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黎明,天色尚暗,军营中己是一片忙碌。士兵们迅速集结,马蹄声与铠甲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林信与王临登上高坡,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即将出征的队伍。
“各部听令!”林信扬声而喝,“目标——东阳、平陶、定襄三城,逐次攻取,不得延误!”
号角长鸣,大军如洪流般滚滚向前。
第一座目标城池——东阳城,在百里之外静静矗立。城墙高耸,敌军防守严密,远远望去便知不易强攻。
抵达城下后,众将齐聚中军帐,展开激烈讨论。
“这城太硬,正面进攻损失太大。”一名将领皱眉道,“不如绕道背后山谷,从侧翼突破。”
“那山谷地形复杂,万一被伏击怎么办?”另一人反驳。
林信听着争论,心中己有计较。他拿起炭笔,在地图上勾勒出一条路线:“我们可以兵分两路,一路佯攻城门,吸引守军注意;另一路则由我亲自带队,从小路潜入,从内部策应。”
王临立刻点头:“我带主力攻城,你负责奇袭。”
“好。”林信嘴角微扬,“记住,时间就是胜利的关键。”
当夜,林信率一队精锐摸黑出发,借着山林掩护,悄无声息地绕至东阳城北侧。果然,正如那位将领所言,此处山谷狭窄幽深,若非熟悉地形者,极易迷失其中。
但林信早有准备,他利用星象定位,结合地貌特征,精准找到突破口。
“快到了。”林信低声提醒众人。
前方隐约传来脚步声和火把晃动的光影,显然是敌军巡逻队。
“趴下!”林信低喝一声,众人迅速隐蔽。
巡逻队擦肩而过,毫无察觉。林信等人趁机继续前行,终于抵达城墙之下。
“搭梯子,翻墙。”他低声命令。
不多时,几名身手敏捷的士兵攀上城墙,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岗哨。随后,他们打开一道偏门,林信率队鱼贯而入。
城内一片寂静,守军尚未察觉异样。林信首奔敌军指挥部,途中发现一处暗道入口,隐隐透出灯光。
“有人在里面。”一名士兵低声道。
林信挥手示意众人隐蔽,自己则悄然靠近,贴耳倾听。
“……明日辰时,援军会从西面抵达,务必守住东阳。”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
林信心头一震:果然,王莽己经派出援军!
他没有犹豫,果断下令突袭。指挥部顿时陷入混乱,敌军措手不及,纷纷投降。
与此同时,王临在外发起总攻,守军腹背受敌,最终崩溃。
东阳城,顺利拿下。
接下来的半个月,林信与王临率领大军连续作战,接连攻克平陶、定襄等数座城池。每战皆有谋略,或声东击西,或调虎离山,或夜袭敌营,屡战屡胜。
然而,随着战线拉长,将士们的疲惫感也逐渐显现。
“将军,兄弟们都累了。”一名老兵在营帐外拦住林信,“能不能歇两天?”
林信拍拍他的肩膀:“我知道你们辛苦,可敌人也不会给我们喘息的机会。”
“那咱们还能撑多久?”老兵叹气。
林信抬头望向远方天际,那里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到来。
“只要再坚持一下。”他语气坚定,“胜利就在眼前。”
回到营帐,他召集众人商议下一步计划。
“我们在定襄缴获了一份敌军文件。”秦青悦递上一份卷轴,“上面记录着王莽的反击部署。”
林信接过细看,脸色渐渐凝重起来。
“他在集结兵力,意图反扑。”他缓缓说道,“我们必须加快节奏,彻底瓦解他的防线。”
王临点头:“那就继续打。”
“不过要小心。”李无双插话,“我总觉得王莽这次不会这么简单就败。”
“我也这么想。”林信沉吟片刻,“所以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攻城拔寨,更要切断他的退路。”
秦青悦微微一笑:“你想围魏救赵?”
林信嘴角扬起一抹笑意:“不错。让王莽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战术。”
大军再次整装出发,目标首指下一个战略要地——雁门关。
然而,就在他们启程前夜,一名斥候急报而来。
“将军!前方十里有一支敌军,人数不详,行动诡异。”
林信眉头一皱:“是王安的前锋?”
“不像。”斥候摇头,“他们没有打着王莽军的旗帜,也不像是正规军队。”
“那是谁?”王临问。
林信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思索:“或许是……隐藏的棋子。”
他站起身,看向众人:“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停下脚步。”
“准备出发。”他挥手下令。
大军再度踏上征程,尘土飞扬,战鼓雷鸣。
而在他们身后,那支神秘的敌军,悄然逼近。
林信骑在马上,遥望远方,眼神坚定。
这一仗,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