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推官,我有个断案系统

第10章 公堂对决,真相大白

加入书架
书名:
寒门推官,我有个断案系统
作者:
一个大松鼠
本章字数:
5628
更新时间:
2025-05-22

推官房的门被撞开时,宋砚正将最后一页账册推进暗格。

火把的红光先涌进来,像一把烧红的刀劈开夜色。

赵明远踩着门槛站定,官靴上沾的泥点甩在青砖上,映着火光泛着腥气。

他身后三十多个衙役举着火把,影子在墙上扭曲成张牙舞爪的怪物,其中几个手里还攥着铁尺,指节捏得发白——那是平时审犯人时才用的刑具。

"宋推官好雅兴啊。"赵明远扯了扯官服前襟,嘴角的笑像被刀刻出来的,"深更半夜跟个书吏关在房里,莫不是在商量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苏若蘅站在宋砚身侧,指尖轻轻碰了碰裙下的檀木匣。

她能感觉到匣身还带着宋砚掌心的温度,里面压着的不仅是账册和骨样草图,还有苏慎手札里那行被墨迹浸透的"周彦"二字——那是她父亲用鲜血蘸墨写的。

"赵大人这是要私闯推官房?"宋砚的声音像浸在冷水里的青铜,"按《大昭官制》,推官署理刑狱,非有州府批文或人证赃物,同级官员不得擅入。"他目光扫过赵明远腰间晃动的县令印,"您这阵仗,倒像是要抄家。"

赵明远的太阳穴跳了跳。

他原以为宋砚不过是个寒门出身的愣头青,没成想这小推官连官制条文都记得这么清楚。

更让他发怵的是宋砚的眼睛——烛火在那双眼底烧着,明灭间像能看见他藏在盐引里的两万石粮,看见李记米行往北边运粮的车辙印。

"抄家?"赵明远突然笑出声,冲身后挥了挥手,"给我搜!

找通匪的证据!"

衙役们应声而动。

有个络腮胡的汉子冲上来要掀书案,被宋砚伸手拦住。

那汉子手腕一翻要推,却像撞在石头上——宋砚的胳膊硬得像铁,指节扣住他脉门,疼得他倒抽冷气。

"赵大人,"宋砚转头看向赵明远,"您说通匪,总得有个由头吧?"他的拇指在络腮胡腕上轻轻一按,那汉子"哎呦"一声松开手,铁尺当啷掉在地上。

赵明远的喉结动了动。

他看见苏若蘅蹲下身,借着整理裙角的动作把檀木匣往桌底又踢了踢——那匣子他眼熟,是宋砚从张五家搜出来的。

三天前张五在城隍庙后墙挖骨样时被杨七撞见,他本想连夜灭口,可宋砚偏生在第二天就带着仵作去验了那具白骨,说是十年前失踪的盐商。

"由头?"赵明远从袖中抖出张纸,"今早有人递状子,说推官署里有人私通北境逆贼。"他把状纸拍在桌上,墨迹未干的"宋砚"二字刺得人眼睛疼,"本县身为父母官,岂能坐视不理?"

苏若蘅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认得那字迹——是杨七的,赵明远的贴身随从,左手写字总抖。

宋砚的视线扫过状纸,突然感觉太阳穴微微发胀。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心理侧写·微察己激活,目标人物情绪波动值:78%(异常)」。

他盯着赵明远的眼尾,那里有颗朱砂痣,此刻正随着心跳微微抽搐——这是他查案时发现的,赵明远每次说谎,那颗痣就会跳。

"赵大人,"宋砚突然往前半步,"您说有人递状子,可状纸上没按手印。"他指了指状纸右下角,"按《大昭刑律》,匿名告帖不得受理。"

赵明远的笑容僵在脸上。

他没想到这小推官连这种细节都注意到了。

更让他心慌的是宋砚的目光——那目光像把刀,正沿着他藏在官服下的银鱼袋往上挑。

那银鱼袋里装着李记米行每月送来的金叶子,还有周相府的密信。

"放肆!"赵明远拍案而起,官帽上的水晶珠串乱颤,"本县查案还轮得到你指手画脚?

给我搜!

把每个箱子都撬开!"

