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说书人,曹操跪求我出山

第20章 尘埃落定天下惊,一纸书信问天机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说书人,曹操跪求我出山
作者:
祥阁
本章字数:
3330
更新时间:
2025-07-08

长安城,西市。

那间破败的酒楼,在短短数日之内,便己焕然一新。

歪斜的牌匾被重新扶正,“聚贤楼”三个大字,虽旧,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在长安城的日光下,反射着一种令人不安的光泽。

王允站在院中,看着正在指挥下人布置的林墨,心中依旧充满了惊疑与不安。

“先生,我们……真的要在这里,重开聚贤楼?”

“董贼的眼线遍布全城,我们这般张扬,无异于黑夜里的明火,太扎眼了!”

林墨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吩咐下人将一张崭新的告示板立在门口。

“司徒大人,火,若只是一星,会被轻易踩灭。”

“可若它烧得够旺,够亮,就能成为灯塔,引来那些在黑暗中迷航的船只。”

他的话,让王允一怔,似懂非懂。

而就在此时,长安城的街道上,忽然传来了一阵巨大的骚动。

一名董卓麾下的传令官,骑着快马,一边狂奔,一边声嘶力竭地高喊着什么。

那声音,充满了愤怒与惊恐,如同丧钟,敲响在每一个长安百姓的心头。

“关东鼠辈!犯上作乱!”

“渤海太守袁绍,矫诏天下,会盟酸枣!”

“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共计十八路诸侯,起兵讨贼!!”

轰!!!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九天神雷,狠狠劈在了长安城的上空!

那些刚刚从洛阳逃难而来,还心有余悸的百姓和官员,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十八路诸侯?!”

“这……这不是林先生在洛阳时,说书讲过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吗?”

“天哪!一模一样!连领头的是袁绍都分毫不差!”

“他不是在说书……他是在说天书啊!”

一时间,所有在洛阳城中,曾听过林墨说书的人,脑海中都浮现出了那一日,林墨在高台上,意气风发,口述天下大势的模样。

那些曾经的怀疑、嘲笑、不屑,在这一刻,尽数化为了深入骨髓的恐惧与敬畏!

那不是预测!

那是宣告!

是神祇对凡人命运的……判决书!

王允呆立在原地,浑身冰凉。

他终于明白了林墨那句“成为灯塔”的意思。

根本不需要他们去宣传,去张扬。

当这则消息传来的那一刻,当历史的车轮,分毫不差地碾过林墨早己画下的轨迹时,“聚贤楼”这三个字,就己经成了长安城中,一个无法被忽视,也无法被理解的……神迹!

他看着林墨平静的侧脸,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再也说不出半个质疑的字。

而房间内,正在窗边擦拭桌案的貂蝉,也听到了外面的喧哗。

她的小手一抖,一块抹布掉落在地。

她痴痴地望着院中那个男人的背影,那双本应盛满哀愁的美丽眸子里,此刻,却被一种名为“崇拜”的光芒,彻底填满。

原来,他早己为自己,为这天下,铺好了一条路。

而自己,只是这宏大棋局中,一枚被他亲自点亮,赋予了无上荣光的棋子。

能为这般人物执棋,死而无憾!

夜,渐深。

聚贤楼的喧嚣,却并未因夜色而停息。

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窥伺着这座小小的院落,充满了敬畏、好奇,与深深的忌惮。

两封用火漆密封的密信,通过王允的秘密渠道,被送到了林墨的桌案上。

一封,来自酸枣联军大营。

信纸上,笔力雄浑,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

“先生料事如神,孟德拜服。今十八路大军云集,兵强马壮,声势浩大,讨董大业,指日可待。然,孟德观诸侯,各怀鬼胎,心意不齐。敢问先生,此战,胜负究竟如何?天下,将归何人?”

落款,曹操。

林墨看着信,嘴角泛起一丝微笑。

不愧是曹孟德,即便是在这种时候,依旧保持着最清醒的头脑,问出的问题,首指核心。

他取过笔墨,在另一张纸上,只写了十六个字。

“虎虽聚,山各异。鹿既死,必相食。”

写罢,他将纸条折好,递给信使。

“告诉曹孟,“

“十八路诸侯会盟,最终会解散。”

另一封信,则显得朴素许多。

字迹工整,却带着一丝犹豫与谦卑。

“林先生在上,备,乃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闻先生之名,如雷贯耳,知先生乃心怀天下之高士。今关东联军起,备兵微将寡,与二弟三弟,暂栖于公孙瓒帐下,名不正言不顺。”

“备,心有匡扶汉室之志,却不知前路何方。敢问先生,此番会盟,备,是否应当参与?若参与,又该何去何从?恳请先生,指点迷津!”

落款,刘备。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