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令怡微微偏头,去看自已生下的孩子。
老人都说,这刚生下的孩子,丑的跟个猴儿差不多,红通通,皱巴巴的,难看!
要养到三个月,褪去那层红色,才是很多人印象里,白嫩的婴儿。
秦令怡生怕自已看到一个红猴儿,幸好幸好,万幸万幸,她的四姑娘,长的真不赖!
有五分像她,五分像她爹!而且皮肤不错,睫毛很长,小嘴圆嘟嘟,眼睛虽然闭着,但从形状上来看,应该丑不了。
大了,少说也是个小美人。
郡王妃靠在床边,轻轻逗弄孩子,这生的,就是可爱!小手一张一合,可爱的紧。
“你好好养着,别的都不用操心,府上又不缺东西,身体最要紧,以后再生一个。”
秦令怡吃力一点头,“我知道,一定先养好身体。”
她能想象,定然会有人说酸话,嘲她只生了个姑娘。
但这姑娘,以后会是大周的公主殿下,身份尊贵无比,谁又能再说什么酸话呢?
郡王妃见她是真的不在意这些,只留心孩子健康,欣慰一笑。
这就对了,生孩子是老天注定的事,为了些有的没的生气,那才叫傻呢!能生这个,就有下一个。
两人对着四姑娘轻声说笑,院子口,突然传来何苗的通传,还有信郡王的惊呼,“孩子生了么?”
说着,他就快步推门,进屋。
看见小床,洗干净的孩子,安然无恙的小怡,他很惊讶。
当真是快,他出门到回来,还不到两个时辰呢!
郡王妃笑着说,“殿下来看看四姑娘,生的特别可爱。”
信郡王也抱过孩子,熟练的抱起襁褓,仔细打量四姑娘的长相。
怎么看怎么顺眼。
“什么声音?”
抱着孩子的信郡王突然一滞,偏头去听。
门外,传来唰唰唰的声响。
推窗一看,从天而降无数雨点,啪啪啪打在泥地里,青砖上,起初还是几滴,很快就是密密麻麻的,织成一片。
下大雨了!
雨势越来越大,不过就是眨眼功夫,就连成了片,蓑衣都挡不住。
这样的雨若是还在外头,肯定要淋的一身湿透,狼狈不堪。
信郡王升起几分庆幸时,脱口而出,“咱们的四姑娘,也心疼爹爹是不是?催着爹爹早点回府,免得淋雨,是不是?”
还在睡眠中的四姑娘,回了一个无齿的笑容。
“是啊,四姑娘就是心疼爹爹,对吧?”郡王妃也附和。
秦令怡笑的无奈,四姑娘现在真是,连拉屎都要被夸的年纪啊。
夸吧夸吧。
不过今天,信郡王有些奇怪的兴奋?兴致很高昂。
陪了两刻钟,秦令怡支撑不住,告罪一声,睡了。
信郡王抱着四姑娘,避着风在室内打转,并无外人在,脸上的笑容,一直压不下去。
他突然说,“我想封秦氏做侧妃,如何?”
“好啊,都好,等等.......殿下怎么突然这么说?”郡王妃顺嘴答应,突然一怔,追问信郡王到底是怎么想的。
信郡王难得露出三分柔软,“我实在喜欢四姑娘,想抬一抬她生母的身份,以后是侧妃的女儿,也有些分量。”
提到四姑娘,郡王妃也微笑起来,心里暖洋洋的。
“殿下若是决定了,也是好事,等出了月子,妾身亲自操办。”
“把仪式办的隆重些。”信郡王再次吸气,带着难言的兴奋,“这次进宫,父皇交给我一项差事,可能要用到秦氏的父亲。”
他像是对郡王妃解释。
“妾身明白的。”郡王妃微笑,“那妾一定办的隆重些,热闹些,也是给四姑娘体面。”
此刻,他们所有人因为新生命的降生,都是欢喜的。
*
信郡王长呼一口气,刚才说要封侧妃的事,他觉得有些冲动,但真说出口后,又觉得很坦然。
他是一见就喜欢四姑娘,这孩子,生的真可爱,还跟他有七八分的相似,不过五官是婴儿的柔和。
若是他的母妃还活着,想必,也是这副模样吧?
信郡王看着四姑娘的模样,浮想联翩,心思滚动。
他三岁时,母妃就去世了,一直都是贤妃照看长大的他。。
贤妃尽心尽力,仆人如云,但总归少了一份,独属于母亲的亲昵和笑骂。
他有时会想,要是母妃还活着,他又是什么光景?会骂他吗?会追着喊吗?会给他做衣裳吗?
想来想去,就觉得刚才小怡轻轻触碰四姑娘脸颊,符合他的想象。
既然如此,对四姑娘的母亲好一点,也算是些许弥补,对吧?
*
还在月子里,秦令怡安心养着身体,只需要照看好自已。
王府什么都不缺,嬷嬷们尽心,加上她自已身体也不错,恢复的很快。
这半月,每天信郡王都要过来看看四姑娘,还决定了四姑娘的名字,叫李思霖。
下一辈的孩子从思字辈,但男孩才有这个待遇,四姑娘的大名,就决定了她受到很多疼爱。
秦令怡念叨着霖字,想起小四出生那天下的雨,倒也贴切。
不过,信郡王的疼爱不似作假,爱的不得了,小四也是个乖巧胆大的,还不认生,谁来都是笑的,黑葡萄似的眼睛,滴溜溜转。
这天信郡王逗弄完小四,突然说话,“过些日子,本王要去江南办差事,你就好好养身体,也照顾好小四,等我回来,交还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孩儿。”
“殿下要出远门?”秦令怡撑起半个身子,“人生地不熟的,殿下办差事查消息恐怕不轻松。我爹在江南还是有几个至交好友的,他们是本地人,查消息方便。我让鸣玉写一封信,让几位伯父听候殿下差遣吧。”
说着让鸣玉去拿信纸,她组织措辞写信,盖上她的私印。
信郡王看到她的信上,没提自已的身份,只说是知交好友,请求各位伯父能够伸出援手,帮上一帮。
他看的很满意,小怡的脑子还是很好用,处事很得体。
而且,一直以来都是善解人意的,能办的事情不会推脱,对于封侧妃的事,他更不会后悔了。
殊不知,能让秦令怡亲自写信,还要盖上私印,本身就是一种信号,昭示他身份不凡。
那几个叔伯都是生意场上的人精,察言观色一绝,猜也猜到了。
能帮着京城贵人办差,搭上关系,求还求不到呢。
这么大个人情送出去,对方只有感恩戴德的份儿。
五日后,信郡王收拾好行李,悄无声息的出城了,这趟差事,没个三五月回不来的。
后院女眷虽然不开心,但郡王府的荣光就是她们最好的装饰,只得依依惜别,恋恋不舍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