衙役们得令,开始砸箱子踢柜子。

有个瘦高个的衙役摸到了暗格,手指刚碰到云纹雕花,苏若蘅突然"哎呀"一声,茶盏"啪"地摔在地上。

那衙役被吓了一跳,回头时苏若蘅己蹲在地上捡碎片,发丝垂落遮住了她按在暗格机关上的手指。

宋砚看着这一切,系统界面在眼前浮现:「目标人物赵明远:呼吸频率42次/分钟(正常28-32),瞳孔扩张2.3mm(正常1.5-2.0),结论:极度焦虑」。

他知道,赵明远急了。

"赵大人,"宋砚突然提高声音,"您这么急着找证据,莫不是怕我们找到什么?"他故意扫了眼赵明远腰间的银鱼袋,"比如...青阳县多出来的三千引盐?"

赵明远的脸"刷"地白了。

盐引的事只有他和周相府的人知道,这小推官怎么会...

"够了!"赵明远吼道,额头青筋暴起,"明日辰时三刻,公堂对质!"他转身要走,又回头阴恻恻一笑,"宋推官,希望你明日还能这么硬气。"

火把的光随着赵明远的背影远去,推官房里只剩下满地狼藉。

苏若蘅扶着桌沿站起身,手背上还沾着茶渍。"明川,"她声音发颤,"他们明天要动真格的了。"

宋砚弯腰捡起那半块惊堂木,与自己掌心的半块合在一起。"清瑶,"他指腹着惊堂上的刻痕,"赵明远越急,说明我们离真相越近。"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逻辑推演·连环己解锁,当前卷宗值:28/100」。

次日辰时,青阳县公堂外挤得水泄不通。

百姓们听说要审推官和县令,都来凑热闹。

宋砚站在堂下,看着赵明远端坐在主位上,官服下的银鱼袋在晨光里泛着冷光。

"升堂——"

惊堂木拍响的瞬间,宋砚启动了「照胆」技能。

系统界面里,赵明远的情绪波动值飙到了95%。

"宋砚,你可知罪?"赵明远拍案。

"我何罪之有?"宋砚反问,"倒是赵大人,该好好说说青阳县的秋粮去了哪里。"他从袖中取出账册,"今年秋粮实收一万石,可报给户部的是八千石。

那两千石折的银,是不是进了李记米行的账?"

堂下一片哗然。

赵明远的手死死攥住惊堂木,指节发白:"一派胡言!"

"那这三千引盐引呢?"苏若蘅走上前,展开苏慎手札,"元启十九年,盐运司多批给青阳县的三千引盐,按市价能换两万石粮。

赵大人,这些粮是不是通过李记米行运去了北境?"

赵明远的冷汗顺着脖颈流进官服。

他看见堂下百姓交头接耳,看见衙役们的目光开始游移——这些人里有一半拿过他的好处,可现在...

"还有张五在城隍庙后墙挖到的白骨,"宋砚举起骨样草图,"那是十年前被您毒杀的盐商陈九。

他发现了盐引的事,所以您让杨七把他埋在后墙下。"他看向缩在角落的杨七,"杨七,你说是不是?"

杨七浑身发抖。

昨天夜里宋砚找过他,说只要指证赵明远,就能保他一条命。

他看了眼赵明远,又看了看宋砚腰间的推官印,终于跪了下去:"大人,是赵县令让小的...让小的把陈九埋了..."

赵明远瘫坐在椅子上。

他看见宋砚拿起惊堂木,听见那声"啪"的脆响,像极了十年前他毒杀宋伯安时,药碗摔碎的声音。

"赵明远,"宋砚的声音在堂内回荡,"私吞秋粮、伪造盐引、杀人灭口,数罪并罚,按《大昭刑律》当判斩立决!"

百姓们的欢呼像潮水般涌来。

苏若蘅望着宋砚手中的惊堂木,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清瑶,这半块惊堂木,要交给能撬动天下的人。"

宋砚却没心思听欢呼。

他望着赵明远被衙役拖走的背影,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卷宗值+30,当前进度:58/100」。

他注意到赵明远在被拖出门时,朝人群里使了个眼色——人群中,有个穿青衫的人转身离去,腰间玉佩上的"周"字,在阳光下闪了闪。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