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穿越成了朱雄英

第83章 税收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我穿越成了朱雄英
作者:
孤帆
本章字数:
4412
更新时间:
2025-07-09

老朱越听越生气。

“这帮混蛋,咱给他们免税的权利他们居然互相勾结。

还有那些贱民,咱收税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保护他们不被异族入侵。”

“皇爷爷就别自欺欺人了,高昌现在还陷落着呢,皇爷爷飞过去救他们了吗?

皇爷爷不过是想保朱家万事昌隆罢了。

就不要说什么收税是为了保护百姓了。

是您自己弄的这些制度,现在也不能怪百姓钻这个空子。

从皇爷爷定死了士农工商就要知道百姓己经跟您离心离德了。

您嘴里的要做百姓的皇帝不过是做地主的皇帝罢了。

地主是您圈养的猪,佃户也是地主圈养的猪。

皇权不下乡,皇爷爷收税的大头是地主。

也就是长安城的百姓才被皇爷爷当人对待。

外面的百姓谁不骂咱们朱家?

光我那些叔叔在封地干的那些事就能看出来了。

所以民税必须要降低,把隐藏人口放出来。

这些人口放出来,税收上其实没什么变化。

因为人多了交税的人也多了。

以前收西成是因为人少。

现在人多了收三成变化不会有多大的。

而且以后服徭役干嘛的皇爷爷还会有更多的人选。

或者征兵打仗也是一样的。

只要皇爷爷的农税减下去,百姓自然会去对比继续做佃户还是有个光明正大的身份。

地主不能赚差价了自然要花钱请人来种地。

流动起来的钱才是钱。

埋地里的就是破铜烂铁。

要引导百姓们敢挣钱花钱。

所以农税一定要低,只有这样皇爷爷才是百姓的皇帝。

而他们花钱了就是接下来我要说的商屯。

朱标抬起头来“商人为什么会去种地呢?

昨天不是跟你说了商人不事生产是不会种地的吗?”

朱雄英笑了“父王就没想过他们为什么愿意把物品卖到边军手里吗?”

老朱眼神明朗起来“他们要换盐引糖引跟茶引。

盐茶糖才是最挣钱的生意。”

“没错皇爷爷,这就是我要说的商屯。”

“可这商人还是没种地啊?”

老朱挠挠头。

“皇爷爷钻牛角尖了,这个问题很简单。

他们需要盐糖茶引,所以需要运粮跟其他生活用品去边军手里换。

皇爷爷要给他们一个虚职,就是商人也能当官,但是却没有权利。”

“不行,商人怎么能当官呢?绝对不行。”

老朱急了。

“皇爷爷听我说完,商人现在其实不缺钱了,他们就缺名利了。

皇爷爷打压他们不给他们穿丝绸这是没用的。

你还能去他们家里看看他们有没有丝绸衣服啊?

顶多就是在外面穿粗布衣裳,回家立马就换了。

这本就是无用之功。

他们不缺钱,钱多的都花不出去了,所以要给他们名利了。

他们这个官也不用太大,七品就行,见官不拜,而且可以世袭,他们的儿子要是有本事可以参加科举。”

“那他们还是没种田啊?”

“皇爷爷如果你是商人,你现在钱跟名都有了,你现在去运粮给边军将领会发现什么问题?”

“路程太远换来的路引去倒卖也挣不了太多了。”

“没错,商人到底是商人,皇爷爷只要让他们去屯田给官职,他们会很乐意去的。

一是运输太远,人吃马嚼的都是成本。

二是这一路上可不太平啊。为了换盐引把自己小命搭上可不值得。

毕竟现在可是有了官身,虽然没权利,但是起码是官见谁都不用跪了。

也能穿衣自由了。

可他们到底是商人就会算成本。

屯田不仅能当官还能省去一大笔路费和损耗。这样能挣的钱更多。

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在边军驻地附近开垦荒地。

这样把粮食给边军后首接就能拿着盐引回来倒卖盐。

这些大商人本身不缺钱的,要不是皇爷爷逼着他们必须去边境送粮换盐引他们不会去的。

一路颠簸不安全不说,还挣不了几个钱。

边军给的盐引能有多少?

随便贿赂一个盐官给的都比这多。

大商人不情愿去,小商人没那个资本去。

要不是皇爷爷逼着大商人谁干这买卖?

他们不缺皇爷爷这仨瓜俩枣的。”

老朱被朱雄英说的有些脸红,也不知道是气的还是什么。

“那给他们一个不能吃喝的官他们就愿意干了?”

“当然愿意了,有了官身能给您首接上奏折,这些地方官就不敢逼他们逼的太过分。

哪个地方官去上任不去敲诈一下他们?

这些地方官要的好处可能比这些商人给皇爷爷上的税还多呢。”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这帮混蛋该杀。”

“皇爷爷息怒,咱们大明现在就要改一下农税了。

军屯必须重税,产出多少,士兵吃多少必须计算清楚。

不能饿着也不能吃太饱,饿着容易造反,吃太饱容易不干活。

百姓必须轻徭薄赋,百姓才是根本,老百姓过得好了才会维护我们朱家的统治。

才愿意传宗接代,不然自己都吃不饱生出来吃什么?

吃西北风吗?

商人的税又必须合理,不能收多,收多了商人没得赚就不干了。

也不能收少了,少了咱们大明太亏了。

所以这个尺度要皇爷爷自己把握。

轻了重了都不行,得派得力官员下去调查,不能告诉官员调查是为了什么。

不然官员下去一定会被腐蚀的。

那些大商人大地主家里不说金山银山,起码随便一出手就是皇爷爷给官员的一辈子俸禄。

没有几个官员抵挡得住。

一个两个还不行,必须要分批次派好几队人马下去调研。

这样总能有一些坚守住本心的。

还有就是让他们几人一组互相监督,几人必须是不同省份的人。

谁也不能是同窗或者老乡。

还有就是南方官员就去北方调研,北方官员去南方调研。”

朱雄英一口气说了那么多,嗓子都说哑了,朱标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这个儿子。

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大孙,你上次说的官绅一体纳粮还有土改跟咱好好说说。

咱现在觉得这改革怕是不能再拖了,长痛不如短痛。”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