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检测预警的大地震不到48小时,整栋楼都浸在一种诡异的紧张氛围里。空调外机的轰鸣、楼外断断续续的宣传车广播,和手机持续不断的震动声交织在一起。住户群里的消息如潮水般涌来,每隔几秒就刷新出几十条,未读消息的数字蹭蹭往上跳,很快就突破了999+。
“紧急通知!内部人员透露,这次地震震级至少8级!”不知谁转发了一条模糊的聊天截图,立刻引来大量回复。有人言之凿凿地分析着“科学依据”,有人惊慌失措地询问避难方法,还有人翻出多年前的地震谣言视频,添油加醋地传播。
“这明显是假的!官方都没发这么严重的通告!”801的陈简在群里发了条语音,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满。可很快就被新的恐慌言论淹没:“宁可信其有啊!我家老人己经被送去亲戚家了!”“听说高层特别危险,咱们这楼能撑得住吗?”
我和哥哥对视一眼,他皱着眉头关掉了手机声音。群里的消息还在疯狂滚动,有人发了张不知从哪弄来的“地震预测地图”,标注着我们这片区域是“高危地带”;还有人煞有介事地分享“地震活命绝招”,连几十年前就被辟谣的“动物异常”征兆都搬了出来。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楼下的便利店依旧亮着灯,排队囤货的人却丝毫不见减少。远处传来一声闷响,不知是车辆碰撞还是什么东西坠落,群里瞬间炸开了锅,无数条“是不是地震前兆”的消息刷了屏。而那行倒计时的数字,仍在无情地跳动,每一秒都重重砸在每个人紧绷的神经上。
业主群突然弹出辟谣链接,地震局官网的声明在聊天框里泛着冷白的光。"经核实,网传震级、预测地图均为不实信息......"文字还没读完,新消息己经刷屏:"那为什么要放假三天?肯定是有隐情!"
801的陈简连发三个叹号:"都什么时候了还传谣!"慕清瑶紧跟着转发了社区网格员的通知,却被一句"官方会说实话?"怼了回来。屏幕上,辟谣的科普文章与阴谋论的截图交替闪现,语音条里混杂着争吵和哭闹,消息提示音像密集的鼓点敲得太阳穴突突首跳。
哥哥把手机倒扣在茶几上,金属外壳撞出清脆声响:"随他们去吧。"窗外,宣传车的喇叭声由远及近,"不信谣不传谣"的机械女声与群里的争论重叠成荒诞的二重奏。我望着墙上的倒计时牌——还剩47小时12分,楼道里突然传来重物拖拽声,不知谁家又在连夜转移家具。
当又一条"专家内部录音"的消息弹出时,我默默打开免打扰。荧光数字在黑暗中跳动,像悬在所有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有些声音注定无法被说服,就像此刻803传来的加固门窗声,801陈禾整理应急物资的响动,和整栋楼压抑的心跳,都只能在等待中,织成对抗未知的网。
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新群聊“801-803守望互助”的界面弹出。我深吸一口气,打下第一行字:“刚拉的小群,有些话想和大家说。”发送键按下的瞬间,空调的嗡鸣声似乎都变得清晰了些。
801陈简的消息几乎秒回:“丫头想得周到!群里那些人,较真得能把肺气炸。”后面跟着个无奈的表情包。陈悦紧接着发来一段语音,带着安抚的笑意:“是啊,咱们三户自己照应好就行。”
慕景和回复得稍慢,文字简短有力:“同意。有官方消息我第一时间转过来。”慕清瑶则分享了个文档链接:“整理了防震避险要点,大家有空看看?”慕云舟的消息最俏皮:“谁再信那些谣言,我拿捆扎带把他嘴封上!”
哥哥凑过来看了眼,嘴角扬起一抹笑:“早该这么干了。”他伸手在群里发了张手绘的逃生路线图,标注着三户人家的位置和汇合点。楼道里突然传来轻轻的脚步声,隔着门都能感受到那份小心翼翼——大概是有人在检查逃生通道。
群里的消息渐渐安静,只剩倒计时牌的滴答声。我盯着手机屏幕上的群聊名称,突然觉得这小小的对话框,就像暴风雨中的避风港。在充斥着真假难辨的业主大群之外,这里终于有了能让人安心说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