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天文观测比赛?"
顾念星接过沈静姝递来的泛黄海报,上面用繁体字印着比赛详细规则。海报边缘己经被严重磨损,显然被翻阅过多次。
"三年才举办一次。"沈静姝的眼睛亮得惊人,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今年正好在南京举行,我们学校有资格派一支队伍参加。"
天文社活动室里,煤油灯的光晕在沈静姝脸上跳动,勾勒出她兴奋的轮廓。顾念星注意到她眼下有淡淡的青黑色,像熊猫似的,显然己经为这件事熬了好几个日夜。
"我们?"顾念星指了指自己,"可是我才转学来不到一周,这能行吗?"
"虽然你来的时间不久,但你的天文知识储备比李社长还要丰富。"沈静姝向前倾身,一缕短发从耳后滑落,"昨天你随口说的仙女座星云M31距离地球的数值,连《天文年历》上都没有记载。"
顾念星喉咙发紧。他又不小心说漏嘴了。在现代天文学中,仙女座星系的距离是基础常识,但在1924年,这还是个未被完全证实的猜想。
"我...我瞎猜的。"他一边摸着鼻子一边干巴巴地说。
沈静姝撇撇嘴,显然不信顾念星的谎话,但也没再追问。她展开一张手绘的星图铺在桌上,用黄铜镇纸压住西角:"比赛分理论和观测两部分,下个月十五号举行。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特殊天象的观测方案,还有..."她咬了咬下唇,"需要至少三名队员。"
顾念星环顾空荡荡的活动室。自从周世勋那天闹过后,天文社的其他成员仿佛人间蒸发,连社长李文涛都找借口不再露面。
"加上林小虎也才两个人。"他指出了这个明显的问题。
沈静姝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林小虎昨天退社了。周世勋威胁说谁参加比赛就别想拿到毕业推荐信。"一想到这沈静姝就感到一阵头疼。"
"他凭什么?"顾念星愤慨的说道
"周家掌控着半个江南的矿业,和洋人关系密切。"沈静姝的声音低了下去,"他父亲是校董,叔叔在教育部,连校长都要让他们三分薄面。"
顾念星想起历史书上关于民国时期买办资本的描述。在这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像周家这样的买办家族确实能在地方上呼风唤雨,作威作福。
"那我们还怎么参赛?"
沈静姝突然抬头,眼中闪烁着倔强的光芒:"我们可以找校长特批两人组队。李副校长很支持女生参与科学活动,她是第一批留日女学生。"
顾念星看着沈静姝坚毅的侧脸,忽然明白了她为何能在这个保守的时代坚持学习天文——那种对星空近乎执着的热爱,让她能够无视周遭的偏见和阻碍。
"好。"他听见自己说,"我参加。"
沈静姝绽开的笑容像夜空中突然亮起的星辰。她迅速从抽屉里拿出一叠资料:"这是我设计的观测方案,目标是记录仙女座星云的结构。但我们的望远镜分辨率不够,我正在想办法改进..."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他们沉浸在观测方案的讨论中。顾念星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自己透露的知识量,只在不经意间给出几个关键建议。即便如此,沈静姝还是时不时用惊讶的目光看他,仿佛在打量一个行走的天文百科全书。
"你确定这个修正参数没错?"她第三次问道,手指停在计算纸的一行公式上。
顾念星点点头:"大气折射率随温度变化的修正系数,我...在一本德国期刊上看到过。"
沈静姝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没再追问。窗外,校园的钟声敲响了十下。
"宿舍要关门了。"顾念星提醒道。
沈静姝却摇摇头:"我申请了特殊留校,为了准备比赛。"她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油纸包,"饿了吗?食堂王婶偷偷给我的肉包子。"
包子己经凉了,但顾念星吃得津津有味。在现代学校,他从未体会过这种为共同目标废寝忘食的感觉。天文社在他那个时代只是个边缘兴趣小组,成员们最多在流星雨时凑个热闹,从不会如此投入。
"你为什么这么在意这个比赛?"他忍不住问道。
沈静姝正在调试一个自制的光学装置,闻言手指微微一顿:"获奖队伍可以去紫金山天文台学习,还能得到国外大学的推荐信。"她声音轻了下来,"这是我离开这里的唯一机会。"
顾念星默然。在这个女性仍被束缚在传统角色中的年代,沈静姝的科学梦想显得如此奢侈。他忽然想起校史馆里关于1925年那场"实验室意外"的模糊记载,心头掠过一丝不安。
"我们会赢的。"他脱口而出。
沈静姝抬头看他,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谢谢你,顾念星。虽然你总是神神秘秘的,但...你是第一个真心支持我研究的人。"
煤油灯噼啪作响,在墙上投下两人交错的影子。顾念星胸口泛起一阵奇异的温暖,他急忙低头假装整理资料,掩饰自己发烫的耳根。
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情,在两人之间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