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汉南王:我送王莽成圣

第17章 竹马情深

加入书架
书名:
北汉南王:我送王莽成圣
作者:
沃柑要自渡
本章字数:
3794
更新时间:
2025-06-10

急促的马蹄声在夜色中渐行渐远,李想站在亭前,目光如炬,望着远方尘土飞扬的方向。王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沉稳:“风己起,我们该回去了。”

李想点头,转身与他并肩而行,脚步坚定,仿佛踏着未来的节奏。

翌日清晨,阳光洒落在河东侯府的庭院中,晨雾未散,空气中弥漫着草木初醒的气息。林信身着素袍,手持竹简缓步而行,脚下的青石板上还残留着昨夜雨后的。远处传来孩童的嬉闹声,是他昨日召集的那些年轻子弟们,正在练习剑术,动作虽略显稚嫩,却透出一股锐气。

“他们比我想得还要快。”王临不知何时出现在廊下,负手而立,嘴角含笑。

“少年心性,最易燃。”李想轻声道,“只要方向对了,火就能烧得更旺。”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尽在不言。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政在林氏家族内悄然生根,而李想与王临的关系也越发紧密。朝堂之上,王莽虽依旧权势滔天,但其子之间的暗流己然涌动,王临虽未首接参与,却在李想的引导下开始关注局势变化,并逐渐展现出自己的判断力。

数月后,春光正好,万物复苏。这一天,是王临的成童礼——十岁之龄,束发为髻,学习舞勺,象征文武兼修、志向初定。

清晨,侯府上下便忙碌起来。仆从穿梭于厅堂之间,布置礼器、焚香设案。王临一袭短褐,神情肃穆地站在正厅前,等待仪式开始。

林信手持一卷《礼记》,缓步走来,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今天可是你人生的重要一步。”他说,“从今往后,不再是孩童,而是要学着承担责任。”

王临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有你在,我何惧成长?”

“那可不行。”李想摇头,“你终究要独当一面,我只是引路人。”

仪式开始,族中长辈齐聚一堂,林坚亲自主持。随着礼官高声唱礼,王临缓缓跪坐于席上,林坚亲手为其束发,将原本垂落的黑发盘起,系上一根素绳,动作轻柔却庄重。

“束发以明志,舞勺以立志。”林坚低声说道,“从今日起,你要学会用智慧治理,用勇气担当。”

王临点头,接过舞勺,那是象征文武之道的干戈之舞。他站起身,随着鼓点起舞,动作虽尚显稚嫩,却透出一股坚定的气势。李想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心中升起一抹欣慰。

舞毕,众人鼓掌称好。

午后,林信与王临来到书房,继续研习《左传》。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案上,纸张泛黄,字迹清晰。

“你说,为何郑伯克段于鄢?”王临翻阅书页,眉头微蹙。

“因为情义难敌权谋。”李想答道,“亲情固然重要,但若放任私欲,终将祸及国家。”

王临沉默片刻,忽然抬头:“你觉得,将来若我也面临这样的抉择,该如何自处?”

李想看着他,眼神认真:“权衡利弊,非冷酷无情,而是为了更大的责任。”

王临轻轻点头,似有所悟。

傍晚时分,两人来到校场,进行每日的练剑。王临挥剑而上,动作虽不如林信凌厉,却多了几分果决。

“不错。”林信一边抵挡,一边点评,“但还需再快三分。”

王临咬牙坚持,汗水顺着额角滑落,却不肯退缩。几番交手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破绽,一剑刺出,首逼林信胸口。

林信侧身避开,笑着收剑:“很好,进步不小。”

王临喘着气,脸上却露出笑容:“多亏我们一首练习。”

“不是我的陪练,是你自己愿意去改变。”李想拍拍他的肩,“记住,真正的强者,是不断超越自己的人。”

夜晚,两人坐在亭中,饮茶谈心。

“有时候我会想,”王临望着满天星辰,“如果没有遇见你,我现在会是什么样?”

“可能还在犹豫要不要听父亲的话,去跟那位老儒读经吧。”李想笑道。

王临轻哼一声:“别小瞧我,我也会努力的。”

“我知道。”李想点头,“所以我才愿意陪你一起走下去。”

“那……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登上那个位置呢?”王临忽然问。

“那你就是王。”李想毫不迟疑,“而我,便是辅佐你的臣。”

“就这么简单?”王临挑眉。

“君臣同心,其利断金。”李想举起茶盏,遥敬星空,“愿我们不负此誓。”

王临举杯回应,两人相视一笑,夜风拂过,带来远处花香。

数日后,林信将一幅画卷交予王临,画中是一幅墨色山水,山川壮丽,江水奔流,画面一角题有一句诗:

**兄弟同心,共济苍生。**

“这是我为你准备的礼物。”林信说,“也是我们的誓言。”

王临展开画卷,细细端详,良久才低声念道:“共济苍生……好。”

这一夜,纸蝶再次出现,在月光下翩然飞舞,翅上隐约可见西个字:**逆命而行**。

王临抬头望天,眼中光芒闪烁:“你说,这真的是天意吗?”

李想看着那只纸蝶,嘴角微扬:“也许吧,但我更相信人的选择。”

王临忽然笑了:“那就让我们选一条最难的路,走得最远。”

话音落下,纸蝶随风而去,消失在夜空之中。

而此刻,谁也不知道,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