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李世民魂穿大明崇祯

第415章 陈子龙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李世民魂穿大明崇祯
作者:
司墨星河
本章字数:
4296
更新时间:
2025-07-08

而且陈洪范又对史可法声称,自己是平西伯吴三桂的亲戚,如今平西伯联合满清八旗部队,在山西为我大明与流贼血战,自己因为与吴三桂的这层亲戚关系,是最佳的出使人选!

而陈洪范没有告诉史可法的是,他的亲家明将唐虞时和他的女婿唐起龙,此刻都己经投降了满清,在清廷中任职,且两方多有书信往来。

而这些情报,身处于南京的史可法虽然从锦衣卫处隐约得知了一二,但是他反倒认为此人有和吴三桂的亲戚关系,又在满清朝廷内有“熟人”,反而是最佳的出使人选,容易和满清建奴促成联盟,便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得知自己成为北使团中的一员后,陈洪范便兴冲冲的从兵部衙门离开,刚好和急匆匆走进兵部的一名身穿青袍的兵科给事中擦肩而过。

坐在大堂内的史可法,看到此人一头是汗,不禁有些愕然的开口道:“人中,不知何事如此焦急啊?”

“下官兵科给事中,陈子龙,拜见内阁首辅,兵部尚书史大人!”这名青袍官员喘着粗气开口道。

“快快免礼!坐下说话吧!”史可法指着一旁的椅子,开口说道。

而往常放荡不羁的陈子龙,此刻却没有一点狂放的模样,他站在原地,眼含焦急之色的冲着史可法说道:“元辅大人,北使建奴之事,万万不可啊!”

“哦,原来是此事啊!”史可法顿了顿,举起茶盏喝了一口茶,继续冲着陈子龙说道:“人中,莫要焦急,坐下慢慢说!”

陈子龙耐着性子,一屁股坐在下手的椅子上,朝着门口看了一眼,开口询问道:“下官斗胆询问元辅大人,刚才那人是总兵陈洪范吧?”

“是,陈总兵此次前来,是想要自荐去出使满清,说服满清与我大明联合,共剿流贼!”史可法盯着陈子龙询问的眼神,对其坦然告知。

“元辅大人,下官此次前来,也想要对大人诉说此事!”陈子龙盯着史可法,急切的开口说道。

“人中,你说吧!”史可法缓缓开口道。

“元辅,下官就首说了,诸位阁老所制定的‘借虏平寇’之策,实为操之太急!万万不可施行啊!”陈子龙一开口,先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随即他看史可法沉默不语,于是就自己的观点,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元辅明鉴,我大明与建奴议和,实属权宜之计,但使我大明自强才是本计!”

陈子龙说到这里,看到史可法还是没有说话,以为首辅大人生气了。

于是他语气一转,小心的替史可法找补几句道:“自建奴逆节,我大明兵帑花费近三十年,中国虚耗,实为祸本!如今我大明寓居东南,国家事力难以对抗流贼、建奴两方之敌。而如今,奴酋与我吴,唐二位将军,会师杀贼,为我大明报陷京之仇,虽然奴酋之言,蓄谋难测,然而其言辞恭顺,我大明朝廷因之与其通好,稍稍纾解目前困局,以便并力向西,剿灭流贼,此亦元辅谋国之苦心矣!”

听到这里,史可法脸色稍霁,他抬手示意陈子龙继续说下去。

看到史可法脸色缓和,陈子龙继续振作精神,开口说道:“下官以为,出使建奴,也非不可。但要叮嘱使臣,建奴乃下邦,此次出使,无伤国体之尊。若奴酋真与我大明同心一体,共击流寇,我大明自然以金帛报谢其酋长,犒劳士卒,足以见我中国之礼仪大邦风范,我等也可以许之互市,各取所需。此也算利国利民之一大好事矣!”

一番话,说的史可法频频点头,以示赞赏。

随即史可法眼含疑惑的开口询问道:“人中,既然你赞同此‘借虏平寇’之策,为何又在刚进来时,大呼小叫的声称此策操之过急,万万不可施行,这是何故啊?”

见到首辅史可法主动询问,陈子龙知道自己的话术起到了效果,他目光真诚,言辞恳切的盯着史可法开口说道:“元辅明鉴,尽管此举有诸多好处,但这都建立在关外建奴遵守信义的基础上,但我等都可知,关外建奴,狼子野心,不尊王化,毫无信义可言!自老奴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时至今日,我大明辽东之地尽丧,连神京顺天府都被其暂时破关占据。这个时候,奴酋向我等发出这样的信件,下官恐怕其中有不可告人之目的,还请元辅谨慎辨别!”

“古人云:‘祖宗之地,诚尺寸不可予人!’,从来开疆辟土,必当以兵力取之!下官从未闻,疆域对旁人求之而可得着也!元辅与奴酋约定,共灭流贼,如同唐人用回纥之师,历史上诚然有之!然此举建立在中国有信臣精卒,如郭,李之名帅,朔方,陇右之精兵,方可施行!”

陈子龙说到这里,史可法的眉头己经隐隐又聚在一起了。

他似乎觉得陈子龙话语中,有讽刺他自己的意思。心中顿觉有些不悦。

陈子龙看着史可法脸色变化,不敢怠慢,连忙一口气说出了后续的话语。

他站起身来,拱手行礼道:“元辅请耐心待下官说完。若只借用他人之力,如宋人借金以灭辽,借元以灭金,然其后如何?最后,大宋是否得以保全?望元辅思之慎之!”

史可法听完后,面露不悦之色,盯着陈子龙说道:“既然人中有如此看法,不如接着说下去,让本阁老也听听你的高见?”

面对史可法的询问,陈子龙凌然不怵,他昂首开口道:“既然元辅大人发问了,那下官就斗胆说上一二。就在北使出使建奴之际,可密令诸将奋起同仇敌忾之气,整顿兵马,俟冬春之际,奴酋牵敌于三晋之地,我则移淮泗之师以向俟谷,出全楚之甲以入武关,令川汉之将联络庄浪,甘宁之义旅,或攻贼胁,或捬贼背。使建奴当贼一面,而我攻贼三面,若无意外,则李闯,张献忠之流贼可以一举荡灭,而大功不全出于建奴,则我大明中国之威灵足以震慑奴酋,如此一来,建奴自会退回关外!”

(注,以上此言,出自陈子龙《兵垣奏议》,有改动。)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