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雄兵

第24章 胜利大会

加入书架
书名:
烽火雄兵
作者:
玄甲苍狼
本章字数:
3868
更新时间:
2025-05-13

一支支队伍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走进开阔地。他们身姿挺拔,军容严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喜悦。不到一盏茶的工夫,所有队伍都按照宋晓慈事先的安排,迅速找到各自的位置,整齐列队。二连和九连作为主力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站在队伍中间;三连紧挨着左,严阵以待;警卫连和王鹏连则在队伍右边,后面则是酒站村的百姓组成坚实的后盾。整个会场秩序井然,气势恢宏。

丁政委手持用铁皮制作的大喇叭,稳步走上讲台。他的眼神坚定而有力,扫视着台下整整齐齐坐着的近1500人。这一刻,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满怀期待,等待着那个重要时刻的到来,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紧张与兴奋的气息 。丁政委阔步走上讲台,双手稳稳地握住那只铁皮大喇叭,神色庄重地望向台下。台下,近1500双眼睛紧紧盯着他,所有人屏气敛息,偌大的会场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同志们!今日,我们齐聚于此,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先烈的热血;头顶的每一缕阳光,都映照过昔日的硝烟。这场战役的胜利,绝非偶然,它是历史洪流中正义对邪恶的有力回击,是全体中华儿女不屈意志的生动彰显。

在这场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中,我们面临的是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他们妄图以武力征服我们的土地,以残暴奴役我们的人民。但他们忘了,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风雨,从未向任何强敌低头。从古老长城抵御外敌的烽火,到近代无数仁人志士的前赴后继,我们骨子里流淌的,是坚韧不拔、敢于抗争的热血。每一个为抗战而战的战士,每一个在后方默默支持的百姓,都是这座民族精神长城的一块砖石。

这场胜利,是人民力量的伟大胜利。当侵略者的铁蹄踏入我们的家园,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地域阶层,大家纷纷挺身而出。田间劳作的农民拿起简陋的农具,成为保卫家园的勇士;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日夜赶制衣物、运送物资,为前线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稚嫩的孩童,也用他们的方式传递情报、鼓舞士气。正是这股众志成城的力量,让我们在装备悬殊的劣势下,一次次击退敌人,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然而,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抗战之路,依旧漫长而艰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敌人不会轻易放弃侵略的野心,他们还在负隅顽抗,还在试图卷土重来。但只要我们坚守信念,团结一心,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的信念,是对祖国深深的热爱,是对自由和平的执着追求。这信念,是黑暗中的灯塔,指引我们穿越重重困难,走向最终的胜利。

未来的战斗,或许会更加残酷,我们会面临更多的艰难险阻。但每一次挫折,都将成为我们成长的阶梯;每一次牺牲,都将激励更多的人奋起反抗。我们要把这场战役的胜利,化作继续前行的动力,把对先烈的缅怀,化作杀敌报国的决心。让侵略者明白,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将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尊严,战斗到最后一刻!

同志们,让我们握紧手中的武器,传承先辈的遗志,向着胜利奋勇前进!”丁政委振臂高呼,台下群情激愤,“抗战必胜!”“中华民族必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声如滚滚惊雷,一波接着一波,震耳欲聋,响彻整个酒站村的上空,久久回荡,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意志和决心 。掌声如潮水般渐渐退去,宋晓慈站在一旁,目光满是敬重地望向丁政委,待会场的气氛稍稍平稳,她深吸一口气,身姿挺拔地快步走到讲台中央。她微微侧身,面向台下,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声音清脆而有力,话语中满是期待与热情:“刚才丁政委的讲话,让我们热血沸腾,也更加坚定了抗战的信念!而接下来,为了让我们在未来的战斗中取得更多胜利,咱们有请陆团长为大家讲讲作战的门道,大家掌声欢迎!”刹那间,热烈的掌声再度席卷全场,久久回荡,每一声鼓掌都饱含着战士和村民们对陆团长的信任与期待。

陆团长稳步迈上讲台,扫视着台下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庞。紧接着,他伸出有力的手按了按示意大家安静,瞬间整个会场落针可闻。这时,陆团长才不紧不慢地讲道:“刚才政委己经讲了抗战的意义,以及抗战必胜的原因,我就讲点别的。既然是胜利大会,那我就讲讲怎么多打胜仗。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啥意思嘞?换成大白话就是了解敌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战斗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对方但了解自己,胜负的机率各半;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败。那我们就得先了解了解我们的对手日本鬼子。鬼子信奉武士道,有股子凶蛮血气,而且营养好,身体素质自然也好。他们长年系统练习拼刺,己然练成了杀人技,单兵射击水平极高,200米的人形胸靶都能命中,掷弹筒使用水平也较高,老兵一般三发就能精准命中目标,战术配合经过系统化培训,善于迂回包夹战术,还擅长步炮协同作战。这是鬼子大致的作战特点,下面接着讲讲鬼子使用的武器。”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