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妹到女总裁

第40集 永夜星辰

加入书架
书名:
从打工妹到女总裁
作者:
离翁随笔
本章字数:
5026
更新时间:
2025-05-16

冬至的马里亚纳海沟漆黑如墨,圆圆穿着抗压潜水服,看着深潜器外的生物荧光此起彼伏。

她胸前的谢氏极光徽章发出微弱的光,与手腕上阿米娜送的贝壳手链交相辉映。

谢峰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带着电流的滋滋声:"注意右前方30度,那里有座休眠火山。"

深潜器的探照灯划破黑暗,照亮了火山口附近的白色烟囱。

"那是海底热泉,"中科院的研究员指着监测屏,"温度超过300℃,但周围存在极端生命。"

圆圆调出极光花的基因图谱:"我们的改良品种能承受400℃高温,试试看把种子植入烟囱岩缝。"

机械臂精准地将装有极光花种子的生物舱嵌入岩石。

忽然,一团蓝光从深海底部升起——那是自带发光器官的管水母,在黑暗中舒展成流动的光带。

圆圆想起谢峰在敦煌说的"深海星星论":"每个黑暗的角落都有自己的光,我们只是负责让它们相遇。"

凌晨的深海实验室,她收到阿米娜的视频。

刚果的星星村正在举办"谢氏星芒日"庆典,孩子们用极光花拼成巨大的世界地图,每朵花下都埋着来自不同国家的土壤。

"看!"

阿米娜举起火把,照向天空,"我们用谢先生送的望远镜看到了'星星一号'卫星!"

屏幕里,卫星的光点划过刚果夜空,像极了谢峰办公室里的流星模型。

圆圆摸出潜水服内袋的木质风车,上面刻着"光无处不在",那是谢峰在极光花房刻下的字。

忽然明白,所谓探索深海,不过是把陆地上的"星星哲学"延伸到更辽阔的黑暗。

深潜器返回海面时,正值日出。

谢峰站在甲板上,手里捧着刚收到的共益社区年报:"今年全球新增217个社区,极光花的光能利用率提升至89%。"

他指着远处的海岛,"马尔代夫的珊瑚修复项目,用极光花的光能吸引珊瑚虫。"

"就像给珊瑚虫送了盏诱虫灯。"

她摘下潜水头盔,海盐味的风吹乱发丝,"不过更重要的是,当地渔民学会了用珊瑚礁模型培育极光花,现在他们的渔获增加了40%。"

谢峰忽然轻笑,指了指她的潜水服:"知道你为什么总把徽章戴在贴近心脏的位置吗?因为那里的温度,最适合星星生长。"

黄昏的海边木屋,圆圆坐在摇椅上,调试着最新的光能通讯设备。

窗外,阿米娜和当地孩子们正在用极光花装饰渔船,每艘船头都系着谢峰从挪威带来的极光彩带。

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的谢峰,在非洲用玻璃珠换面包,如今他的星星种子,己经在全球的海陆空生根发芽。

手机震动,集团论坛弹出"谢氏4.0时代"的预热视频。

视频里,极光花的光能被转化为城市能源,沙漠中的共益社区成为旅游胜地,深海热泉旁的发光生物与极光花形成共生生态。

最震撼的画面,是全球谢氏大厦的楼顶极光标志连成一片,在卫星云图上构成璀璨的"地球光带"。

"喜欢吗?"谢峰递来杯热可可,上面浮着极光色的棉花糖,"董事会投票通过了你的'星环计划',明年发射的卫星将搭载全球儿童设计的光能装置。"

她望着可可表面的涟漪,想起上午收到的匿名邮件,附件是约翰逊在狱中画的极光花,信里写着:"在黑暗中待久了,才懂得光的可贵。谢谢你们没有放弃我。"

"其实约翰逊不是个例,"她将邮件转发给法务部,"应该在监狱系统推广光能手工课,让每个灵魂都有机会成为光的载体。"

谢峰轻轻搂住她的肩,木屋外的极光花田在夜色中泛起微光:"你总是这样,把深渊变成星空。"

子夜的海潮声中,圆圆被手机震动惊醒。

阿米娜的消息附了张照片:星星村的极光花突然集体绽放,琉璃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村落,在暴雨前的黑暗中格外醒目。

留言只有一句话:"林小姐,花说它想你了。"

她起身走向海边,谢峰的脚步声紧随其后。

两人并肩坐在礁石上,望着远处的极光花田,每朵花的光都在雨中倔强地闪烁。

谢峰忽然指着海平面:"看,黎明前的启明星。"

那颗明亮的星星挂在天幕,下方是波光粼粼的海面,极光花的倒影随浪起伏,像撒了把碎钻。

圆圆摸出胸前的徽章,碎钻上凝结着海盐颗粒,却依然明亮如初。

她终于明白,谢峰说的"永夜星辰"不是永不熄灭的光,而是在每个黑暗降临时,总有人愿意成为点燃第一盏灯的人。

"知道我为什么坚持做共益企业吗?"谢峰的声音混着浪涛声,"因为父亲破产时,曾有个陌生工人把最后的面包分给他——那个工人后来成了谢氏的第一批员工。"

"所以您相信,善意会循环。"她转头看他,星光落在他眼角的细纹里,"就像极光花的光能,会从一朵花传到另一朵花,从一片海传到另一片海。"

手机在这时收到全球共益社区的联动消息:纽约的极光花快闪店正在向流浪汉赠送热饮,敦煌的光能花店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花束,马里亚纳海沟的科研站给深海鱼群挂上了发光标识。

每张照片里,都有人们灿烂的笑脸,和胸前若隐若现的谢氏徽章。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越过海平面时,圆圆站起身,将木质风车放进海里。

风车转动着漂向远方,极光花的种子藏在叶片缝隙里,等待在某个陌生的海岸生根。

谢峰站在她身边,两人的影子被晨光拉得很长,像两座灯塔,守望着即将醒来的世界。

"下一站去哪儿?"他轻声问。

"去北极,"她望着启明星逐渐淡去的方向,"听说那里的极夜长达半年,需要更多星星。"

"好,"他牵起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手套传来,"这次我们带上阿米娜,让她看看真正的极光如何在冰原上跳舞。"

海风带来极光花的香气,混合着海盐与阳光的味道。

圆圆知道,无论未来走到哪里,那些在黑暗中种下的星星,终将汇成照亮整个宇宙的星河。

而她和谢峰,不过是这场星光接力中,普通却坚定的传递者。

手机再次震动,集团论坛的头条标题闪烁:"谢氏集团:让每个灵魂都成为光源"。配图是世界各地的谢氏人,他们的眼中都映着同样的光——那是对善意的信仰,对永恒的期许,对星辰大海的执着。

谢峰指着初升的太阳,那里有架飞机正拖着极光色的尾迹:"看,有人在天空画星星。"

她微笑着点头,任由阳光洒满全身。在这个永夜与星辰并存的世界里,她终于懂得,职场的终极答案从来不是输赢或成败,而是你能让多少人在黑暗中看见光,能让多少颗心在困境中感受到温暖,能让多少个灵魂在迷茫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芒。

而这,就是谢氏的故事,也是属于每个追光者的传奇——永夜有尽,星辰长明。

(待续)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