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妹到女总裁

第102集 商海暗涌

加入书架
书名:
从打工妹到女总裁
作者:
离翁随笔
本章字数:
3672
更新时间:
2025-05-29

入秋的扬州城,桂香浮动。圆圆正在指导阿砚将苏绣针法与波斯细密画元素融合,忽听得楼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林安面色凝重地推门而入,手中攥着一封加急信件:“干娘,南洋分号出事了。我们最大的香料供应商突然终止合作,转而与刚在当地开业的‘锦华商行’签了独家协议。”

圆圆展开信纸,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信中提到,锦华商行开出的价格比市场价低两成,还承诺提前半年付款。更令人不安的是,对方似乎对“明心”布庄的进货渠道和客户需求了如指掌。

“看来是有备而来。”圆圆放下信纸,指尖轻轻叩击桌面,“让小川查查锦华商行的底细,再联系商会的老朋友,打听最近香料市场的动向。”她想起多年前黑风赌坊设局的经历,商海从来不是风平浪静,暗处总有人觊觎着你的位置。

三日后,小川带回消息。锦华商行的幕后老板竟是消失多年的周明远——曾经“明心”布庄最得力的采购主管,因挪用公款被逐出扬州。如今他卷土重来,不仅带来了充足的资金,还挖走了“明心”在南洋的多个老客户。

“他这是要把我们挤出南洋市场。”小川将调查资料摊在桌上,“现在分号的库存只够维持三个月,若是找不到新的货源,冬季的绣品订单怕是要违约。”

议事堂内气氛凝重,年轻绣娘们交头接耳,脸上写满焦虑。阿宁突然站起身:“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我们可以首接和香料产地的农户合作,绕过中间商。”

“想法不错,但风险太大。”巧云摇头,“南洋地势复杂,语言不通,贸然派人过去,怕是连货源都找不到。”

圆圆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落在墙上“明心”二字的匾额上。她想起谢峰常说的“破局之道,在于洞悉人心”。周明远急于打压“明心”,必定忽略了一些细节。

“派人去香料产地确实仓促,但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她拿起一支毛笔,在宣纸上画出南洋的大致版图,“周明远用低价吸引客户,我们就用品质和服务取胜。联系老客户,承诺提供定制化绣品,同时推出‘香料+绣品’的组合礼盒。”

她转头看向阿砚:“你对波斯文化了解颇深,能否设计出既有东方韵味又符合西域审美的礼盒?”

阿砚眼睛一亮:“我可以在礼盒上绣上波斯神话中的飞鸟,再用香料制作成对应的香包,放在礼盒里。”

“好!”圆圆点头,“林安,你负责联系分号,让他们收集客户的喜好和需求。小川,你带着商会的推荐信,去拜访南洋当地的官府,争取政策支持。”

然而,计划实施并不顺利。周明远得知“明心”的动作后,开始恶意抬高香料产地的运输费用,还散布谣言说“明心”布庄资金链断裂,即将倒闭。分号的订单量锐减,不少老客户也开始犹豫。

深夜,圆圆独自坐在书房,案头摆着各地传来的坏消息。窗外的秋雨淅淅沥沥,打在芭蕉叶上沙沙作响。她翻开《谢氏义商录》,目光停留在“情商定乾坤”那一页,忽然想起谢峰说过的话:“真正的危机,往往藏着转机。”

她叫来阿砚,指着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港口:“这里是香料运输的必经之路,但因为地势险峻,很少有人注意。你带着几个熟悉水性的匠人,去那里建一个中转站。记住,要和当地渔民打好关系。”

阿砚领命而去。半月后,传来捷报。他们不仅在港口建立了中转站,还意外发现当地一种特有的香料,香气独特且持久。圆圆立即安排绣娘开发新产品,将这种香料融入绣品的香薰设计中。

与此同时,林安在扬州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品鉴会,邀请各地商贾和文人雅士。现场展示了融入新香料的绣品,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香气让众人赞叹不己。更令人惊喜的是,阿砚设计的波斯风情礼盒大受欢迎,不少波斯商人当场下了订单。

周明远见“明心”非但没有倒下,反而开辟了新的市场,开始慌了手脚。他试图用同样的手段打压“明心”的新业务,却发现当地百姓早己被“明心”以诚相待的作风打动,根本不买他的账。

一个月后,“明心”布庄与香料产地的农户达成合作协议,首接控制了货源。周明远的锦华商行因资金链断裂,不得不低价抛售货物,黯然退出南洋市场。

庆功宴上,圆圆站在老槐树下,望着灯火通明的布庄。阿砚带着新设计的绣品前来汇报,林安和小川正在商议下一步的拓展计划,年轻绣娘们的笑声在庭院里回荡。

谢峰走到她身边,将一件披风披在她肩上:“这次的危机,又让‘明心’往前迈了一步。”

圆圆望着夜空中的明月,轻声说:“商海如江湖,有明枪也有暗箭。但只要守住本心,洞悉人心,再大的风浪也能化作前行的动力。”

老槐树的枝叶在风中轻舞,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永恒的道理: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打败了多少对手,而在于如何在困境中成就更好的自己,照亮更多人的路。

(待续)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