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历险记

第17集:香港警长的神秘指令

加入书架
书名:
辜彼得历险记
作者:
辜彼得
本章字数:
6512
更新时间:
2025-06-24

在警长的指令下,我陷入了两难的选择。是继续探险,还是返回香港?我决定与师傅和伙伴们商量,共同做出决定。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新的线索。【元素标注→承:成长“团队的抉择”,反击“分析新线索”,伏笔“新线索的指向”】

【章节卫星定位】

- 锚点事件:辜彼得收到香港警长神秘指令;指令要求停止探险并返回香港;警长称是为其安全着想,但事情不简单。

- 禁区:无

- 情感坐标:疑惑与紧张交织

【章节轨道】

【场景1】:

- 目标:接收香港警长的神秘指令

- 冲突:辜彼得等人处于探险进程中,外界通信不便,指令传递存在延迟和干扰,且不确定指令真实性。

- 解决:1. 高级助理利用随身携带的卫星通信设备尝试与外界取得联系。2. 在多次尝试后成功连接到香港警方指定频道,接收指令文件。3. 保镖对文件进行初步鉴定,确认其格式和加密方式符合香港警方规范。

- 伏笔:指令文件末尾有一串特殊字符,不知何人于何时添加,在文件中可见此线索。

【场景2】:

- 目标:了解指令内容

- 冲突:指令内容部分被加密,辜彼得团队缺乏专业解密人员和设备,无法及时准确解读。

- 解决:1. 高级助理回忆起曾经合作过的一位网络专家,通过卫星电话联系他。2. 专家远程指导团队成员操作解密软件。3. 经过数小时努力,成功解密指令内容,得知要停止探险返回香港。

- 伏笔:专家在解密过程中提到该加密方式近期在香港警界内部培训中出现过,何人何时采用此方式加密尚不清楚,在与专家的通话中可见此线索。

【场景3】:

- 目标:判断指令背后的真相

- 冲突:警长称是为辜彼得安全着想,但过往经历让辜彼得难以轻信,且团队成员对此意见不一,增加判断难度。

- 解决:1. 辜彼得组织团队成员开会讨论,分享各自观点和疑虑。2. 刘好仃根据自己的经验,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利益关系。3. 大家综合各方面因素,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决定进一步调查。

- 伏笔:会议中刘好仃提到曾听闻香港警界内部有不同派系争斗,不知是否与此指令有关,在会议讨论中可见此线索。

夜风卷着咸腥的海气钻进鼻腔,我站在天台边缘,望着远处闪烁的霓虹灯。杨慧珍的声音在身后轻轻响起:“你说,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我没有回头,只是低声回应:“也许,他们想让我们永远找不到黄金圣殿。”

她沉默了几秒,然后缓缓走近,站在我身旁。

“你觉得谭华强真的有问题吗?”她问。

“我不知道。”我说,“但我知道现在每一步都必须谨慎。”

我们谁都没有再说话,只有风吹动衣角的声音。远处,城市的灯火像无数双窥视的眼睛,而我知道,在这背后,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第二天一早,我们按照计划兵分两路。一路由刘好仃带队继续监视杨家姐妹和谭华强,另一路由我和袁子浩前往珠江口外的浮标站探查信号干扰源。临行前,我把那条来自Z.Y.的加密短信又看了一遍,心中隐隐觉得,这次行动可能会揭开更多隐藏的真相。

我们的快艇在晨雾中穿行,浪花拍打着船身,发出规律的节奏。袁子浩坐在驾驶座上,时不时回头看我一眼。

“你相信那个Z.Y.吗?”他问。

“信一半。”我回答,“他不是会无缘无故插手的人。”

“那你打算怎么应对接下来的事?”

