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太会拍了

第17章 边拍边播

加入书架
书名:
这个导演太会拍了
作者:
三色柚子
本章字数:
3526
更新时间:
2025-07-08

为了保住《新白娘子传奇》的收视率,也为了让这部作品成为经典,周临海带着主演们进行了两个月的集中培训。在资源充足的前提下,从新黄梅调的演唱、打戏的招式到传统礼仪的规范,他们无所不学,抱着“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狠劲打磨自己,试戏也反复进行了好几次,力求每个细节都精准到位。

综艺资源也不是白给的,那群精明的业内人对其中的盈利空间门儿清,更别说《白蛇》项目本身的分成了。他们巴不得周临海能多利用这些资源,这样一来,也能少欠些人情。

所以,周临海从一开始就计划采取边拍边播的模式——既能趁这段时间把演员彻底调教到位,也给天影那边留出了充足的场地搭建时间,一举两得。

三月的西湖,雨丝缠缠绵绵,断桥上的风裹着水汽,把青石板润得发亮。周临海盯着监视器,指尖在桌面上轻轻点着——这是白素贞与许仙初遇的第五个镜头,他没想过“像不像”的话,只对对讲机说:“素贞转身时,把那点‘刻意等’的劲儿松了,就当是随口抬眼,恰好撞进他眼里。”

饰演白素贞的演员嗯了一声,白色裙摆随转身漾开个柔和的弧度。两个月的黄梅调集训让她身姿里浸着股自然的韵律,抬手时水袖扫过的轨迹,是礼仪课上练到肌肉记忆里的舒展,不必刻意想“该怎么动”,只顺着那句“青儿你看这西湖水”的语调,眼波就自然而然地漫向了廊下。

清明时节,白素贞与小青来到杭州西湖。此时的恩人己转世为药铺学徒许仙,他与姐姐许姣容、姐夫李公甫上坟归来,途经断桥时遇雨避于廊下。白素贞隔着雨帘望见青衫书生,前世牧童的气息让她心头一震。小青施法降雨,促成两人同船共渡。白素贞以借伞为由试探,许仙的温厚腼腆令她确信这就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这时船夫与小青开始了经典对唱

船夫:

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

小青:

有缘千里来相会。

船夫:

无缘对面手难牵。

小青:

十年修得同船渡。

船夫:

百年修得共枕眠。

小青:

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

船夫:

白首同心在眼前。

小青:

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

船夫:

白首同心在眼前。

小青在一旁撑着伞,青衫下摆沾了点泥星——这是周临海特意让道具组做的“生活感”,“千年道行的妖,到了人间就得沾点人气,鞋尖带点湿泥才像走了一路来的”。她顺着白素贞的目光看去,扯了扯袖子:“姐姐,雨怕是要下大了。”

许仙正低头理着被雨打湿的书卷,听见声音抬眼时,睫毛上还挂着细小的雨珠。他刚结束半个月的形体训练,站在那儿不晃不僵,却在对上白素贞目光的瞬间,肩膀微不可查地塌了塌,像块被温水浸软的玉——那是他自己琢磨的“书生式局促”,不是谁教的,是对着镜子练了几十遍“突然被陌生人注视”的本能反应。

“公子若不嫌弃,这把伞……”白素贞递伞的手伸到一半,停了停。不是刻意想“该怎么停”,是刚才走位时踩到青苔滑了半步,顺势收了收力道,倒恰好带出几分羞怯,周临海在监视器后勾了勾嘴角,没喊停。

许仙抬头时,雨珠从他发梢滴下来,落在鼻尖。他没急着道谢,反而盯着伞面上绣的并蒂莲,忽然冒出一句:"这针脚...是苏绣吧?我娘以前也爱绣这个。"话一出口自己先愣了,耳尖红起来,却仍梗着脖子没移开目光。

白素贞被这股较真逗笑了。她见过太多见了美貌便失魂的男子,偏他对着一把伞研究起针脚,倒比峨眉山的云雾更让人觉得新鲜。她顺着他的话点头:"公子好眼力。"指尖拂过伞骨,带起一阵极淡的草药香——那是她提前备下的,知道他是药铺学徒,特意在袖中藏了晒干的薄荷。

“卡!”周临海扬声,声音里带着点松快,“这条过了。”

演员们松了口气,助理递上干毛巾时,饰演许仙的演员挠挠头:“刚才那下踩滑,没影响吧?”周临海摆摆手:“挺好,人间相遇哪有那么多‘设计好’,带点乱才真。”

不远处,天影的场务正扛着木料往临时搭的布景区走,那边要赶在下月初拍“钱塘药铺”的戏,脚手架上的工人喊着号子,声音混在雨声里,倒有股热热闹闹的生气。周临海看了眼表,对副导演说:“把刚才的素材先剪一版,晚上发剧组群里,让大家明天琢磨着往下顺。”

雨还没停,湖面的雾又浓了些。白素贞的扮演者对着湖面轻声哼起新练的黄梅调,调子是新谱的,却带着老底子的柔,和着雨打荷叶的声儿,倒比刻意练的更入耳。周临海望着远处的断桥,心想:好故事哪用得着句句对照着来?千年的缘分撞过来时,自有它该有的样子。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