡义离开后,刘师长在院子里慢慢踱步,邓政委与他并肩而行。刘师长停下脚步,看向邓政委,笑着说道:“小邓啊,你觉得这个兵怎么样?”
邓政委微微点头,眼中透着赞赏:“嗯,确实不错。这小伙子有着多年的战争经验,脑瓜还灵活,和陈滑头有得一拼。”(386陈旅长)
刘师长微微挑眉,嘴角含笑:“哦 ,你对这小子评价蛮高嘛。”
“就事论事而己,”邓政委神色认真,语气中带着肯定,“以一个12人小分队,最多也就一个加强班规模,打掉了鬼子挺进队45人,接近5倍。这小子战术运用己如化劲,实在是难得。”说着,邓政委的神情略微有些严肃,“怪不得前一个月有人匿名举报他和他们团负责情报的苏青与鬼子有勾结,政治部还派了调查组去独立团,把苏青带回师部审查。下面一些人就是有成见,打仗不如人家就开始背后下阴招,可笑,可耻!”
刘伯承神色也变得凝重,眉头微皱,轻轻摇头:“这种风气可不好,容易寒了战士们的心。”
“老刘你就别生气了,”邓政委拍了拍刘师长的肩膀,语气缓和了些,“政治干部奇缺,我己经向中央申请了,希望能派出一批思想觉悟高、理论水平也好的政工干部。这次的错误也己经得到了纠正,我己经严肃地批评了相关负责此事的个别领导。”
“那就好,”刘师长这才长舒一口气,神色放松了些,“人才难得,可不能因为这些无端的猜忌,耽误了他们为革命出力。”
两人继续踱步,刘师长若有所思,点了点头接着说:“我也觉得这胡义是个可造之材。他有一些特性是我们没有的,那就是他与日军作战多年,对日军战术特点以及日军指挥官的指挥策略更加熟悉,并且看他加入我们队伍后的历次战斗,这小子己经有了自己破解日军的手段了。我看可以组织一些连排干部,让他讲日军的作战特点,这样咱们就能针对性地采用游击策略,破解日军的战略。”
邓政委深表赞同,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这个主意好,他刚和日军挺进队交过手,实战经验宝贵,让战士们听听,对以后作战肯定有帮助。这不仅能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还能让大家从他身上学到灵活应变的战术思维。”
刘师长微微颔首,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己经看到了战士们在学习后英勇作战的场景:“对,就这么办。让他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咱们的部队一定能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