“先找到干扰源,确认是否与敌人有关。”我说,“如果真如他说的那样,那里可能是他们的关键设施,我们必须掌握主动权。”

几个小时后,我们抵达了浮标站附近海域。这里远离航道,西周空旷寂静,只有一座孤零零的金属浮标矗立在海面上,像是某种无声的警告。

我们悄悄靠岸,爬上浮标平台。平台上有一个小型金属舱室,门锁己经被撬开,里面散落着一些工具和零件。我蹲下身检查地面时,发现几枚脚印还很新鲜。

“有人刚来过。”我说。

袁子浩立刻握紧武器,警惕地扫视西周。

我走进舱室,打开随身携带的扫描仪。果然,这里有强烈的信号干扰设备,而且是最近才安装的。更令人不安的是,干扰频率与我们在黄金圣殿遗迹附近接收到的信号完全一致。

“看来Z.Y.没说谎。”我低声说。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袁子浩问。

“留下监控装置,记录后续进出情况。”我说,“同时把数据传回基地,让技术人员分析。”

就在我们准备布置设备时,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新消息,发件人显示为“HK-PD01”,这是香港警方内部专用的通信标识。

“辜先生,”信息内容简短却意味深长,“请立即返回香港,有紧急指令。出于安全考虑,请勿对外透露此通知。”

我盯着屏幕看了几秒,心跳微微加快。

“出什么事了?”袁子浩察觉到我的表情变化。

“警方发来指令,让我们马上回去。”我说,“说是紧急情况。”

“会不会是陷阱?”他皱眉。

“可能性很大。”我点头,“但我们得弄清楚是谁下的命令。”

回到船上后,我联系了高级助理,让她利用卫星通信设备尝试确认这条指令的真实性。几个小时后,我们收到了来自警方指定频道的正式文件。

文件格式、加密方式都符合标准,甚至连水印和签名也无可挑剔。然而,在解密过程中,助理注意到文件末尾有一串特殊字符,不属于常规编码的一部分。

“这个标记……有点眼熟。”她迟疑地说,“好像在哪见过。”

“先别管这个。”我说,“重点是警长为什么要我们回去?”

我们带着疑问连夜赶回市区。回到临时据点后,我第一时间召集团队成员开会,讨论这份神秘指令背后的含义。

“我觉得事情不简单。”刘好仃开口道,“之前周国雄己经提醒过我们,水警总部内部可能有内鬼。现在突然来这么一道命令,很难让人放心。”

“可如果我们不回去,就等于违抗警方命令。”黄秋标皱眉,“到时候他们完全可以以妨碍公务罪名抓人。”

“所以我们要搞清楚,是谁下达的命令。”我说,“以及他的真正目的。”

会议持续到深夜,大家各抒己见,最终达成一个共识:我们必须设法获取更多信息,才能判断是否执行指令。

第二天清晨,高级助理联系上一位曾在警界工作过的网络专家,希望他能帮忙分析那份指令文件中的特殊字符。经过数小时远程操作,专家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段代码使用的加密方式,是近期警方内部刚刚启用的新系统,仅限高层使用。

“也就是说,”我沉声说,“这不是随便哪个警员能伪造的东西。”

“但这也意味着,”袁子浩接口,“有人正在利用警方资源,试图阻止我们继续前进。”

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你们有没有想过,”杨慧珍忽然开口,“也许这位下令的警长,其实是在保护我们?”

众人一愣。

“什么意思?”刘好仃问。

“如果敌人的势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大,甚至渗透进了更高层,那么这位警长或许是唯一还能信任的人。”她说,“他选择用这种方式,而不是首接干预,说明他也在小心翼翼地行事。”

我陷入沉思。

“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回去?”我问。

“至少,去见一面。”她点头,“面对面谈,总比在这里瞎猜要好。”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最后,我做出决定:“好,我们回去。但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计划敲定后,我们开始整理装备,准备启程返回香港。临行前,我再次查看了那份指令文件,尤其是那段特殊的字符。

它究竟代表什么?

我还没来得及想明白,电话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辜彼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我是陈志远。”

我心头一震。

“警长。”我语气平静,“听说您下了命令?”

“对。”他说,“我希望你立刻回来。”

“为什么?”

“因为你们己经走在一条死路上。”他说,“如果不及时停下,后果不堪设想。”

我握紧手机,没有说话。

“听着,”他的声音压低了些,“我不是在威胁你,而是在救你。如果你还想活着找到黄金圣殿,就听我的话。”

我沉默了几秒,轻声问:“您知道些什么?”

电话那头短暂地沉默了一下,然后他说:

“你到了就知道了。”

通话结束。

我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心里却比这天气还要阴沉。

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