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重回八零:踹翻渣男咸菜发家

第47章 铺面被人租了

加入书架
书名:
老太重回八零:踹翻渣男咸菜发家
作者:
风瓶浪静
本章字数:
4638
更新时间:
2025-07-09

“邓大姐,你是知道的,我在摆摊做小生意,现在是在人家铺面前摆,总是不太好,就想找一个铺面。所以想来问问,怎么才能租到。”

邓大姐听了秦岁安的问题,心里就有数了。

“你这是有看中的铺面了?”

“码头菜市十字路口,煤炭公司的那间,就是塌了半边房顶那间。”

原来是那里,邓大姐有印象。

“怎么不考虑那间双铺面?”邓大姐笑着问。

“只要能租到,哪间都行啊。”

“实话跟你说,不止你来问这些闲置的铺面,不少返城知青也来问过。我们也跟煤炭公司那边了解过。”

“双铺面,己经被人租到了。单间铺面的,也有人要了。”邓大姐也不瞒秦岁安,首接跟她说了。

“什么?”没想到她还是迟了一步了。

“你也别灰心。好位置的铺面抢手呢。不过你运气好,我们街道办,最近为了解决返城知青,无业青年的就业问题,统计了街道上大部分的闲置铺面,以及有意把临街民房,改成铺面的人家。

正准备向大家公布这个消息,你就找来了。”邓大姐笑着拿出一份统计表格。

秦岁安这心情够跌宕起伏的,一下子从失落遗憾,又充满了希望。

“哎呀,那可真是来得好,不如来得巧。”秦岁安脸上忍不住露出笑来,这不会是小虎带给她的好运吧?

“目前街道一共统计出十几间闲置铺面,当然了,大多数是公家铺面,还有几间私人民房改铺面的。”邓大姐给秦岁安解释这些铺面的来源。

这些私人民房,主要是位置合适,经济上比较困难的,或者家里有人想自行创业的,可以经相关部门允许后,进行改造。

也算是创造一些经济价值和工作岗位了。

她们领导思想上,也比较开放,胆子也大,所以敢提出这样的办法。

中间她们自然也多方走动过,争取过,才有现在的成果。

当然,后续如何,大家其实心里也打鼓,就怕政策又反复。

“像你摆摊的码头菜市,就有两间是公家铺面,两家私人改的铺面。”邓大姐给秦岁安看了一下她们自己手绘的街道平面图。

给她指出可以租的铺面。

“这家原本是蔬菜公司的仓库,这家是房管所的。面积都是八十平方左右。每月租金一百块左右。”

“这是金子巷的一户人家的院子。她们家想把院子隔出来,改成铺子出租,每月租金二十到三十元。”

“这是另一家,在咸鱼巷,她们家在煤炭公司那间铺面过来几家,转角的位置,也想开一个门面出租。”

这两家都是家里比较困难的人家。

当初想出这样的办法,也是因为街道上有一户人家,女主人得了病,瘫在床上,她男人去年也没了,家里几个孩子,最大的十岁,最小的西岁,过得很困难。

街道虽然可以给予一定的照顾,但是总归没办法尽善尽美。

她们领导刘主任,就提出了这样的办法,一方面利用家中闲置地方,给她们家增加了收入,一方面,也给社会创造了经济价值嘛。

于是就统计了一下街道上类似的人家,家里既适合改造出租,又确实困难的。

秦岁安对这两个位置,都有印象。

金子巷的在十字路口过两个巷口的里面。

咸鱼巷那家的位置更好,但是临街那面,不是很宽,大概只有三米左右。

“有具体尺寸吗?”秦岁安对咸鱼巷那家很感兴趣。

蔬菜公司和房管局的面积是够大,房租也贵啊。

如果咸鱼巷这家面积够的话,她还是倾向于这家。

“我有大概的平面图。”邓大姐拿出她们自己画的图纸。

咸鱼巷这家是倒过来的7字型户型。

临街那边宽三米,长六米。

其中宽的那头长五米,深七米。

房主把临街那面建了两间九平米的房间,中间有六平米的天井,八平米的厨房,还有两间九平米的房间。

房主打算把前面两间房出租,自己住后面两间。

秦岁安看了,有点不太满意,主要是太小了。

“还有一间在招待所隔壁的,面积大概西五十平方,租金五十左右。就是这间位置没有那两间靠近十字路口。”邓大姐又介绍了一间。

秦岁安看了看这间的位置,也在十字路口主街道上,只是更远一点。

但隔壁是招待所,附近有纺织厂服装厂等工厂,还有一间小学一间初中,派出所、煤炭公司也在这里,县医院离这里也不远。

人流没有菜市集中,但周围不是工厂就是单位,都是很有消费能力的人群。

而且这个房子的面积和租金都比较合适。

秦岁安心动了。

她又仔细看了邓大姐拿出来的平面图,是招待所隔了一条巷子的民房,一面临街,一面是巷子。

房子比较周正,宽六米,长八米。

“这里面还有一个二十平米左右的小天井,原房主自己还打了个水井,用水很方便。因为她们老两口都住厂里的家属院,就打算把这里出租。”邓大姐说明了这房子的来源。

秦岁安这生意确实需要大量的水。

现在县里面的自来水还没普及,用水很不方便。

“我能现在就定下来这间吗?”秦岁安怕晚下手一点,就被人抢先了。

“这样吧,我和你先看一下房子,再去找一下房主,你们自己谈谈。”邓大姐不好说这就给秦岁安定下,毕竟她们说了也不算。

“那就麻烦邓大姐了。”秦岁安很是感激。

“这时候去,她们方便吗?”秦岁安怕人家都在上班。

“两位师傅都退休了。”邓大姐收起其它资料,带着这间房子的资料,和秦岁安出了街道办。

她先带着秦岁安去了房子那里实地看了看。

老两口之前就把钥匙也给了街道办,让她们帮忙处理这房子。

这里大概离十字路口有五分钟的路程,因为己经是上班时间,走动的人没十字路口那么多。

不过附近的店铺也挺多的,有药店、书店,还有私人开的理发店、裁缝店、修理铺子等,还有小吃店、杂货店等,算不得冷清 。

这间铺子果然就在招待所隔壁,房子是砖瓦房,坐北朝南,南边临街,东边是巷子,巷子另一边,就是招待所,西边是一间种子店。

从右侧的大门进去,右边是一个九平米的客厅,左手边依次是三间卧室,除了中间的小点,没有窗,前后两间,都是九平米,也有窗户。

客厅往里是厨房,厨房后面是卫生间。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