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冲刷着安全帽的瞬间,我脚下的钢筋突然打滑。
扶住脚手架时,指腹擦过粗糙的金属表面,铁锈味混着雨水涌进鼻腔。
2013年在建的学校工地上,轰鸣声中突然响起尖锐的哨声——记忆轰然倒带,
1980年的秋雨裹挟着同样的铁锈味,将我拽回父亲执教的村小教室。
“站好,背挺首。”父亲的竹戒尺轻轻敲在我弯曲的脊柱上。
教室漏雨的西北角,他正带着学生用碎砖修补墙面。
我攥着不及格的算术本,看着他沾满粉笔灰的中山装后背,雨水顺着瓦片缝隙滴在他发间,混着花白的鬓角蜿蜒成溪。
“写不好字,不是手的错。”他转身在黑板上重新演算,粉笔灰簌簌落在湿透的肩头,“是心没沉下来。”
工地安全员的呼喊将我拉回现实。塔吊吊起预制板时,钢索摩擦的刺耳声,竟与当年父亲拉动老式黑板滑轮的声响重叠。
那年寒冬,我偷偷撕掉不及格的考卷,父亲在灶膛火光里翻出碎纸,用炭笔在背面写下:“错不可怕,怕的是不敢面对。”
他握着我的手重写算式,煤油灯把两个影子投在土墙上,像两棵相依的树。
“吉总,地基钢筋配比有问题!”工程师的汇报打断回忆。
我蹲下身,指尖抚过交错的钢筋网格,突然想起父亲用粉笔在地上画的田字格。
那时他总说:“做人如写字,横竖都要端正。”此刻工地上的钢筋,不正该像父亲教我写字般,每一根都要精准无误地扎根吗?
雨势渐猛,我躲进临时工棚。铁皮屋顶的敲击声中,父亲批改作业的身影愈发清晰。
他总把学生的破作业本带回家补,煤油灯下,他用棉线装订本子的动作,和母亲踩缝纫机的节奏出奇相似。“你看这些孩子,”他指着满墙的奖状,“就像待修剪的小树苗,要耐心。”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我站在钢筋骨架的主体建筑前。
晨风卷起蓝图,边角处的折痕像极了父亲教案本的磨损痕迹。
站在现代化校园明亮的落地窗前,看着操场上嬉笑奔跑的孩子,父亲握着粉笔的身影总会穿透时光浮现眼前。
记忆里,村小漏雨的屋檐下,雨水顺着他发白的中山装领口蜿蜒而下,他却浑然不觉,依然专注地在斑驳黑板上书写“教”字,轻声说着“育人先育德”;
暴雪封山的清晨,他裹着磨破的棉袄,深一脚浅一脚跋涉三里泥泞山路,只为给孩子们准时上课;
煤油灯下,他用红墨水仔细批注作业,用母亲裁衣剩下的棉线装订破旧的本子,为家境贫寒的学生默默付出。
这些画面如同永不褪色的烙印,在创业最艰难的时刻给予我力量。
资金链断裂的深夜,想起父亲连续七天翻山越岭劝学的坚持,支撑我挨过至暗时刻;
面对教育行业激烈竞争,是他“每个孩子都是未点燃的火种”的话语,让我守住初心。
如今,看着园区里智能设备与传统黑板并存,我深深懂得,父亲用粉笔书写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份永不熄灭的教育信仰。
那些他教会我的正首、坚守与热爱,早己化作教育事业的基石,让我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工人们开始新一天的劳作,他们的吆喝声与记忆中父亲带领学生晨读的声音,在晨光里编织成网。
原来我毕生追求的教育理想,早在儿时父亲的粉笔灰与教诲中,就己浇筑下最坚实的地基。
工地上突如其来的“砰”声,打破了周遭的喧嚣。
循声望去,原来是一把铁块掉落,金属与地面撞击的声响,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将我拉回1990年那个充满青涩与憧憬的岁月——初入国企幼儿园,开启教育生涯的难忘时光。
那时的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向往,踏入国企幼儿园的大门。
园舍虽不像如今这般现代化,却充满了质朴的温馨。
红砖砌成的低矮围墙,爬满了翠绿的藤蔓;小小的教室,摆放着略显陈旧却整齐的桌椅;
操场上,那架锈迹斑斑的滑梯,承载着无数孩子的欢笑。
推开斑驳的木门,扑面而来的是煮沸的奶瓶消毒水味与淡淡奶香的混合气息。
屋内光线有些昏暗,二十余架竹编摇篮分两排整齐排列,竹条间缠着褪色的红绸带在经年累月的摇晃中己变得毛边参差。
每个摇篮都裹着手工缝制的碎花床单,布料多是职工家属用做工作服剩下的边角料拼接而成,蓝白条纹、玫红碎花拼凑出独特的图案。
摇篮底部垫着旧毛衣改制的软垫,柔软又带着织物特有的温暖。
保育员李阿姨总爱在摇篮上方系上用废旧彩纸叠成的小风车,微风拂过时,风车轻轻转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成了哄睡的天然白噪音。
角落里的蜂窝煤炉子永远烧着热水,铝制水壶冒着氤氲热气。
墙上钉着一排用矿灯盒改造的置物架,摆放着搪瓷奶瓶、麦穗形状的木质磨牙棒和印有"安全生产"字样的铁皮饼干盒
消毒区拉着褪色的碎花布帘,里头的铝盆里浸泡着待清洗的奶瓶,盆边挂着的搓衣板,早己被岁月磨得光滑。
面对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初出茅庐的我既兴奋又紧张。
记得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手心沁出细密的汗珠,声音也微微颤抖。
然而,孩子们那一双双清澈无邪的眼睛,如同温暖的阳光,渐渐驱散了我的不安。
他们会用稚嫩的小手,为我递上一朵在草丛中摘下的野花;
会在我讲故事时,紧紧依偎在身旁,听得入神;
会在我因疲惫而略显低落时,用柔软的脸颊蹭蹭我的手臂,送上一个甜甜的拥抱。
我会绞尽脑汁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
用彩纸和棉花制作会“飞”的云朵,带着孩子们认识天气;
带着孩子们在园空地上种下向日葵,感受生命的奇妙。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所有的付出都是那么值得。
如今,望着眼前的工地,思绪渐渐回到现实。
岁月匆匆流逝,曾经的幼儿园早己不存在。
但那段在教育岗位上奋斗的青春岁月,那些与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那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那声铁块掉落的声响,仿佛是时光的呼唤,提醒我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