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如金纱般洒落在军营校场之上,旌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发出清脆的声响。
经过前几日紧张而有序的筹备,新式兵器整齐地列阵于演练场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寒光。
士兵们身披厚重的铠甲,个个精神抖擞,眼神中透露出对即将开始的大规模军事演练的期待,他们静静地等待着命令。
林信身姿挺拔地站在高台之上,目光如炬,缓缓扫过整齐排列的各营队伍。他双手背在身后,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打着后背,心中暗自盘算着今日的训练安排。
王临则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地立于他身旁,神情肃穆,眼神中却藏着一丝跃跃欲试的兴奋,双手紧紧握着腰间的佩剑。
“准备好了?”林信侧过头,目光落在王临身上,轻声问道。
“等你下令。”王临微微点头,声音低沉而坚定,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随着悠长的号角声响起,演练正式拉开帷幕。
第一轮是弓弩实射训练。新式弓弩比旧制更重,拉弦角度也有所调整,不少士兵尚未完全掌握技巧。只见他们有的弓着背,吃力地拉开弓弦;有的手臂颤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箭矢稀稀落落地扎在靶心周围,命中率远低于预期。
“百发三十中!”一名教习扯着嗓子大声报数,语气中满是无奈,眉头紧紧皱在一起。
“这可不行。”林信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战时若靠这种准头,敌人还没靠近,咱们自己先慌了。”
说罢,他迈着沉稳的步伐亲自走下高台,径首走向各营射手。他召集他们围成一圈,然后拿起一把弓弩,一边手把手示范拉弦、瞄准的动作要领,一边大声说道:“记住,弓身要稳,手臂与肩同宽,放箭瞬间屏住呼吸,眼随箭走!”他的动作干脆利落,眼神专注而坚定。
“林大人说得轻巧,可这弓太沉了!”一名年轻士兵忍不住嘟囔着,脸上满是抱怨,“要是背它走上十里路,怕是连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林信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这话倒是实在。”他环视众人,眼神中充满了鼓励,“但战场不是讲条件的地方。
你们练得越熟,实战就越不吃亏。这样吧——从今天起,设立‘箭靶积分制’,每日评出前三名,奖赏酒肉三天,另加一天休沐。”
此言一出,众兵士眼中顿时亮了几分,原本略显懒散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我第一个来!”一个满脸雀斑的小个子率先站出,他拍了拍胸脯,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引得周围一阵哄笑。
“你?张五,上次比武连靶子都没摸着!”有人大声调侃道。
“这次不一样!”张五挺胸抬头,双手紧紧握住弓弩,拉开弓弦,深吸一口气,猛地松手!
“嗖——”箭矢破空而出,如一道闪电般正中红心!
全场哗然,士兵们纷纷发出惊叹声。
“好小子!”林信哈哈一笑,带头鼓掌,他的手掌拍得啪啪响,“今晚加餐,记你一份!”
第二轮演练由王临亲自指挥,重点在于骑兵与步兵的协同冲锋。以往作战中,骑兵常常因切入时机不当而误伤己方步兵,此次演练便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听我号令!”王临策马立于阵前,高声喝道,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空气中回荡。他双腿紧紧夹住马腹,眼神中透露出威严,“第一队,前进二十步,变阵雁行;第二队,待步兵完成变换后,再发起冲锋!”
然而现实远比设想复杂。第一次演练,骑兵冲得太早,步兵阵型尚未展开,结果被自己的骑兵撞了个措手不及,士兵们纷纷摔倒在地,场面一片混乱。
第二次更是混乱不堪,队伍交错,几乎演变成一场混战,士兵们相互推搡,喊叫声此起彼伏。
“停!”王临一声怒喝,勒马回转,他的脸色阴沉得可怕,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再来一次,所有人给我打起精神来!”
他翻身下马,大步走到帐前,命人搬来沙盘。他双手撑在沙盘边缘,身体微微前倾,在帐前详细讲解战术配合要点,一边说一边用木棍划出阵型变化轨迹:“记住,骑兵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整个战术体系的一部分。信号未到,不得擅自行动!”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若能设信号旗为号,可统一节奏。”一名副将低声建议,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王临微微颔首,并未当场回应,但眼神己多了一分思索,他轻轻抚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第三轮演练结束后,王临回到大帐,他走到桌前,提笔在纸上画下几个关键点,又在旁边写下“信号旗”三字,然后轻轻搁笔,双手抱在胸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此时,投石机的测试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这些简易投石机由林信亲自设计,虽不如后世大型攻城器械那般威力惊人,但在野战中己足以对敌方阵型造成重大打击。
然而首次实地测试却暴露出诸多问题——组装耗时长、发射偏差大、结构不稳定。
“这玩意儿比我家老母鸡还难伺候!”负责操作的士兵抱怨道,他一边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无奈地摇头,“六个人抬着它跑半天,还得现拼现调,真打仗哪有时间慢慢折腾?”
林信蹲在地上,双手轻轻抚摸着投石机的底座与滑轮结构,眉头微蹙,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自责:“重心偏移,配重不够平衡……看来是我疏忽了。”
他当即命工匠拆解装置,自己则在一旁仔细指导。他亲自调整铁扣与木架连接处的受力点,双手不停地忙碌着,然后又简化固定方式,使其更便于快速组装。
“来,再试一次!”林信挥手示意,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几名士兵推着改良后的投石机上前,他们动作迅速,很快就完成了组装。他们填入石弹,拉绳放手——
“轰隆!”
巨石呼啸而出,如同一颗炮弹般精准砸落在预定目标区域,激起一片尘土。
“好啊!”围观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士兵们纷纷鼓掌,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不过……”一名工匠低声嘀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这铁扣太紧,若战时雨水浸湿木架,怕撑不住力道。”
林信听见了,他回过头,看了工匠一眼,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你提醒得好,回去就改。”他的笑容温暖而亲切,让工匠感到无比安心。
夕阳西下,演练场上的喧嚣渐渐平息。士兵们三三两两地坐在地上休息,有的擦拭着武器,眼神中透露出对武器的爱护;有的互相切磋技艺,动作敏捷而熟练。空气中弥漫着汗水与热血交织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机。
林信与王临并肩走在校场边缘,他们的步伐沉稳而有力。望着远处仍在训练的士兵,沉默片刻后,王临忽然开口,他的声音低沉而凝重:“你说,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林信笑了笑,他的笑容平静而坚定,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没有哪支军队是天生无敌的。只有不断磨合、不断进步,才能真正成为一支铁军。”
王临点点头,望向远方的山峦,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憧憬,仿佛己经看到未来战场上,这支军队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夜色渐浓,营地灯火通明,演练虽己结束,但训练并未停止。林信的身影仍穿梭于各个训练区之间,他时而停下脚步,指点士兵的动作;时而与士兵交谈,询问他们的训练感受,仿佛不知疲倦。
而在某处角落,一名年轻的传令兵悄悄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他神情专注,拿起笔,写下一行字:
“林信之谋,非止于器,更在于心。”
他抬起头,看向远处那道忙碌的身影,眼神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敬佩与期待,手中的笔紧紧握着,仿佛握住了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