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的修仙国运

第17章 京营雷霆,张忠落马与军制革新

加入书架
书名:
嘉靖帝的修仙国运
作者:
吃番茄的西瓜
本章字数:
5112
更新时间:
2025-07-08

黄锦手持朱厚熜的谕旨,带着一队锦衣卫,快马加鞭赶到京营时,正看到一群身着蟒袍玉带的侯伯将领,将骆安围在中间,吵吵嚷嚷。

“骆安!你一个锦衣卫,懂什么军务?竟敢来京营指手画脚!” 说话的是英国公张仑,他是张玉的后人,世袭英国公,在京营中势力庞大。

“就是!我祖宗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时候,你家还不知道在哪呢!” 安远侯柳珣也跟着起哄。

骆安脸色铁青,手按在绣春刀的刀柄上,强压着怒火:“我奉陛下旨意整肃京营,尔等竟敢阻挠,是想谋反吗?”

“谋反?” 张仑冷笑一声,“我们是在维护祖宗军制!陛下年轻,被你等小人蛊惑,才会下此乱命!”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之际,黄锦的声音远远传来:“陛下圣旨到——英国公、安远侯,还不速速接旨!”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张仑和柳珣对视一眼,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但还是率领众人,跪迎圣旨。

黄锦走到众人面前,展开谕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京营乃拱卫京师之精锐,近闻军纪废弛,兵额缺额,兵器锈蚀,皆因管军将领玩忽职守,贪墨成风所致……”

当读到“京营提督太监张忠,治军无方,着即革职,下锦衣卫诏狱查办”时,张仑和柳珣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这……这不可能!” 张仑失声叫道,“陛下怎么会下这样的旨意?”

黄锦冷冷地看着他:“英国公,圣旨己到,还不遵旨吗?”

就在这时,张忠从后面匆匆赶来,他听到圣旨内容后,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想跑。

“抓住他!” 骆安一声令下,旁边的锦衣卫一拥而上,瞬间将张忠按倒在地。

“冤枉啊!陛下!冤枉啊!” 张忠不停地哭喊着,但很快就被堵住了嘴。

张仑和柳珣见状,知道大势己去,垂头丧气地跪在地上,不敢再言。

黄锦宣读完圣旨,对骆安说道:“骆指挥使,陛下有旨,让你放手整肃京营,一切有陛下担着。”

“是!” 骆安精神一振,立刻下令,“来人!将张忠押入诏狱!英国公、安远侯,还有刚才起哄的几位侯爷,都给我看押起来,听候陛下处置!”

“你敢!” 张仑还想反抗,但看到锦衣卫冰冷的刀锋,最终还是泄了气,乖乖地束手就擒。

一场可能发生的兵变,就这样被朱厚熜的一道圣旨和骆安的果断行动平息了。

京营整肃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人们没想到,这位少年天子竟然如此强硬,一出手就拿下了京营提督太监和几位世袭侯伯。

乾清宫内,朱厚熜听到黄锦的汇报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做得好,骆安这次还算争气。” 朱厚熜说道,“张忠和那几个侯爷,先关起来,不要急着处理,等京营整肃有了眉目再说。”

“是,陛下。”

“接下来,” 朱厚熜站起身,“该考虑军制革新的问题了。京营和边镇的问题,不仅仅是贪墨,更重要的是军制本身己经落后了。”

他想起了张璁奏疏中提到的军屯制度,以及自己了解的历史上的一些军制改革。

“黄锦,” 朱厚熜说道,“把张璁关于军屯的奏疏,还有兵部关于京营的档案,都给朕找来。”

“是,陛下。”

朱厚熜坐在书案前,仔细研究着张璁的奏疏和京营的档案。他发现,明朝的军制,无论是卫所制还是军屯制,在初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己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

“卫所制下,士兵世代为军,地位低下,积极性不高;军屯制被侵占,士兵无田可耕,无粮可食,战斗力自然下降。” 朱厚熜喃喃自语,“看来,必须进行一场彻底的军制革新了。”

他思考着,历史上的戚家军之所以战斗力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采用了募兵制,士兵待遇高,训练严格,装备精良。或许,他可以在京营和边镇试点募兵制,逐步取代卫所制。

“但是,募兵制需要大量的银子,现在国库空虚,怎么办?” 朱厚熜皱起了眉头。

他想到了张璁的军屯清查方案,如果能成功清查军屯,将被侵占的屯田收回,分给军户,不仅可以解决军户的生计问题,还可以增加军粮的供应,减少对国库的依赖。

“对,就这么办!” 朱厚熜眼前一亮,“先清查军屯,解决军粮问题,然后试点募兵制,提高士兵待遇,加强训练,淘汰老弱病残。”

他立刻叫来黄锦,口述了一道谕旨,让内阁、户部、兵部和张璁共同商议军制革新的具体方案,重点讨论募兵制和军屯清查的结合问题。

就在朱厚熜忙于军制革新的时候,吕芳从大同送来了最新的密报。

“陛下,” 吕芳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骆指挥使在大同拿下了副总兵李瑾,还查获了他与乔宇侄子勾结侵占屯田的证据。”

“哦?什么证据?” 朱厚熜来了兴趣。

“是几封书信和一份地契,” 吕芳说道,“书信中,李瑾向乔宇的侄子承诺,将大同的两千顷屯田转卖给他,所得银子两人平分;地契上,也有乔宇侄子的签名。”

“好!太好了!” 朱厚熜大喜过望,“有了这些证据,看乔宇还怎么狡辩!”

他立刻下令,将李瑾和乔宇的侄子一并押解回京,交三法司会审。

乔宇得知消息后,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进宫求见朱厚熜,想要为自己的侄子辩解。

“陛下,” 乔宇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臣的侄子年幼无知,受人蛊惑,才会做出这等错事,求陛下看在臣多年为朝廷效力的份上,饶了他吧。”

朱厚熜冷冷地看着他:“乔爱卿,你侄子可不是年幼无知,他与李瑾勾结,侵占边镇屯田,致使军户无田可耕,边备废弛,差点酿成大祸。这样的人,你让朕怎么饶他?”

“陛下,” 乔宇痛哭流涕,“臣愿意替侄子赎罪,求陛下开恩。”

“赎罪?” 朱厚熜冷笑一声,“你拿什么赎罪?是拿你侵占的那些田产,还是拿你收受的那些贿赂?”

乔宇闻言,脸色惨白,说不出话来。

“好了,” 朱厚熜挥了挥手,“你下去吧。这件事,朕会让三法司秉公处理的。”

乔宇知道,自己彻底完了,失魂落魄地退出了乾清宫。

看着乔宇离去的背影,朱厚熜心中没有丝毫怜悯。他知道,对这些贪官污吏的仁慈,就是对国家和百姓的残忍。

他再次内视己身,发现随着京营整肃的顺利进行和边镇贪墨案的查处,体内的国运之力又有了明显的增长。那股力量如同一条奔腾的河流,在经脉中欢快地流淌,带来的温热感让他感到无比舒适和强大。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又增强了许多,甚至可以轻松地举起一个沉重的铜鼎。

“看来,只要坚持反腐倡廉,整军经武,国运就会不断提升,我的力量也会不断增强。” 朱厚熜心中暗道。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但他有信心,也有能力,一一克服。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