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陷入困境之时,卢志庆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毅然决定离开冀州,深入幽州广阳郡。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决断,他再次取得了辉煌战果,收服了整个广阳郡的黄巾军及其百姓。
此刻,完成使命的卢志庆正调转方向,重新踏上返回冀州的征程,并准备继续前行至:豫州颍川郡。因为,那里有一位令他心生好奇与敬意的人物——那位曾经击败朱儁,并且,将朱儁和皇甫嵩围困于长社城中的黄巾军渠帅——波才。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与激烈商讨之后,卢植、皇甫嵩以及朱儁三人最终痛下决心:决定倾尽所有,孤注一掷地,率领着三路大军向东莱郡发起猛攻。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与人开玩笑,等待着他们的并非预想中的凯旋之喜,而是,一道如晴天霹雳般令人绝望的消息。
原来,当他们满心欢喜地冲入东莱郡时,却惊愕地发现:这片土地上竟然空无一人!不仅如此,就连一粒粮食都未能寻觅到。这意味着:他们所剩无几的军粮即将耗尽,而后续补给,更是无从谈起。
刹那间,三位将领面面相觑,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恐慌与迷茫。
此时的局势:已然岌岌可危,三路大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12 万精锐将士的生死存亡悬于一线,而卢植、皇甫嵩和朱儁三人则心急如焚,绞尽脑汁地思索着应对之策,但眼前的困境,让他们感到一筹莫展。
就在他们深陷绝望之际,另一边的卢志庆和张角、张宝、张梁一行人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了颖川郡。尽管,各地因黄巾军叛乱而风声鹤唳,对各个城池和关卡严加防守,但所有人都未曾预料到:在一支穿越兖州陈留郡的,仅有百余人的小队伍里,竟隐藏着:两位惊天动地的大人物——华夏国的皇帝卢志庆和黄巾军的首领张角。
最终,卢植、皇甫嵩和朱儁三人站在一起,望着来时的路,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恐惧。他们深知:如果按照原路返回洛阳,必将面临诸多未知的危险与挑战。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三人决定:改变路线,另辟蹊径。
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首先,经北海国穿过青州,然后进入徐州,直奔徐州下邳国筹集粮草。这个决策并非易事,但在当前艰难的处境下,似乎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军队的生存。
与此同时,他们还迅速派出了多路传令兵,分别奔向兖州、豫州和徐州的各个郡县,紧急调动粮食支援。然而,这些行动都需要时间来落实,而他们的军粮已经所剩无几。
就这样,卢植、皇甫嵩和朱儁率领着三路大军,踏上了漫长而艰苦的征程。整整五个多月过去了,当他们终于抵达徐州下邳国时,眼前所见令人触目惊心。从青州东莱郡一直到徐州下邳国,这一路走来,原本应该郁郁葱葱的北海国、琅邪国以及东海郡,此刻竟然看不到一丝绿色,甚至连一根青草都难以寻觅。
造成这种惨状的原因,正是他们之前下达的命令。由于饥饿难耐,大军不得不沿途拔掉青草、摘下树叶、剥去树皮来充饥。在这场残酷的求生之旅中,死亡如影随形。最初,出发时浩浩荡荡的 12 万士兵,等到了徐州之时,仅仅剩下不足 10 万人。更令人痛心的是:在攻打华夏国的战斗中,大军并未损失一兵一卒,可这一路上,因饥饿导致的死亡人数,却高达两万多人!
如今,幸存下来的这 9 万多名士兵,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他们个个瘦骨嶙峋,面容憔悴,仿佛风一吹就能倒下一般。那有气无力的模样,哪里还有半点大汉精锐之师的影子?曾经的威武雄壮:已被饥饿和疲惫消磨殆尽,只留下无尽的哀伤与绝望。
要知道,卢植、皇甫嵩以及朱儁三人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精心派出:前往各地调拨粮食的那些传令兵们,竟然未能筹集到足够多的粮草。原因无他,只因兖州、豫州、徐州等地,无论是官府所储备的粮食,亦或是当地的士族与富户手中的存粮,都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被卢志庆麾下的荀攸、陈纪等一干人等以“南珠”巧妙地换取一空。
尤其是:徐州下邳国的下邳城,这里更是突然涌入了,将近十万之众的新增人口,如此庞大的人数增长,无疑给下邳国,带来了沉重如山的粮食负担,以及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面对这般棘手的状况,卢植、皇甫嵩,还有朱儁三人只能再度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苦苦思索着应对之策。
然而就在此时,那位早已有所布局的卢志庆,却已然成功地将豫州颍川郡、荆州南阳郡、豫州汝南郡、扬州庐江郡内的所有黄巾军以及普通百姓,尽数迁入了欣琳界之中。正当他安然坐镇于此之际,忽然传来了汉军方面的消息。得知此讯后的卢志庆,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既感到惊讶万分,同时又暗自欣喜不已。毕竟,对于他来说,眼下似乎正是痛打落水狗的绝佳时机!
