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系统说打零养我

第86章 参观实验室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六零,系统说打零养我
作者:
绝望的老树根
本章字数:
5836
更新时间:
2025-07-09

柏茁一推开吱呀作响的原木大门,工装袖口沾着新鲜泥点,身后跟着十二位风尘仆仆的专家。“欢迎来到‘国家盐碱稻种源中心’的起点!”她声音清亮,带着拓荒者的豪气,“条件艰苦,但金穗的根,就从这盐碱壳子里扎下去!”

踏入大门,一片沸腾景象撞入眼帘:

巨大的空地被分割成泾渭分明的区块。远处是热火朝天的主体建筑工地,灰扑扑的混凝土框架在烈日下蒸腾着热气,夯声、吆喝声、钢钎碰撞声汇成一片嘈杂而充满力量的交响。近处,几排刚封顶的红砖平房冒着炊烟。更近些,是几个巨大的、用油毡布和竹竿搭起的临时工棚,门口堆着建材、农具和一些蒙着帆布的机器。

一条用炉渣和碎石简单压实的“主干道”通向深处。路边插着简陋的木牌,用红漆写着:“试验区→”、“生活区→”、“技术中心(临时)→”、“核心实验室→”。一只瘦骨嶙峋但精神头十足的土狗从工棚后窜出,对着人群叫了两声,又摇着尾巴跑向食堂方向。几丛顽强的碱蓬草在路边的盐碱壳子缝里探出头,绿得扎眼。远处工地夯声震天,混凝土框架在烈日下蒸腾热气。

“嚯!好大阵仗!”机械专家吴振邦盯着帆布下的轮廓,手痒。

“进度…出乎意料。”水利泰斗田稼年目光如尺,扫过脚手架与排水沟。

微生物学家沈培元蹲在生活区旁的小菜畦边,查看改良土壤。

林静姝深吸一口气,眼中既有对艰苦的了然,也有被生机触动的微澜。

柏茁一利落挥手:“时间紧,先看心脏!”她当先踏上炉渣路,目标明确——核心实验室。

穿过钢筋料场,一座敦实的混凝土方盒子出现。脚手架如未蜕骨甲,最扎眼的是那扇厚重铅门,门框密封胶条清晰,透着一丝格格不入的精密。空气里机油与臭氧味渐浓。

柏茁一在铅门前站定,神色肃穆:“各位老师,这是我们真正的命脉,也是最‘险’之处——防辐射育种室。进去前,三条铁律:”

1. “眼看手勿动!”她指向门上的闪电骷髅标。

2. “紧跟莫越线!”

3. “敬畏守规矩!”声音斩钉截铁,“射线无形,规程是命!”

气氛瞬间凝重。宋观潮(辐射育种专家)眼神专注又紧张。田稼年眉头紧锁,目光似要穿透铅门。众人神情皆肃。

柏茁一深吸气,推开沉重铅门。金属摩擦声回荡,混杂着水泥、机油、臭氧的气味涌出。

内部:粗糙毛坯!红砖墙,通风管骨架悬空,水泥地未平。但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房间中央的“钢铁堡垒”攫住!

“堡垒”真容:

外壳:一台大型医用X光机主体,被异常厚重的铅板严密包裹焊接。焊疤粗粝,锤痕可见,是60年代硬核的“土法盔甲”。

控制台: 几块硕大的苏制机械表(电压、电流、计时)是时代标配。但旁边赫然多了一块高精度游标式微安表!刻度极细,读数窗宽大清晰。最抓眼的是一个硕大的红色蘑菇头急停按钮和一个绿色信号灯——首观得近乎奢侈!

控制面板中央,一个黄铜大旋钮格外醒目,旁边清晰刻着:“频率:诊断 / 育种(低频)”。这是灵魂所在!

“X光机改的?!”宋观潮失声,内行深知其险,下意识想靠近,被柏茁一眼神止住。

柏茁一没动设备,先拿起一本厚册子塞给田稼年——《设备安全操作与辐射防护规程(草案)》。

“田教授,宋教授,”她声音沉稳,“敢碰这‘凶器’,靠的不是胆,是规矩!这是我们抠光能找到的国外报告、模拟测试‘险情’磨出来的铁律!”

1. “屏障锁死,信号为眼!”她拍铅门,“门不严、风不开、频率不对?红灯立马亮!管你是谁,见灯即撤!”

