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别墅那俯瞰众生的奢华,己成为一个冰冷的符号,烙印在苏珏重生的记忆中。
此刻,她站在一个截然不同的“起点”前。
眼前是一栋六层高的独栋建筑,矗立在港岛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白领办公区。它方正、实用,灰色的外墙略显陈旧但保养尚可,巨大的窗户整齐排列。
如果不是门口那块崭新的、设计简洁的招牌——“珏文化工作室”,它很容易被淹没在周围类似的写字楼群里,像一滴水融入大海。
这就是霍砚舟给她的“战场”——整整一栋楼,约三百平米一层,总计近两千平米的空间。
对于一个初创工作室而言,这空间堪称奢侈,甚至空旷得有些过分。如同霍砚舟的无声的宣告:他给的,从来不是“刚刚好”,而是“绰绰有余”,至于她能否填满,是她自己的本事。
三天前,在那间仿佛悬浮于尘世之上的套房内。
“如你所愿。”霍砚舟低沉的声音落下,宣告了交易的初步达成。他身体微微后仰,陷在昂贵的真皮沙发里,指尖随意地搭着扶手,目光平静地落在苏珏身上,带着一种审视评估的意味。
“那么,苏珏小姐,”他开口,语气平淡得像在讨论一笔无关紧要的生意,“你打算如何敲开娱乐圈这扇门?”他停顿了一下,抛出的选项瞬间拔高了整个格局:
“收购‘寰宇世纪’或者‘星耀传媒’如何?明天,它们就可以改名叫‘珏文化’。你空降成为唯一的话事人,所有现成的A-list艺人、顶级制作团队、成熟宣发渠道,全部为你所用,至于资金....”
他唇角勾起一抹极淡、近乎没有的弧度。
“数字而己。”
“又或者。”他换了个更随意的坐姿,仿佛在说一件更微不足道的小事,“下个月戛纳开幕,让评审团主席亲自为你铺红毯,安排三部顶级制作的女一号合约送到你面前,全球媒体会在一夜之间认识‘苏珏’这个名字,你需要哪位导演、编剧、演员作配,可以列个单子。”
“再或者,”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苏珏,落在窗外无尽的繁华上,“觉得太快?那就先让好莱坞六大制片厂的CEO轮流请你吃饭,聊聊合作意向。‘苏珏’这个名字,会先在顶层圈子里成为某种‘必然成功’的符号。”
每一个选项,都代表着娱乐圈金字塔尖的权力和资源,是无数人穷极一生也无法触碰的云端。
只要苏珏点头,这些唾手可得的光环,足以将她瞬间推上神坛,让陆霆琛和林心怡仰望都成为奢望。
巨大的诱惑如同海妖的歌声,在寂静的套房内弥漫。
苏珏的心跳在那一瞬确实漏跳了一拍,霍砚舟口中如同闲聊般说出的话,让他对这个男人的身份猜测更加扑朔迷离了。
寰宇世纪、星耀传媒、戛纳红毯和好莱坞CEO,这些名字所代表的意义,她太清楚了,那是一条铺满钻石的捷径,金光刺眼。
但瞬间,冰冷刺骨的海水仿佛再次涌来,葬礼上那两张虚伪悲痛的脸清晰浮现。
快?快有什么用?她要的不是霍砚舟用金钱和权势堆砌的空中楼阁,她要的是从泥泞中亲手筑起的高台!
她要让每一个台阶都刻上她苏珏的名字,让每一次闪耀都源于她自己的实力!霍砚舟的羽翼能遮蔽风雨,也能遮蔽她复仇的锋芒!
她缓缓地、坚定地摇头,黑色的丝绒睡袍随着她的动作流淌着幽暗的光,映衬着她眼中燃烧的、不容动摇的火焰。
“不,霍先生。这些都不需要。”
霍砚舟搭在扶手上的指尖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他深邃的目光重新聚焦在苏珏脸上,带着一丝重新评估的意味。
敢如此干脆拒绝他抛出的“顶级选项”的人,太少。
“哦?”依旧是那个简单的音节,却多了一分重量。
“我需要一家新创立的工作室,”苏珏迎着他的目光,声音清晰而有力。
“名字就叫‘珏文化’。地点不需要在维港之巅,一个普通的、交通便利的白领办公区即可,给我一层楼的空间,里面配备几个最基础的办公人员足矣。”
她顿了顿,强调道,“再来一笔合适的启动金。这笔钱,是我的种子,我会让它生根发芽,结出属于‘珏文化’的果实,而不是用来购买别人园中现成的花朵。”
至于这样做的理由,苏珏在心中清晰而有力的列举出来:
根基自筑——收购巨头,手下敬畏的是霍砚舟的资本,而非她苏珏的能力。她要亲手搭建团队,拧紧每一个螺丝钉,打造属于她自己的战船。
实力为王——资源堆砌的光环背后,必然是“资源咖”的标签。这只会成为陆霆琛和林心怡攻击她的武器,成为观众质疑她的理由。她的演技、她的作品、她的公司,必须从底层开始,用汗水和实力证明,让所有质疑闭嘴!
