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晚晴生活的奇异乡村,古老传说如藤蔓般在岁月里缠绕生长。村子里的老人们,总爱坐在老槐树下,给孩子们讲那些遥远又神秘的故事,而 “混沌初开” 的传说,就像一块沉甸甸的基石,撑起了乡村人对世界起源的想象。
夏晚晴打小就爱听这些传说。每当夜幕降临,她总会搬个小板凳,凑到奶奶身边。奶奶摇着蒲扇,慢悠悠开口:“上古时候啊,人们啥都不懂,碰到打雷下雨、日食月食,都觉得是老天爷在发脾气。后来,就有了神话故事,咱中华民族的根,也是从这些神话里慢慢长出来的……” 奶奶讲得绘声绘色,夏晚晴听得眼睛都不眨,思绪跟着那些古老的故事,飘到了混沌未分的远古。
传说里,天地未生时,宇宙就是个巨大的鸡蛋,黑黢黢、黏糊糊的,啥都分不清。在这 “鸡蛋” 里,睡着个巨人盘古。也不知道睡了多久,一万八千年?反正等他醒来,西周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连喘气都费劲。盘古恼了,心想:“凭啥被困在这鬼地方!” 他使劲儿一挣,“咔嚓” 一声巨响,这 “大鸡蛋” 就被劈开啦!轻的、清的东西往上飘,慢慢成了天;重的、浊的往下沉,变成了大地。可盘古还不放心,怕天地又合在一起,就使劲儿把天往上托。他的身子长一丈,天地就分开一丈,一首到天稳稳当当悬在大地之上,盘古才累得倒下,再也没起来。
夏晚晴常常想,盘古倒下后,他的双眼变成太阳和月亮,血液成了江河湖海,躯体化作三山五岳,毛发变成花草树木,连呼吸都成了风,声音成了雷…… 那得是多壮观的画面呀!就像村子东边那片绚烂的朝霞,和西边醉人的晚霞,说不定就是盘古开心和愤怒时的模样。她跟小伙伴们说这些想法时,小伙伴们有的瞪大了眼睛深信不疑,有的则笑着说她 “犯傻”,可夏晚晴不管,她觉得这些传说里,藏着最珍贵的想象力。
后来,女娲的故事又让夏晚晴着了迷。女娲在盘古开天辟地后的原野上走着,看着山川河流、花草虫鱼,可心里就是孤单。她想:“咋没个跟我一样的活物呢?” 于是,她跑到池边,挖了些泥土,和着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呀捏。嘿,捏好往地上一放,小人儿居然活了!女娲可高兴了,后来她用藤条蘸着泥浆甩,泥浆点子落到地上也变成了人,这才让世界慢慢热闹起来。女娲还教人婚配,建立婚姻制度,把人和禽兽分开,所以后世都叫她 “神媒”,尊她是人类的始祖。
在奇异乡村,这些传说可不只是故事。村里的长辈们,用这些传说教导孩子要敬畏天地、感恩万物。夏晚晴记得,村里每次遇到旱灾、水灾,老人们总会带着大家去祭祀,嘴里念叨着:“盘古开了天,女娲造了人,咱们得好好敬着……” 虽然现在有了科学知识,可在乡村人的心里,这些神话传说早己和对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的期盼融在一起,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寄托。
夏晚晴长大了些,开始用不一样的眼光看这些传说。她会在雨后的清晨,跑到山顶,看着初升的太阳,想象那是盘古的眼睛;她会在小河边,望着潺潺流水,猜测这是不是盘古的血液。她也会思考,为啥上古的人们会创造出这样的神话?是对自然的敬畏,还是对未知的探索?
在奇异乡村,关于 “混沌初开” 的传说,还在一代代流传。老人们讲得慢,孩子们听得痴。夏晚晴知道,这些传说就像一条无形的线,把乡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串在一起。哪怕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繁华,科学越来越发达,可在这奇异乡村里,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的故事,永远会在夏夜的星空下,在老槐树的阴影里,悠悠地讲下去,陪着一代又一代乡村孩子,编织属于他们的奇妙梦境…… 而夏晚晴,也会带着对这些传说的热爱,在乡村的土地上,继续探寻那些藏在古老故事里的、关于生命和世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