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伊始,文理分科的选择如同悬在每个学生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带来兴奋也带来焦虑。走廊里、教室里、办公室门口,充斥着讨论和纠结的声音。
林薇的选择很明确。她热爱文字,擅长历史和语言,思维感性而富有洞察力,数学虽然经过陈阳的“特训”有了长足进步,但理性逻辑思维终究不是她的强项和兴趣所在。文科,是她必然的归宿。
陈阳的选择同样清晰。他对物理世界运行规律的痴迷,对数学逻辑的敏感和享受,以及对未来投身科研或工程领域的向往,都指向了理科。
选择本身并不困难,困难的是选择之后可能带来的分离。这意味着,他们无法再像现在这样,同在一个班级,甚至拥有共同的课堂。意味着那个每天下午图书馆窗边的角落,可能即将成为过去式。
林薇交完分科意向表的那天下午,在图书馆见到陈阳时,心情有些莫名的低落。她看着陈阳同样填好的理科意向表,一种名为“距离”的愁绪悄然滋生。
“以后…就不能一起上数学课了。”林薇趴在摊开的语文课本上,下巴抵着手背,声音闷闷的。
陈阳正在演算一道复杂的电路题,闻言笔尖顿住。他抬起头,看着林薇有些蔫蔫的样子,心里也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他放下笔,很认真地说:“但是,图书馆还在。窗边这个位置,只要你想来,它就在。”
他的声音很平稳,带着一种笃定的力量:“而且,就算不在一个班,不在一个课堂,我们想要一起考上的目标,不是还没变吗?”他意有所指地看向林薇。
林薇的心猛地一跳,对上他的目光。他知道了?他看到那只蓝色纸鹤了?她的脸又开始发热,但这次,心里那点离愁别绪却被一种更强烈的动力取代了。是啊,南大!那是他们共同的目标,是比在一个班级更重要的联结!
“嗯!”林薇用力点头,眼神重新亮了起来,“你说得对!文科理科,只是跑道不同,终点是一样的!”她挥了挥小拳头,像是在给自己打气,“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不能被你落下!”
陈阳笑了,笑容里带着欣赏和鼓励:“文科状元的位置,我看好你。至于我嘛,”他故意拖长了调子,“理科的江山,也要努力守住的。”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那点离别的愁绪被一种更昂扬的斗志和对未来的坚定憧憬所取代。分科不是阻隔,而是各自扬帆,为了在同一个理想彼岸汇合。
然而,并非所有选择都一帆风顺。几天后,林薇被班主任叫到了办公室。林薇的父母也来了。气氛有些凝重。
林父林母都是理工科出身,在研究所工作。他们一首希望女儿能继承“家学渊源”,选择理科,未来在更“实用”和“有前途”的领域发展。得知林薇坚定地选择了文科,他们非常不认同。
“薇薇,文科就业面窄啊!你数学底子也不差,努努力,学理科多好!”林父皱着眉头,语重心长。
“就是,当老师?做文秘?还是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文化研究?能有啥大出息?”林母语气更急,“听爸妈的,改过来!现在改还来得及!”
林薇站在父母面前,手指紧紧攥着衣角,脸色微微发白,但眼神却异常倔强:“爸,妈,我喜欢文科。我擅长这个,我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学文不代表没出息,南大的中文系也是顶尖的!”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坚定。
“南大?中文系?”林母的声音拔高了,“那竞争多激烈!你拿什么跟别人拼?不如选个稳妥点的理科专业……”
办公室的门没有关严。陈阳恰好抱着物理作业本路过,准备交给老师。里面的争执声清晰地传了出来。他脚步顿住,站在门外,眉头紧锁。他听到了林薇带着颤音却异常坚定的反驳,也听到了她父母强势的不理解。
他的心揪紧了。他知道林薇对文字的热爱和天赋,也理解她父母出于现实的考量。但他更明白,强迫一个人去做自己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事情,是多么痛苦。
林薇还在据理力争,眼圈己经红了。就在她感到孤立无援,几乎要被父母的压力压垮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陈阳抱着作业本,一脸平静地走了进来。“王老师,作业收齐了。”他将作业本放在班主任桌上,仿佛没看到办公室里凝重的气氛。
林薇惊讶地看着他,父母也停止了说话,疑惑地打量这个突然出现的清俊少年。
陈阳放下作业,却没有立刻离开。他转向林薇的父母,语气礼貌而沉稳:“叔叔阿姨好。我是陈阳,林薇的同学。”
林父林母点点头,脸色稍缓。
“我刚才不小心听到了一点。”陈阳坦然地说,目光清澈地看着他们,“叔叔阿姨担心林薇的未来,我能理解。不过,作为她的同学和学习伙伴,我想说,林薇在文科方面的天赋和热情,是我们年级公认的。她的文章多次被当作范文,她的历史和政治见解也常常让老师都感到惊喜。她对文字和文化的敏感度,是很多理科生望尘莫及的。”
他顿了顿,继续道:“选择理科固然稳妥,但让一个在文科领域有如此明显优势和热爱的人去勉强学理,可能会埋没了她的才华,反而事倍功半。南大的文科在全国也是顶尖水平,如果能进入这样的平台深造,未来的发展空间未必就比理科窄。我相信,只要是她真心热爱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领域,她一定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陈阳的声音不高,却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和说服力。他并没有首接反驳林薇父母的观点,而是从林薇的优势和潜力出发,为她辩护。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林父林母有些惊讶地看着这个陌生的少年,又看看自己眼圈泛红却眼神倔强的女儿。班主任王老师也适时开口:“陈阳同学说得有道理。林薇在文科方面的潜力确实非常突出,我们老师都很看好她。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往往比强求更有利于她的长远发展。”
林薇看着站在自己身边,身姿挺拔、言辞恳切的陈阳,心里涌起一股巨大的暖流和难以言喻的感动。他就像一座突然出现的灯塔,在她被风浪冲击得摇摇欲坠时,稳稳地照亮了她的方向,给了她支撑下去的力量。她悄悄伸出手指,在身侧,轻轻地、飞快地勾了一下陈阳垂在身侧的手指。
陈阳的手指微微一颤,随即不动声色地反手,用指尖在她手心轻轻按了一下,传递着无声的安慰和支持。
林父林母沉默了许久,最终,林父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下来:“……陈阳同学说得也有道理。薇薇,爸爸刚才说话急了些。你…真的想好了?”
“嗯!爸,妈,我想好了!”林薇用力点头,眼泪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但那是释然和感激的泪水。
一场家庭风波,在陈阳冷静而有力的介入下,悄然平息。走出办公室时,林薇悄悄对陈阳说:“谢谢你。”声音哽咽,却充满了真诚。
“不用谢。”陈阳看着她微红的眼睛,声音很轻,“做你想做的。我支持你。”
雪后的阳光透过走廊的玻璃窗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暖洋洋的。分科的选择尘埃落定,前路的方向己然明晰。而他们知道,无论选择哪条跑道,身边都会有一个人,给予最坚定的支持和最温暖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