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晨的石宇辰诊室门口排起了长队。自从上周成功治疗周总后,他的名声在病人间迅速传开。张慧忙着维持秩序,不时向诊室内投去钦佩的目光。
"石医生,您的号己经挂到三天后了,"张慧趁着间隙进来汇报,"还有好几位指定要您看的病人。"
石宇辰正在为一个颈椎病患者做推拿,闻言手上动作不停:"按顺序安排就好,别让其他医生闲着。"
话音刚落,赵明辉阴沉着脸出现在门口:"石医生,院长找你。"
石宇辰完成手头治疗,整理好白大褂前往院长办公室。推门进去,发现除了郑院长,还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学者模样男子,正皱着眉头揉按自己的右肩。
"小石来了,"郑院长热情地招手,"这位是中山医学院的林教授,我们医院的顾问,肩周炎老毛病又犯了。赵医生刚才看过了,效果不明显,想请你看看。"
石宇辰注意到赵明辉站在角落,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他立刻明白这是一次"考验"——赵明辉治不好的病人转给他,治好了是打赵明辉的脸,治不好则证明他徒有虚名。
"我尽力而为。"石宇辰平静地说,转向林教授,"能描述一下疼痛的具体情况和部位吗?"
林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知识分子的严谨:"右侧肩关节周围持续性钝痛,夜间加重,外展、上举受限,病程三个月。MRI显示肩袖肌腱炎合并粘连。"
石宇辰仔细检查后确认是典型的冻结肩,己进入粘连期。常规针灸推拿确实难以快速见效,难怪赵明辉束手无策。
"林教授,您的病情确实比较复杂,"石宇辰坦诚道,"但我有一套结合武术理筋手法的方法,可能会有些疼痛,您愿意试试吗?"
林教授与郑院长交换了个眼神,点头同意。
石宇辰让林教授坐在椅子上,自己摆出形意拳的桩功姿势,深吸一口气。他的双手先以轻柔的推拿放松林教授肩部肌肉,然后突然变招,手指如钩扣住特定筋络,同时引导林教授的手臂做被动运动。
"啊!"林教授痛呼一声,额头瞬间冒出冷汗。
赵明辉立刻出声:"你干什么!伤着林教授怎么办?"
石宇辰充耳不闻,全神贯注于手下触感。就在林教授肩关节活动到某个角度时,他敏锐地察觉到粘连组织的分离感,当即发力一松——
"咔嗒"一声轻响,林教授猛地瞪大眼睛,随即长舒一口气:"咦?不...不痛了!"
石宇辰继续引导林教授活动肩膀:"您现在试试上举。"
林教授迟疑地抬起右臂,竟然轻松举过头顶。他不可置信地反复测试,脸上渐渐露出惊喜:"神了!三个月来第一次能这么活动!"
郑院长拍手称赞,赵明辉的脸色则难看得像吞了只苍蝇。石宇辰没有表现出得意,只是认真地嘱咐林教授后续康复事项。
"小伙子手法独特啊,"林教授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原理?"
"中医讲'通则不痛',粘连的筋膜就像打结的绳子,"石宇辰比划着解释,"需要找准角度和力度才能解开而不伤及正常组织。我结合了一些武术中的理筋技巧。"
林教授若有所思:"有意思,中西医结合再加武术...创新思维啊!"他转向郑院长,"老郑,你们医院这次挖到宝了。"
送走林教授后,郑院长亲切地拍着石宇辰的肩膀:"小石啊,林教授可是医学界权威,他认可你不容易。好好干!"
赵明辉早己不知去向。石宇辰回到诊室,发现自己的预约又增加了不少。午休时,张慧神秘兮兮地告诉他,赵明辉气得在办公室摔了杯子。
"石医生,你要小心,"张慧担忧地说,"赵医生在医院人脉很广,听说他和郑院长还是校友..."
石宇辰道了谢,但并不太在意。他相信只要医术精湛,自然能站稳脚跟。下午的门诊中,他注意到护士们的态度更加恭敬了,连药房的老李都主动跟他打招呼——这些微妙的变化,无不显示他在医院的地位正在提升。
下班前,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齐小美发来的微信:"明天上午十点来医院找你做近视咨询,准备好被我'考验'哦~"结尾还加了个调皮的表情符号。
石宇辰不自觉地微笑起来,回复了一个"随时恭候"。窗外夕阳西下,将广州的天际线染成金色。他突然觉得,这座城市的色调温暖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