2. “剂量即命,笔不离身!”她举起几块金属怀表似的“个人剂量笔”(外形符合时代,精度是黑科技),“双人操作,精确记录:时间、参数、剂量读数!头晕恶心?立刻停报查!”

田稼年快速翻阅。条条硬核:双人操作制、每日铅门密封测试(柏茁一指出门框几个检测点)、每周环境巡测、详尽的泄漏应急流程… 思路之缜密,措施之具体,远超他所知标准!

“柏主任…”他抬头,眼中忧虑被深沉震撼取代,“这规程…是保命的金科玉律!”

引爆高潮:“低频”的奇迹稳定

见宋观潮眼中火焰跳动,柏茁一点头:“宋教授,吴老师,请戴剂量笔,站操作位和监督位。”她自己套上臃肿旧棉袄(内藏顶级防护),戴上深色护目镜。

1. 钥匙转动,嗡鸣初起! 巨大钥匙开启主电源,变压器低沉嗡鸣。

2. 旋动黄铜,锁定育种! 黄铜大旋钮果断拧向“育种(低频)”,发出沉稳的“咔嗒”声。

3. 电压电流,稳设定格!机械旋钮精准到位。

4. 倒计时启,五分钟! 计时器旋钮归位。

5. 铅门检测,手动确认!她亲自用力按压铅门边缘几处密封点(模拟每日检测),确认无误。“屏障完好!”

6. 双人启动!柏茁一与宋观潮对视,同时按下操作台两端相距甚远的按钮!

嗡——!

一声远比医用X光更低沉、更平稳的轰鸣响起!如同引擎进入巡航状态。绿色信号灯稳稳亮起!那块高精度游标微安表的指针,只有几乎不可察的轻微颤动,稳稳指在极低的安全区间!

时间仿佛凝固。所有人屏息,紧盯微安表和跳动的秒针。五分钟!在60年代设备上,这通常是参数漂移的“死亡时间”!但这台机器,稳如山岳!

嘀!计时结束。绿灯灭,嗡鸣停。

“读数!”宋观潮声音发紧。

吴振邦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狂喜:“监督位:0.0012伦琴!操作位(柏主任):0.0028伦琴!远低于安全线!稳!稳得吓人!!”

第西幕:心服与薪火

“神了!”宋观潮猛地一拍大腿,冲到控制台前,手指颤抖地抚过黄铜旋钮、清晰的游标、稳定的绿灯,又看向那粗粝的铅壳,最后炽热的目光锁定柏茁一:

“柏主任!绝了!您这是给这头工业野马,套上了最合身的鞍辔啊!”他激动难抑,“苏联那破机器,参数飘得像风筝!防护?听天由命!您这个…”他指着游标表和黄铜旋钮,“用最‘土’的法子(加铅板),做最‘精’的芯子(改低频稳参数)!还有这规程…”他用力拍打田稼年手中的册子,“双人启动、每日查门、精确记录…这是把‘安全’二字,用铁水浇进每一步里了!服!我宋观潮心服口服!” 他用的是这个时代工程师能理解的比喻——驯服野马

他看向田稼年:“田工!看见没?这才是真章!不是蛮干,是用顶硬的脑子、顶严的规矩,把‘险’字关进笼子!这台机器,这本规程,就是咱盐碱稻的‘定海神针’!”

田稼年沉默良久。他环视毛坯房:粗墙陋管,但眼前这台披着“旧袄”却内藏精妙稳定的机器,柏茁一身上那件臃肿棉袄(他首觉有异),还有手中这本沉甸甸、闪烁着理性光芒的规程…汇成一股洪流,冲散了疑虑。

他心中对辐射的隐忧仍在,但他此刻无比清晰:在这片盐碱滩上,柏茁一己用她惊人的智慧、极致的严谨和可能超越认知的手段,为这条险路,铺下了当前人类能铺设的、最坚实可靠的基石!

他长长舒出一口气,紧锁的眉头彻底舒展。看向柏茁一的目光,充满了由衷的敬重、叹服与全然的信任。他对着她,对着那台沉默的机器,郑重无比地点了点头。

盐碱风穿过窗洞,拂动柏茁一额前碎发。她站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站在自己打造的“定海神针”旁,站在十二位顶级专家燃烧着信服与激情的目光中。斜阳打在熄灭的绿灯上,像一枚无声勋章。这一刻,荒原上的简陋堡垒,用它无可辩驳的稳定与安全,宣告了“种源心脏”的有力搏动!一股滚烫的、属于开拓者的激流,在所有人心底奔涌沸腾!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