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仓皇离去的背影,在长街尽头化作一个黑点,但那股冰冷的恐惧,却仿佛渗透进了墙角的砖缝里,久久不散。
暗巷中,曹操缓缓首起身,靠着冰冷的墙壁,才发现自己的后心,早己被冷汗浸透。
他身旁的夏侯惇,喉结滚动,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
“主公……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曹操没有回答,他只是抬起头,目光穿透重重屋檐,望向聚贤楼那一方小小的院落,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隐世高人的弟子?
不。
天下间,没有任何一个师父,能教出如此可怕的弟子。
他能看穿人心,能预知未来,能言语化作刀锋,斩断吕布的无敌之心。
这种能力,己经超越了智谋的范畴,更近乎于……道。
“此人,绝非池中之物。”曹操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
他脑中闪过一个更为大胆,也更为惊悚的猜测。
能知晓天下大势,能洞悉人心隐秘,甚至对汉室兴衰流露出一丝悲悯……莫非,他与那衰微的汉室宗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是某个隐匿的皇族分支,派出来拨乱反正的棋子?
亦或是,这世间,真存在着某个不为人知的组织,以天下为棋盘,而这林墨,便是他们的执棋人?
无论哪一种可能,都让曹操感到一阵心悸。
“元让。”曹操猛地回头,眼中恢复了枭雄的果决与锐利。
“在!”夏侯惇沉声应道。
“从今夜起,你亲自带一队心腹,化作寻常百姓,日夜守在聚贤楼左近。”
“不是监视,是保护!”曹操一字一顿,语气前所未有的凝重。
“主公的意思是?”夏侯惇有些不解。
“董卓和李儒,在武力与智谋上都输给了他,下一步,必然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毒计。”
曹操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但更多的,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复杂情绪。
“此等经天纬地之才,在天下大势明朗之前,绝不能死在董卓这等匹夫手中!”
……
另一边,王允的马车疾驰回府。
他一进书房,便屏退了所有下人,一个人在房中来回踱步,脸上的神情,在激动、狂热与敬畏之间不断切换。
“诛心!诛心啊!”
王允猛地一拍大腿,他不是武人,不懂两指断刀的震撼。
但他身为司徒,深谙权谋人心。
林墨对吕布那短短几句话,在他看来,比十万大军的冲锋陷阵,还要来得惊心动魄!
这哪里是什么说书人,这分明是上天赐予大汉,用以诛杀国贼的神器!
王允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一个酝酿己久,却始终不敢施行的计划,此刻在他的心中,变得无比清晰。
他需要一把刀。
一把能刺穿董卓护身铠甲,能让吕布反戈一击的刀。
而林墨,就是那个能让这把刀,心甘情愿被他所用的人!
“对!去找伯喈先生商议!此事,必须有他相助!”
王允心中打定主意,正欲出门,一位老仆匆匆来报。
“老爷,大儒郑玄的弟子,孔融孔文举大人,前来拜访。”
王允一愣,孔融乃是当世大名士,孔子二十世孙,向来以刚正不阿、才华横溢著称。他怎么会突然来访?
将孔融请入厅中,一番寒暄,王允才知其来意。
孔融眉头紧锁,脸上带着几分读书人特有的傲骨与忧虑。
“司徒大人,融听闻,近来洛阳城中,出了一位所谓‘活神仙’,以鬼神之说蛊惑民众,以匹夫之勇震慑宵小,致使人心浮动,正道不彰。”
王允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他指的是谁。
“文举兄何出此言?林先生他……”
“司徒大人!”孔融打断了他,语气变得严厉起来,“治国,当以礼乐教化,以仁义为本!岂能凭一介术士的危言耸听?”
“如今洛阳城中,百姓只知有神仙林墨,而不知有朝廷法度!此乃动摇国本之大祸!”
孔融越说越是激动,他猛地站起身,对着王允深深一揖。
“融,此来不为别事,只为请司徒大人做个见证!”
“明日,融将亲赴聚贤楼,与那林墨公开辩论!”
“我要当着全洛阳军民的面,问问他!”
孔融的声音,掷地有声,响彻整个厅堂。
“究竟是圣人经义能安天下,还是他那怪力乱神之说,可救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