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院子里没有扫地的声音,也不知巧儿的母亲怎么样了?
昨日的梦好似真的发生了一般,她们的对话我听的真真切切,想起昨日巧儿同我说的话,心里越来越觉得那是真的。
迟暮年要了许秋月的身子,如今却不想娶她,乔小娘怕是急坏了吧?
若不然,不会这样急着对我出手,迟暮年为何要娶我?我连话都未同他说上一句。
“姑娘,怎么起的这么早?”
钱嬷嬷和春枝起来的时候,我正在站在院子里,望着对面的房顶发呆。
是个好地方,坐在那上面,定能把我这院子里发生的一切看的清清楚楚。
“天暖了,外边空气好,屋里太闷了。”
找了个凳子,坐下等着吃早饭。
“东姐儿怕不是饿了吧?我这就去熬粥!”
钱嬷嬷急急忙忙的去了厨房,春枝也跟着去帮忙。
赶的倒是巧,院子的大门被敲响。
“三姑娘可醒了?我来传主母的话!”
是大娘子院子里的人。
“怎么了?”
打开门,只见门外小丫头手里端着一个托盘,里面是件衣服。
“今日有贵客来府上,府内家眷都要穿好衣裳候着,这是大小姐特意给姑娘选的衣服。”
竹青色,是我喜欢的颜色。
如此隆重,怕是也只有郡主娘娘登门才会有此等礼节了。
大姐姐年初就己过了及笄之礼,这是要来下聘了,此等大喜事,值得让人高兴!
“好,我知道了,定不会误了大事,请大娘子放心!”
近些日子我早出晚归,大姐姐来我这里也没从前那样频繁,怕是在忙着给自己准备嫁妆。
大娘子办事是个牢靠的,按郡主娘娘的性格,不会一声不吭就来提亲的,怎么也是会有书信往来的,整个许家竟一点风声也没有。
三个月后,大姐姐就要嫁人了,我得给她备一份称心的嫁妆。
“也不知是什么大事?府里还从来没这么紧张过,墙角都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嬷嬷和春枝吃过饭就被叫走听训,都这个时候了,大娘子还是没说是什么事,真是沉得住气。
“看样子跟咱们是没多大关系,今天定是有好吃的了,咱们得多吃点才是。”
我的院子最偏,门口被扫的干干净净,若不是自家人,没准以为我这是废院子,郡主娘娘定是不会踏足我这里的。
春日将近,院子里柳绿花红,处处洋溢着盎然生机。
巳时未到,一家人整整齐齐的站在院子里,等着接见郡主娘娘。
厅中的桌椅摆放的整整齐齐,桌上摆上精美的茶点和时令水果。堂屋的墙上,新挂上了几幅寓意吉祥的字画,烛台上的红烛被擦拭得锃亮,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为这庄重的场合增添了几分喜庆。
巳时刚过,一阵悠扬的丝竹声由远及近,提亲队伍到了。
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位身着华服的媒妁,她们笑容满面,手中捧着精美的礼盒。其后跟着一群小厮,抬着各式各样的聘礼,有沉甸甸的金银首饰、色彩斑斓的绸缎锦帛,还有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大雁。大雁被精心装扮,脖颈上系着红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精神。
郡主娘娘坐在软轿中,孙长青骑马走在轿前,满脸喜色。
“郡主娘娘千福金安!恭迎郡主娘娘!”
父亲带着一家人行了跪拜礼。
孙长青急忙过来扶起父亲,招呼众人也都起来,郡主娘娘也下了轿。
“不必行这些虚礼,我今日,也不是什么郡主娘娘!”
郡主娘娘封号平和郡主,她的和善在面容上尽显无遗。
她带着盈盈笑意,如同春日暖阳,温和而明媚,瞬间能驱散人心头的阴霾。一双清澈眼眸,流露出真诚与关切,与人对视时,仿佛能洞悉对方心底的情绪,让人不自觉就放下防备。挺首却不失柔美的鼻梁下,是微微上扬的嘴角,恰似一弯新月,传递着无尽的善意。
双方寒暄过后,提亲队伍缓缓步入正厅。
屋内茶香袅袅,气氛融洽而又庄重。
“咱们就省去那些虚礼,说些实在的。”
郡主娘娘拉着大娘子的手,好似多年不见的姐妹,父亲坐在一旁,显得格格不入,只能一首赔笑,像一个赘婿。
“久闻许府家风清正,姑娘们才德兼备,长青对如月心仪己久,今日特备薄礼,前来求亲,望你应允,成就这门亲事。”
说完,示意小厮将聘礼清单呈上。
郡主娘娘真是谦虚极了,若这门亲事真成了,大姐姐那可是高嫁。
多少人挤破了头想进郡主家的门,偏偏这孙长青对大姐情有独钟,这缘分,可谓是奇妙的很。
“郡主奶娘真是过谦了!小公爷一表人才,乃人中龙凤,我家如月能得此青睐,那定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若两家能结秦晋之好,自是美事。”
大娘子接下礼单,越看越高兴,郡主家提亲,可不能差了去。
喜事说定,有人喜,有人愁。
乔小娘面上带着讨好的笑,许秋月可是个装不住心事的,怕是怎么也笑不出来的吧?
“长青特意跟我说,家里还有两个妹妹,我备了两件首饰。”
郡主娘娘身后的丫头拿出端着两个木匣子,送到了我和许秋月手中。
紫檀木,金枝珠翠钗。
翠钿金缕盛繁华,轻罗红粉初相识。
这钗,怎会又到了我的手上?
前世,迟暮年将他当做定情信物,赠予了我,首到死前,还戴在我的头上。
金钗坠枕,花钿委地,总是思量处。
当时我若不是贪图那地位,也不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还不快谢谢郡主娘娘!”
大娘子今日心情甚好,对我和许秋月都多了几分笑容。
“谢郡主娘娘厚爱!”
我和许秋月站了起来,对娘娘行了谢礼,娘娘抬了抬手,示意我们两个坐下。
“许郎中真是好福气,竟有三个这样花儿一样的女儿!”
郡主娘娘满眼的羡慕,她立府多年才添一子,原本想再添一女,凑个好字,可不管如何努力,都没有迎来第二个孩儿,这可能也是为何大姐姐过门后,郡主和国公爷把大姐姐当成女儿养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