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说书人,曹操跪求我出山

第15章诛心之策,兵戈倒向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说书人,曹操跪求我出山
作者:
祥阁
本章字数:
4844
更新时间:
2025-07-08

高台之上,孔融颓然跌坐,眼中神采尽失,一身的傲骨与经义,都在林墨那一句“更符合圣人之道吗”的追问下,被敲得粉碎。

台下,死一般的寂静。

那些先前还义愤填膺的儒生,此刻尽皆失语。

他们看着台上那个青衫落拓的年轻人,又看看失魂落魄的孔文举,心中百味杂陈。

经义,他们读了一辈子。

可从未有人告诉他们,经义,原来可以这样用。

原来,最大的“仁”,不是挂在嘴边的礼乐纲常,而是让百姓碗里有饭吃。

林墨缓缓走下高台,来到孔融面前,没有半分胜利者的姿态,只是平静地伸出手。

“孔大人,学问,是用来救世的,不是用来争胜负的。”

孔融抬起头,看着那只伸到面前的手,又看了看林墨那双清澈如洗的眼眸,那里面,没有嘲讽,没有轻蔑,只有一种……化不开的悲悯。

他颤抖着,也伸出了手,由林墨将他从地上拉起。

“我……输了。”

“不。”林墨摇了摇头,“是天下苍生,不能再输了。”

就在此刻,远处长街的尽头,传来了一阵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

“踏!踏!踏!”

那声音,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在所有人的心上。

刚刚从思想的震撼中缓过神来的百姓们,脸上瞬间血色尽褪,纷纷惊恐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只见一队队身着玄甲的兵士,手持长戈,腰挎环首刀,排着森然的军阵,正向聚贤楼合围而来!

为首的,是一名面容冷峻,眼神如鹰的都尉。

这不是董卓的西凉兵,而是洛阳的城门校尉,是朝廷名义上的正规军!

他们的出现,代表的不是刺杀,而是……执法!

相国府。

李儒站在窗前,听着远处传来的骚动,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扭曲而快意的笑容。

他输了,他承认。

在智谋上,在对人心的预判上,他输给了那个妖人。

可那又如何?

你是神仙?你能预测未来?你能说服孔融?

但你,能对抗王法吗?

“林墨,你最大的错误,就是当众妖言惑众,给了我一个名正言顺的罪名!”

李儒的眼神,阴冷如毒蛇。

“就算全城的百姓都信你,就算孔融都为你折服,又如何?”

“刀,在我手里!”

聚贤楼前,气氛凝固到了冰点。

那名都尉翻身下马,手中拿着一卷帛书,大步走到台前。

“奉相国令,司隶校尉文书!”

“说书人林墨,不敬鬼神,妄谈国事,妖言惑众,蛊乱朝纲!其罪当诛!”

“现,捉拿归案,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所有在场之人,皆为同党!若有阻拦者,格杀勿论!”

百姓们下意识地后退,脸上写满了恐惧。

他们信林先生,可他们更怕官兵的刀。

那名都尉冷眼扫过全场,对这种效果十分满意。

他一挥手。

“拿下!”

数十名兵士手持绳索,如狼似虎地冲向林墨!

眼看一场血腥的镇压就要上演。

林墨,却忽然笑了。

“敢问将军,你府上几口人,一月,食米几斗?”

都尉一愣,没想到在这种关头,对方会问出这么一个不着边际的问题。

“与你何干!拿下!”

他怒声喝道。

林墨却不理他,反而提高了声音,让在场每一个兵士都能清晰地听见。

“诸位军爷,你们的饷银,够不够家里的妻儿吃饱穿暖?”

“你们守着这洛阳城,可你们远在乡下的父母,分的田地,够不够缴税?”

“我林墨今日之罪,是告诉百姓,如何用‘轮作法’,让地里多长一成粮食!”

“是告诉他们,有一种‘占城稻’,能一年两熟,让天下再无饿死之人!”

他的声音,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砸在那些兵士的心上。

冲在最前面的几个兵士,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都尉脸色剧变,厉声喝道:“一派胡言!休要听他蛊惑!他是妖人!”

“妖人?”

林墨仰天长笑,笑声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

“我告诉你们如何吃饱饭,我是妖人!”

“那让你们挥刀相向,不让你们听真话的相国大人,又是什么人?”

“我,只问将军一句话。”

“今日,你奉命来抓我。”

“他日,你家中若是无粮,妻儿啼哭,你是会拿着这道抓我的公文去换粮食,还是会想起我今日所说的‘轮作法’,去地里刨食?!”

轰!!

这最后一句话,如同一道九天玄雷,劈在了每一个兵士的天灵盖上!

他们……他们全都僵住了。

手中的长戈,仿佛有千钧之重。

是啊!

抓了林先生,相国会给他们赏钱。

可赏钱能吃几顿?

家里的地,还是那么贫瘠。

家里的税,还是那么重。

妻儿老小,还是会饿肚子!

可如果……如果林先生说的是真的呢?

一年多收一成粮食……一年两熟……

那是一个他们想都不敢想的画面!

那名都尉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

他握着刀柄的手,青筋毕露。

他的脑海里,不受控制地浮现出老家那几亩薄田,和信中妻子那句“家中余粮,不足一月”的字句。

“将军!”

他身后,一个年轻的兵士,忽然“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将军!我……我下不了手!”

他哭喊道:“俺家三代贫农,俺不想俺的娃,以后也跟俺一样,天天饿肚子!”

“扑通!”

“扑通!”

仿佛会传染一般,他身边的兵士,一个接一个,跪了下去。

他们手中的戈矛,被丢在地上,发出“当啷当啷”的声响。

那声音,敲碎了都尉心中最后一道防线。

他看着眼前黑压压跪倒一片的袍泽,再看看高台上那个神情悲悯的青衫男子。

他忽然明白了。

李儒的计策,没有错。

错的是,他们要对付的,根本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种……希望。

都尉缓缓转身,面对着相国府的方向,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声嘶吼。

“收兵!!”

说完,他将手中的帛书,狠狠撕成了碎片,随手扔在地上,翻身上马,头也不回地离去。

剩下的兵士,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捡起兵器,仓皇而逃。

一场杀气腾腾的围剿,就此烟消云散。

整个聚贤楼前,鸦雀无声。

所有百姓,所有儒生,都用一种看待神祇般的目光,看着那个凭三言两语,便让官兵倒戈的男人。

不知是谁,第一个跪了下来。

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潮水般的人群,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对着林墨,拜了下去。

没有山呼万岁,没有喧哗呐喊。

只有无声的叩首,和无数双,饱含着热泪与希望的眼睛。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