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日光灯管发出电流嗡鸣,林夏把第三份简历推回桌面时,指节因用力泛起青白。
投影仪上“智能硬件事业部人员缺口”的红色数字刺得人眼眶生疼,招聘主管抱着文件夹站在落地窗前,玻璃映出他额角细密的汗珠:“行业内有经验的研发岗几乎被头部企业垄断,我们开出的薪资……”
“我知道。”苏圆圆转动着钢笔,金属笔帽在指间划出银弧。
转型智能健康设备的决策落地己逾月,可核心技术团队仍像缺角的拼图——算法工程师到岗率不足三成,供应链管理岗更是交了白卷。
她忽然想起昨夜和沈知远通电话时,对方提到的“人才护城河”理论,指腹重重叩在会议桌上:“从今天起,我亲自跟进招聘。”
下午三点十七分,苏圆圆站在科技园区A座大厅,对着玻璃门调整丝质衬衫的领口。
电梯数字从十八层跳至一层的瞬间,她听见自己心跳声混着大理石地面的脚步声。
来人穿着藏蓝西装,翻领别着枚精致的银杏胸针,正是智能穿戴领域泰斗级人物周明谦。
“周教授肯赏光,是我们的荣幸。”
她主动伸手,指尖还带着冰镇美式的凉意。
对方镜片后闪过一丝惊讶,显然没料到传闻中雷厉风行的苏总会亲自接机。
会议室里提前摆好的西湖龙井正腾着热气,周明谦的目光扫过墙上的专利证书,忽然开口:“苏总可知,我为何推掉三家上市公司的邀约?”
圆圆放下茶盏,瓷底与木盘相触发出清响:“因为我们在做的,是能改变银发经济生态的事。”
她点开平板电脑,动态模型里的智能手环正模拟着心率监测、跌倒预警等功能,“传统养老设备总带着‘监视’意味,可我们想做的,是让科技成为老人延展生命的翅膀。”
周明谦的手指在桌面轻叩,镜片后的眸光逐渐亮起。
傍晚六点,当最后一缕斜阳掠过写字楼玻璃幕墙时,圆圆收到周明谦助理的消息:教授同意担任首席技术顾问。
她揉了揉酸涩的眉心,转而点开高校合作计划文档——清北复交的校园宣讲会排期早己密密麻麻,可最关键的产学研合作协议仍卡在法务流程。
秋雨来得猝不及防,燕京大学招聘会场外排起蜿蜒长队。
圆圆穿着驼色风衣站在签到处,看学生们抱着简历在雨中踮脚张望,忽然想起自己初入职场那年,也是这样攥着发烫的自荐信穿梭在各大展会。
“大家有序进场,每人都有面试机会。”
她接过工作人员手中的扩音器,声音盖过雨幕。
“苏总,这位同学的情况有些特殊。”HR主管领着个穿格子衫的男生过来,少年攥着简历的手还沾着雨水,“他本科是生物医学工程,辅修计算机,但没参加过实习……”
“我、我自己组过开源项目!”男生忽然开口,从背包里掏出平板,“这是我设计的慢性病管理系统,己经在社区试用了三个月。”
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让圆圆眼前一亮。
她拉过椅子示意男生坐下,指尖划过屏幕上的算法模型:“这里用的LSTM神经网络,有没有考虑过医疗数据的时序特性?”
男生眼睛发亮,从背包里翻出笔记本:“我做了改良版,在时间维度上增加了注意力机制……”
周围的面试官们渐渐围过来,听着少年快速的讲解,有人悄悄在招聘表上画了颗星。
深夜十点的校园里,路灯把人影拉得老长。
圆圆抱着一摞简历走在银杏道上,手机忽然震动,是周明谦发来的消息:“今日听闻苏总在燕大破格录用了未毕业学生,倒是让我想起自己带的第一个博士生。”
她笑着回复:“人才不该被标签定义,就像科研不该被KPI束缚。”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远处教学楼的灯火次第熄灭,唯有实验室的窗口仍亮如星子。
凌晨一点的办公室里,咖啡机第三遍发出轰鸣。
圆圆盯着屏幕上的高校合作协议,法务部标注的风险条款像墨点般刺眼。
突然响起的敲门声惊得她打翻了马克杯,沈知远举着文件夹站在门口,西装外套搭在臂弯,露出白衬衫袖口整齐的褶皱。
“听说你在和时间赛跑。”
他弯腰用纸巾擦拭地毯上的咖啡渍,指尖蹭过她熬夜后泛青的下颌线,“产学研合作的法律边界确实复杂,但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先用项目制合作切入,等做出成果再谈长期协议。”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跳出某985高校正在招标的适老化科技项目,“明天我陪你去见校方负责人。”
晨光爬上窗台时,圆圆终于在临时合作备忘录上签下名字。
窗外的城市渐渐苏醒,地铁口的煎饼摊飘来香气,早高峰的车流开始在二环聚集。
她摸出手机给招聘主管发消息:“把昨天那个燕大男生的offer级别提到S档,另外通知各部门总监,下周开始亲自带管培生。”
手机屏幕映出她眼下的淡青,但唇角却扬起势在必得的弧度。
人才困境从来不是单点突破的战役,而是需要在行业资源与未来潜力间织就密网。
当第一缕朝阳照亮办公桌上的智能手环样品时,她忽然想起周明谦昨天说的话:“真正的创新者,永远在无人区种麦子。”
此刻,她正握着第一把种子。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