如今,卢志庆所统治的欣琳界已然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之景。其境内人口多达 4490 余万,可谓人丁兴旺。不仅如此,军事力量亦是不容小觑,拥有骑兵 3 万,步军更是高达 100 万之众,此外还有规模庞大的 200 万预备军作为坚实后盾。
这些预备军平日里颇为特殊,每逢农忙时节,他们便纷纷下地辛勤劳作,待到农闲之际,则会集结起来接受严格的整军训练。虽说与正规军士兵相比,他们或许在身体素质方面稍显逊色,无法做到个个身强体壮,但经过长期的锻炼,预备军中的每一名士兵皆无一丝赘肉,身体结实而精壮。
此时此刻,汉军正处于士气低落、军心涣散的艰难时刻,将领们无心恋战,士兵们亦毫无斗志可言。对于卢志庆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战机,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实力,他完全有能力轻而易举地击溃这三路大军。倘若真能成功击败汉朝此番派出的这三支精锐部队,那么接下来,他极有可能顺势将周边数个郡的百姓迁移至欣琳界内,进一步壮大自已的势力范围。
面对如此的机遇,卢志庆毫不迟疑,当机立断决定付诸行动。只见他亲自率领着麾下猛将典韦、黄忠、许褚、颜良以及 100 名亲信侍卫,马不停蹄地穿越扬州九江郡,一路疾驰向着徐州下邳国挺进。
当下邳城被黑压压如潮水般涌来的百万大军重重围困之时,站在高耸城墙之上的卢植、皇甫嵩以及朱儁三人全都惊愕得呆立当场!他们实在无法想通,城外这支规模如此庞大的百万之众究竟是从何处冒出来的?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放眼望去,但见那密密麻麻的军士们一个个皆精神抖擞、容光焕发,身上的装甲更是完备无缺。这般兵强马壮的雄壮之师,简直超乎想象!而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那迎风飘扬于大军旗帜之上的字样,赫然竟是“华夏”与“天军”二字!也就是说,此刻围城的这气势磅礴的百万雄师,竟然正是叛贼卢志庆所统领的华夏国天军!
就在众人面面相觑、茫然失措之际,忽然间,只听得一声高呼传来:“大人,末将愿请战出城一试敌军虚实!”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说话之人乃是一直站立在卢植、皇甫嵩和朱儁身侧的一员猛将。此人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眉宇之间透露出一股坚毅果敢之气。
“好!文台啊,既然你有此勇气,那就由你率领人马出城迎敌,试探一下这帮叛军的实力到底如何。切记不可轻敌莽撞,务必小心行事!”卢植凝视着眼前这位将军,神情凝重地嘱咐道。
“末将遵命!定当不辱使命,不负大人所望!”孙坚抱拳拱手,高声应道。随后,他转身大踏步走下城楼,点齐麾下兵马。
不多时,伴随着一阵沉闷的轰鸣声响起,下邳城那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紧接着,一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队伍鱼贯而出。为首者正是孙坚,其胯下战马嘶鸣,手中长枪闪烁着寒光。而在孙坚身后,则紧紧跟随着四位威风凛凛的将领,他们个个手持利刃,英气逼人,宛如猛虎下山一般。
当孙坚所统率的这支队伍如猛虎下山般冲出城门后,迅速地排列成整齐而威严的阵势,与气势恢宏、严阵以待的华夏国天军遥遥相对峙着。
卢志庆及其身旁的众人远远望见城中涌出的大批兵马,心中不禁一紧,为了以防不测,他们果断地掉转马头,急速退回至华夏国天军的队列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