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临海翻出通讯录,分别拨通了唐晚晚、陈默和李锐的电话,约在工作室见面。
三人到齐后,他没绕弯子,首接开口:“说实话,你们的演技算不上出众。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要么来我的新项目,这戏绝对没猫腻,拍摄时间短,对演技要求比电影、电视剧低得多,首接给你们主角位;要么等我后续的电影,到时候能给个有镜头、有台词的小配角就不错了。”
唐晚晚的经纪人宋静先笑了,调侃道:“周导现在可是金字招牌,多少人挤破头想进你的组,你倒好,还反过来给演员挑拣的机会?”
唐晚晚没接话,心里却盘算起利弊:自己靠着《女巫布莱尔》有了代表作,但演技确实拖了后腿,最近几个好本子都因此告吹。
她抬头看向周临海:“与其在别的剧里慢慢熬,不如首接演主角。我选新项目。”宋静也点头附和,末了打趣一句:“这次的新项目,总不会再像拍《女巫布莱尔》时那样,变着法儿吓唬演员了吧?”
李锐没那么多顾虑,听完当即拍板:“那肯定选主角啊!小配角哪有主角来得实在。”
陈默却摇了头,他看着周临海,眼神认真:“周导,我选后者。不过我有个想法——我之后不想当演员了,想转导演。能不能让我进您后续的电影剧组学习?哪怕没正式岗位,打杂都行。”
周临海点头应下众人的选择,送走他们后,立刻给赵轩打了电话。
“轩子,手头的收尾工作交出去,”周临海开门见山,“带个组,拍个几天的短剧,预算100万,前几天我带带你,后面你来拍。”
敲定演员和拍摄事宜后,周临海登录了自己的社交账号,发了条简短的预告:“新剧筹备中,不久后将独家登陆红柿子视频,这次准备了个大惊喜,敬请期待。”
消息一出,立刻在网上掀起波澜。毕竟是拍出过数部爆款电影、连《新白》这种现象级影视剧都能稳稳拿捏的编剧+导演,网友们纷纷好奇他口中的“新剧”和“大惊喜”究竟是什么。抱着坐等新剧的心态,大家顺手下载了红柿子视频。
可真点开软件后,不少人都忘了最初的目的。平台里多到眼花缭乱的特效库让人挪不开眼,从梦幻滤镜到搞怪贴纸,一键就能添加;更方便的是,随手拍段几秒钟的视频,配上音乐就能首接发布,操作简单到几乎没有门槛。原本只是来“蹲剧”的网友,玩着玩着就彻底沦陷,有人跟风拍日常,有人钻研特效玩梗,很快就沉浸在这种短平快的创作乐趣里。
这背后自然少不了周临海的推波助澜。他偷偷开了好几个小号,把前世某抖上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技术流视频搬了过来——比如用运镜和转场玩出“一秒换装”“空间折叠”的效果,引来大批用户模仿;还特意去表演系挑了几个外形亮眼的女生,教她们怎么利用光线和角度拍变装视频,从素人状态到精心打扮的反差瞬间,一发布就成了热门。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效果远超预期。原本是冲着周临海的新剧来的观众,反倒先被红柿子视频本身的魔力吸引。没几天功夫,平台用户量暴涨,各种创意视频刷屏,讨论度居高不下,红柿子硬是靠着“等待新剧”的由头,自己先火成了现象级。
尽管红柿子视频火得一塌糊涂,但在周临海眼里,这终究是为支线任务铺路的工具。他带着赵轩拍了几天《我在八零当后妈》的东洲本土版,把拍摄要点、节奏把控都手把手教了一遍,便放心地交了手——让赵轩领着几个导演系即将毕业的学生接棒完成剩余拍摄。
这活儿对这群新手来说算不上难事。毕竟身处影视大洲,他们就读的又是九州排名第一的影视学院,专业功底本就扎实,比起前世许多半路出家的素人,能力高出一大截。加上短剧本身拍摄节奏快、流程相对简单,不过一个星期,整部《我在八零当后妈》就顺利杀青,紧接着便上线了红柿子视频专门开辟的短剧分类栏。
剧集刚敲定上线,周临海从抽屉里拿出一叠剧本,递给赵轩时特意指了指封面上的署名:“这些是后续的本子,作者名就用‘寒江’。这部《我在八零当后妈》收尾后别歇着,先从《龙王归来》开始拍。”
赵轩接过剧本翻了两页,瞥见“寒江”二字时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周导偶尔会用不同笔名处理非核心项目,倒也见怪不怪。一群人刚靠自己拍出完整剧集,正是心气儿最足的时候,当下抱着新剧本应下来,转身就扎进了《龙王归来》的前期筹备里。
《我在八零当后妈》在红柿子视频上线后,热度如滚雪球般疯涨。短剧分类栏里,它的播放量和讨论度一路飙升,观众们追更上头,每天蹲守更新,连带着平台上的二创视频也刷屏不断,“后妈文学”成了时下最火的话题。
而周临海的注意力早己转向主线任务。他第一个联系的是赵松岩——这位曾在他前作里贡献过精彩表演的老戏骨,对复杂角色的驾驭能力让他印象深刻,《致命ID》里那个充满矛盾感的核心角色,周临海认定非他莫属。电话里说明角色后,赵松岩听完剧情梗概便来了兴趣,当即应下:“这种有挑战的本子,我没理由拒绝。”
主角团的其他成员,周临海则采取了“大海选”的方式。他放出部分剧本片段,吸引了数千名演员试镜,最终挑出几个眼神里藏着故事感的实力派,每个人的气质都精准贴合角色的隐秘特质。此外,他还特意联系了联合洲际的经纪公司,从那里挖来两位擅长用微表情传递情绪的外州演员,他们自带的异域气质与角色的疏离感不谋而合,为故事的多元张力再添一层砝码。
至于幕后班底,周临海更是毫不手软。摄影指导请来了以光影叙事著称的江砚秋,这位曾三获洲际最佳摄影的大拿,最擅长用镜头编织悬疑网。剧组里,负责场务的老王是跟过周临海拍《忠犬小八》的老人,看着江砚秋团队调试设备时的专业架势,他凑到周临海身边笑:“周导,还是您有面子,能把江大拿请来。想当年拍小八,咱连块像样的轨道都得借,现在您这手笔,光看他这组设备就知道——真是不差钱了啊。”
这次系统任务没设资金上限,周临海第一次体会到“不差钱”的底气。他笑着摆摆手:“该花的就得花。”毕竟是决定主线任务成败的关键,这点投入,值。
等所有人员到齐,剧组正式驻扎进提前半年就开始搭建的封闭场景时,《致命ID》的拍摄,终于在短剧的喧嚣背景下,按下了启动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