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这事就算了结了,就算不结亲,两边也还是能好好相处。
郡王妃正在品茶,突然听到门房说,刘四姑娘来拜访。
“拜访就拜访,客人请进来就行,这是做什么?”
门房吞吐说,“刘四姑娘......不打算进门,要在门口跟王妃说话。”
郡王妃满是疑惑,但还是去了正门口,果然看到刘四姑娘端端正正站在大门前,街角站满了围观的老百姓。
虽畏惧于郡王府的威严,但看热闹乃是人之本性,挡也挡不住。
刘盈盈站在正当中,眼里闪烁着不知名的光芒,见到郡王妃出面,顿时就要开口。
郡王妃觉得不对劲,还没来得及阻止,就听到刘盈盈深吸一口气,猛然抛出一串话来。
“娘娘,我不嫁郡王了!”
“我刘盈盈这辈子,只想找到一个对我一心一意的男子,不论是贫穷还是富贵,我都不在乎!我只求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谢过郡王的美意,但是,我不嫁了!”
刘盈盈就这么一串话一口气全部抛出来,勇气就没有,一边急喘一边站着。
郡王妃听完这串话,脑子嗡一下,好像一把锤子正敲击天灵盖,电闪雷鸣,战栗感从头顶传到脚底。
她,她,怎么能这样!
而这么一个大八卦猛然丢出来,炸的围观百姓头晕眼花,他们目带震惊,窃窃私语,天呐,郡王要强抢民女吗?民女站起来反抗了?
好大的八卦!
足够传三个月的!
郡王妃厉声喝道,“刘姑娘慎言!你跟王府没有任何关系!什么嫁不嫁的,也是你一个姑娘家能随意说出口的吗?”
被反驳的刘盈盈不甘心,“我们两家都是相看过的,就是凤琴楼!很多人都可以作证的!”
“你再胡说,就让你家父母来管教吧!”
刘盈盈不服气的低头,“跟洛姐姐说的一模一样,好凶......”
这话彻底把郡王妃惹毛了,不再纵容,让嬷嬷把刘姑娘拉进门房,堵着嘴,再让人快马加鞭请威武大将军过来。
好好教教他家的姑娘!
刘盈盈嘴巴被堵,还不甘心的哼哼,心里越发觉得洛姐姐说的有道理。
看,之前温柔的王妃,不就露出丑恶的真面目了吗?好凶。
半个时辰后,连朝服都没换的刘将军赶到了,急的一头是汗,点头哈腰温言软语,不停赔不是。
“不用求她,爹,我又没做错什么!”刘盈盈刚挣脱布条,立刻就开始嚷嚷。
“你还敢说!”刘将军青筋暴跳,忍无可忍,抬手扇了疼爱的女儿一巴掌。
实在太不懂事!
退亲有退亲的办法,私下悄悄商量就行,哪儿冲到别人府上嚷嚷的?
这不是结仇吗!
人都得罪死了!
那可是郡王府!以为是村头的老王吗?
刘盈盈挨了巴掌,委屈极了,呜呜哭起来。
郡王妃冷眼旁观,气还没顺。
他们郡王府的面子里子,就是扇一百巴掌,也找不回来了。
日后谁提起郡王,都是逼亲民女,还成什么样子?还提什么前程?
刘将军也知道自已姑娘这事办的垃圾,当务之急还是想想怎么遮掩过去,全了两边的面子。
郡王妃却不肯轻易放过,她就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不然以后谁都能来踩郡王府一脚。
刘将军不知详情,后宅的事是刘夫人在管。
刘盈盈却迫不及待的说:“我跟洛姐姐玩的好,郡王妃却跟洛姐姐有龃龉,跑去家里跟娘说洛姐姐的坏话,娘生气了,不让我跟洛姐姐交往,既然这样,那我就不嫁了!”
刘将军听得糊涂,“谁,谁是洛姐姐?”
好哇,又是洛临仙,当真是有病,犯贱!
“刘将军,这位洛姐姐你也认识,那就是名满京城,百花楼的洛临仙!”
刘将军倒吸冷气,居然是这个人!那可是青楼贱籍女子,怎么能跟自家姑娘来往。
青楼女子随便说几句话,自家姑娘当成真理,还冲到郡王妃嚷嚷。
这错,自家占了十分。
真完蛋了。
刘将军心灰意冷,这下光是认错认怂,也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要大出血才行。
不然郡王府不会甘心的。
他正在思考该退步到什么程度,突然听到一声怒喝。
“是洛临仙,从中间捣乱?”
刘将军一回头,完了,信郡王回府了。
信郡王铁青着一张脸,眉头紧锁,怒不可遏。
他晚了几步回府,府外聚集了一大批老百姓,正七嘴八舌讨论王府的八卦。
在老百姓嘴里,信郡王已经是恶鬼夜叉,丑陋阎罗一样的男子,不然别人家姑娘怎么会鼓起勇气,大胆到这种地步,当面拒婚呢?
信郡王听得都快炸了,怒气冲冲冲进来,结果听到一切的缘由,都是来自洛临仙。
他更气了。
刘四姑娘这么一闹,别管真相是什么,他的名声都烂了,烂透了。
再想找个合心意的侧妃?别指望了!哪家敢把疼宠的女儿嫁过来?嫁过来受罪,捡破烂吗?
信郡王真的又气又急。
郡王妃看着殿下回来了,叹口气,不疾不徐的说,“殿下既然回来了,先跟刘将军商量该怎么弥补吧,我带着刘姑娘先退下。”
刘将军脚步沉重,跟着强人怒气的信郡王去了书房。
就看看刘将军肯开出什么样的筹码,来让信郡王满意了。
至于刘四姑娘,郡王妃实在懒得搭理,这脑子,刘家还是一辈子都留在家里当姑娘算了,不然嫁到谁家,这个听风就是雨,动不动就闹腾的性子,就是跟人结仇。
刘盈盈还在气鼓鼓的瞪郡王妃,非常不爽,她还不知道自已的未来,注定一片黑暗。
商量完的刘将军走出书房,面容愁苦,脸生丘壑,宛如老了十岁。
他答应了,完全依附于信郡王,连带着他的人脉网络一起,都效忠于信郡王,如此才能挽回。
至于他的女儿,争取又争取后,殿下才松口,送到寺庙里修行,等平息风波后再说。
条件虽然苛刻,但只有这样,才能让信郡王满意,还能留下孩子一命。
孩子没教好,真是祸害全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