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雄兵

第147章 精妙的战术

加入书架
书名:
烽火雄兵
作者:
玄甲苍狼
本章字数:
4188
更新时间:
2025-07-08

可就在这时候,对方那个带队的做了个挥手集合的动作,这个动作立刻引起了我的警觉。那是个标准的德式动作,咱部队里,也就中央军那几个德械师还在用,一般队伍根本不会。我在讲武堂学过,也知道小鬼子的步兵操典学的是德国那一套,这动作对他们来说是必修课。我心中一凛,警惕顿生。

由于只是有疑点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破绽,我也就没有声张,但我还是马上安排队伍把山岭的前后两个高点守好,让休息的兄弟们都离路远点,背靠林子装着休息。要是对方想搞突袭,咱也能借着林子掩护马上反击,然后摆脱。安排好这些,我带着我们连一个排长,下了小土包,去跟他们确认身份。

“对方带队军官自称是129师部警卫营三连连长张一山。根据八路军的番号使用惯例,同属一师的部队报番号时不会重复师部编号,而是首接称某营某连。这个细节加重了我对这支部队的怀疑。可这些事发展得太突然,我还没来得及跟手下详细阐述我的怀疑,跟我一起下去的排长也啥都不知道。他随口就答了:‘我们是独立团九连九排,到师里执行任务的。’

后来这一伙穿八路军军装的就从我们隔得不远的山路经过,我们队伍里一个细心的战士常红缨发现他们走在后面的一个战士脚底板上粘了一张糖纸。这玩意是日军单兵口粮的一部分,只佩发给甲级师团和精锐部队,这东西不可能出现在根据地腹地。这只能说明他们是鬼子。我判断他们知道我们要去师部执行任务,一定会跟踪我们的行踪妄图找到我们的师部,我随即利用他们想尽快找到师部这个主观愿望,设立了一个伏击计划。

胡义接着说:“我曾经来过师里几次,对去师里的路较为熟悉。我记得斜谷口外三里地那儿,有个地方特别适合打伏击。那地方是两山夹着一川地形,长度大概三里左右,打伏击再合适不过了。

当时情况紧急,我考虑必须打掉这伙鬼子特战挺进队,如果放跑了这伙鬼子极有可能威胁到师部安全,但这可是鬼子的挺进队,那都是鬼子里的精英,人数有一个加强排,火力也较强。因此,我琢磨着,必须一招制敌,绝不能给敌人喘息反咬的机会,必须趁他们完全放松警惕之时发动突袭。

所以,我安排了两名战士,抬着宋干事在正对着那条路的小岭上假装休息,制造我们己经通过这一区域的假象,利用人的惯性思维,让这伙鬼子相信这里绝不可能有埋伏,这样就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最大限度达到战斗的突然性。

此外,事无万全,制定计划一定要考虑最坏的结果,争取最好的结果。要是伏击没成功,这两名往斜谷口撤的战士正好能利用斜谷口的险要地形,给撤回来的部队提供掩护。

还有,为了确保这次伏击能成功,第一波攻击就得够狠,得一下子把鬼子的阵脚打乱。于是,我安排马良和陈冲,让他俩各带一名战士,全都换上短枪。盒子炮这玩意儿近距离火力强、射击速度快,得发挥出这个优势。等和鬼子一照面,就用西把盒子炮的集火射击把他们打蒙,让他们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反击。

所以我提前在道路上用一节不起眼的小树枝做了25米距离的开火线,这么短的距离只要隐蔽位不被发现,鬼子根本不可能做出有效反应。第一,马良他们西把盒子炮短距离密集集火射击,会给鬼子心里造成难以想象的错觉,会以为前面伏击他们的队伍人数至少也是排级规模,给鬼子指挥官造成假象,使其发生判断错误,随即依据这个错误判断发出错误的指挥命令。

第二,依据人员受袭后的本能反应,一定是头朝枪响位置趴下寻找掩护,这样鬼子的队伍一定是依次头朝山谷出口,也就是马良他们响枪的位置匍匐以躲避弹雨,鬼子匍匐的身体刚好和山坡上的机枪位形成90度角,鬼子身体的最大受弹面完全暴露在机枪火力之下。这时山坡上的机枪才开始对敌人的队尾开始精准点射。

为啥我没有按照常规操作从头扫到尾?我主要考虑了两点:第一,人的反应时间,一定是距离袭击位置越远的敌人越有更多的反应时间,如果依照常规打法,很可能鬼子的尾部就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应急调整,组织起有力的反击火力。那时伏击可能打成胶着,还有可能被敌所伤,于是我反其道行之,先打他的队伍尾部,打乱他的部署,不让他有机会组织起反击。

另外我安排神枪手常红缨专门盯鬼子机枪手,马良他们开始攻击后和我的机枪一起开火,干掉鬼子机枪手,有人接替一并干掉。我事先还收集我们所有人的手榴弹给一名对投掷有天赋的战士,命令他在我们都开火后以西步扔一颗的频率向山坡下匍匐在地的鬼子扔手榴弹。”

胡义讲完了,这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战斗经过,他的战前谋划和战术运用,只能用精妙绝伦来形容。以一个班的兵力伏击一个加强排,这本身就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胡义不仅完成了,还全歼了这伙鬼子精锐。他的每一个安排都恰到好处,多一分可能就会导致战斗失败,少一分则有可能让鬼子从容突出重围。

如此精妙的小规模战术安排,孔部长心想,恐怕只有129师师长刘师长才能耍得出来。难怪胡义会被人匿名举报和鬼子有勾结,连自己都不禁有些嫉妒他的军事指挥才能了。那些自己打仗一塌糊涂的庸人,又岂能不犯红眼病?这可是个宝贝啊,必须让他去作战科好好给大家上几堂战术运用课。

孔部长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与赞叹,喃喃自语道:“竟能谋划得如此周全!”他轻轻摇着头,像是仍在回味胡义讲述的每一个细节,脸上的震惊逐渐化作欣慰的笑意。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