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里的岁时暖

第28章 米兰的晨雾与咖啡香

加入书架
书名:
织锦里的岁时暖
作者:
桑婉潼
本章字数:
2832
更新时间:
2025-07-09

米兰的清晨裹着一层薄雾,像被揉皱的丝绸。江舒宁推开民宿的木窗,潮湿的风裹着茉莉香涌进来,楼下庭院里的老玫瑰正开得热烈,花瓣上凝着细密的水珠,像撒了把碎钻。

“醒了?”傅彦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穿着件米白针织衫,手里端着两杯现磨咖啡,杯沿还冒着热气,“张婶说米兰的晨雾最浓,我特意让民宿老板煮了热可可——你昨晚说咖啡喝多了失眠。”

江舒宁转身接过咖啡,指尖触到他掌心的温度。他的另一只手自然地揽住她腰,将她往怀里带了带:“昨晚改稿到三点,今天不许再熬太晚。”

“知道啦,傅管家。”江舒宁抿了口咖啡,甜中带点微苦,像极了此刻的心情——既期待即将到来的时装周,又贪恋着这难得的二人时光。

他们住的民宿在米兰老城区,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面上爬满常春藤,窗台上摆着陶土花盆,种着薄荷和罗勒。傅彦清特意选了带露台的一楼,此刻露台上的藤编椅还沾着晨露,他拉着江舒宁过去:“坐会儿?我让张森把你的设计图扫描件发过来了。”

江舒宁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石桌上摊着几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她“西季”系列的细节图——春的嫩柳、夏的荷风、秋的桂雨、冬的雪梅,每幅图都配着她手写的灵感笔记:“蓝染要像晨雾里的山,颜色要透,不能闷。”“金线绣要跟着布的纹理走,像草在风里长。”

“昨晚改到凌晨,眼睛都红了。”傅彦清伸手替她揉了揉眼尾,“张森说意大利的设计师看了你的图,说‘这不是布料,是会呼吸的诗’。我倒觉得……”他低头吻了吻她发顶,“这是你的心跳声。”

江舒宁的耳尖瞬间红了。她想起三年前在染坊,他第一次夸她的设计“有温度”;想起去年展览,他说“这些布会说话”;而现在,他说“这是你的心跳声”——原来最懂她的人,从来都是他。

午后,两人晃进了米兰的古董市场。石板路被晒得发烫,两旁的旧书店、古董店、手作工坊挤成一团,连空气里都飘着旧木头和铜器的味道。

“那边有间旧布庄!”江舒宁眼睛一亮,拽着傅彦清的袖子往巷子里走。

布庄里堆着成捆的旧布料,有褪色的丝绒、磨毛的棉麻、染着模糊花纹的粗布。江舒宁蹲在一捆靛蓝粗布前,指尖拂过布面的纹理:“你看,这是手工靛染的,颜色虽然旧了,但染缸的痕迹还在——像不像我们染坊后园的老墙?”

傅彦清凑过去,顺着她的手指看:“确实。不过……”他突然笑了,“你蹲在这儿,像只发现松露的小松鼠。”

“讨厌!”江舒宁拍他手背,却没忍住笑。她正想再翻点什么,忽然被角落的铜铃铛吸引了——那是个巴掌大的铜铃,表面刻着缠枝莲纹,铃舌是颗褪色的红玛瑙,轻轻一摇,声音清冽又绵长。

“这个……”她拿起铃铛,“像不像小时候奶奶庙里的祈福铃?”

傅彦清接过铃铛,铃舌在掌心硌出个小印子:“像。那时候你总说,摇三下铃,奶奶就会来给你买糖葫芦。”

江舒宁的心突然软得一塌糊涂。她想起七岁那年发高热,奶奶连夜背她去庙里烧香,铃铛在风里响了一路;想起十二岁生日,奶奶把攒了半年的钱换成铃铛,说“听见铃铛响,灾星就散了”;想起奶奶临终前,把铃铛塞进她手里,说“舒宁要好好的”。

“彦清,”她把铃铛塞进他手心,“这个,我想做成设计的一部分。”

“好。”傅彦清把铃铛小心收进随身的皮夹里,“你说怎么用?缝在衣摆?还是串成项链?”

“都不。”江舒宁歪头想了想,“我想把它嵌在染缸的木塞上——每次染布前摇一摇,让老铃铛替我们守着颜色。”

傅彦清望着她发亮的眼睛,忽然俯身吻了吻她的鼻尖:“舒宁,你总能把旧东西变成新的光。”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