绝对主权——复仇是她的战争。霍砚舟提供战场和初始装备,她感激。但仗怎么打,刀锋指向谁,只能由她苏珏决定!从零开始,才能保持绝对的清醒和掌控力,不被任何力量所裹挟。
霍砚舟不需要她的理由,因为只是听到这个要求他眼眸中就闪过几丝兴味。
他审视着眼前的女人,仿佛在看一件被打磨出意外棱角的璞玉。
那份清醒到近乎偏执的独立,那份拒绝捷径的狠劲,甚至比维港的夜景更让他觉得……有趣。
“很好。”他终于开口,声音依旧低沉,却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认可。
“你的‘要求’,我收下了。”
他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带来无形的压迫感:“你离开之后,地址和钥匙会有人送到,启动金一会儿就打到你的账户。至于人员你就自己选吧,工资会额外加到启动金中。”
霍砚舟走到门口,侧身回望,目光如炬,“按照游戏来说,这是你的王国。我只提供疆土和初始的金币。”
“是开疆拓土,还是寸土难守,全在你自己。”
门轻轻合上,隔绝了顶层最后一丝奢华的气息。
结束对话后,苏珏也在管家的安排下离开了这栋临海别墅。
时间回到现在。
此刻,苏珏站在这栋属于“珏文化”的六层楼前。楼体方正,灰色的外墙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有些朴素,透过巨大的玻璃门,可以看到内部是中规中矩的写字楼大堂。
她没有停留在一楼,首接乘坐略显老旧的电梯上了顶层——
推开门,近三百平米的空间豁然开朗。
没有复杂的隔断,没有奢华的装修,前任租客似乎是个小型贸易公司,搬走后留下了最基础的痕迹。
在巨大的落地窗外,是这片普通办公区常见的景象:相似的写字楼群,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流,远处可见一些商业招牌。
中规中矩,实用至上。
这就是苏珏对自己王国起点的评价。
她需要的不是花哨,而是一个能迅速运转起来的“指挥部”。
以前的苏晚己死,现在的她拿着霍砚舟给的新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除此之外身无一物,就连衣物也只有身上这一条典雅的黑色长裙。
苏珏无言,用手机网购下单了一些日常用品和换洗衣物,目前她居无定所,所以只能把公司顶楼暂时打造成她休息睡觉的地方。
至于其他楼层则作为工作的各个分区……不过这都是之后的事情,现在当务之急是安顿好自己,然后再招聘几个人手,把工作室做起来。
苏珏拿出手机,登录了几个招聘网站和行业论坛,发布了几条的招聘信息,招聘前台、助理、财政、经纪人等等——
霍砚舟给的资金恰到好处,足够她这个小工作室运营半年,但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性,苏珏还是准备精打细算,但关于经纪人的工资她开得很高。
因为她在打理工作室的同时还要打造自己,这次要是能招聘到一个熟练的经纪人,那她就能有更多时间去拍戏打磨自己了。
……
两天后,面试在一楼一个办公室进行。
苏珏只摆了两张从隔壁二手办公用品店淘来的、品相尚可的办公椅和一张小圆桌。
小圆桌对面的长椅上坐着两个人。
一个叫陈璐的女孩来应聘行政助理,24岁,大学毕业两年,之前在另一家规模不大的经纪公司做艺人宣传助理,后来那家公司经营不善倒闭了。她穿着干净利落的通勤装,简历不算华丽但条理清晰,眼神里带着点年轻人特有的冲劲和经历过小公司倒闭的务实。
面试时,她条理清晰地讲述了自己负责过艺人通告跟进、媒体资料整理等等经验,苏珏看中了她的实际经验和那股不服输的韧劲。
另外一个人是个看起来约莫35岁的男人叫赵明,来应聘财政,他面容有些憔悴,眼下的乌青明显,西装熨烫得一丝不苟但能看出穿了有些年头。
赵明递上的简历很厚实,从大型企业到后来几家中小公司财政经理,经验扎实,证书齐全。但谈及离职原因时,他语气平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上一家公司架构调整,整个部门优化……我这个年纪,再找同级别的岗位,不太容易了。”
翻译话就是35岁被辞退了。
得益于苏珏近期的疯狂学习,她询问了几个娱乐行业常见的财务处理问题,赵明对答如流,甚至主动分析了几个陷阱。
看来赵明能力是没有任何问题,苏珏不搞年龄歧视,甚至觉得这种有一定年纪的员工在做事上要更稳重,于是就录用了。
“欢迎加入珏文化,陈璐。”
“欢迎加入,赵明。”
没有盛大的入职仪式,只有苏珏平静的握手和一句简单的欢迎。
虽然没有招聘到心仪的经纪人,但工作室因为有人的加入也开始运作起来。
工作室巨大的空间暂时显得空旷,但己初具雏形,苏珏的娱乐圈版图在这只是三个人的小工作室开始慢慢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