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相传的鬼故事

第39章 红豆笺

加入书架
书名:
民间相传的鬼故事
作者:
金钱鱼西岛的黑龙妖尊
本章字数:
4386
更新时间:
2025-07-08

民国二十三年,沪上梅雨季,百乐门霓虹灯在雨幕里晕成血色光斑。程叙白握着最后一张船票,在码头望穿雨帘,始终没等到沈清如的身影。怀中的红豆笺被雨水洇透,那行"待君归来,共剪西窗烛"的簪花小楷,正化作一缕缕暗红,像极了她嫁衣上的金线。

三日前,程府张灯结彩,大红喜字映着程叙白苍白的脸。他本该迎娶军阀之女周曼云,却在拜堂时听见更夫敲过三更,祠堂梁上突然垂下红绸,恍惚间竟看见清如穿着嫁衣悬在半空。宾客惊呼声里,他发了疯似的冲向新房,却只摸到床头半块带血的玉佩——正是他赠予清如的定亲信物。

"沈小姐投黄浦江了。"管家递来浸透江水的信笺,墨迹晕染成狰狞的漩涡。程叙白疯了般沿江寻找,在芦苇荡里发现清如的绣鞋,鞋尖还别着他送的红豆簪。当晚,百乐门的留声机突然唱起《天涯歌女》,他分明看见清如倚在旋转楼梯上,旗袍开衩处渗出黑色水渍,正对着他轻笑:"阿叙,说好要带我去巴黎的。"

婚礼第二日,程叙白变卖祖产,在码头苦等七日。第八夜,暴雨倾盆,他终于看见一袭白裙的身影从江雾中走来。清如的长发垂至脚踝,每走一步都在青石板上留下湿漉漉的脚印,腕间还缠着粗粝的麻绳。"曼云她爹...把我沉了江..."她开口时,喉间涌出腥臭的江水,"阿叙,带我走吧。"

程叙白颤抖着牵住那只冰凉的手,船笛声穿透雨幕。怀中的红豆笺突然发烫,化作灰烬随风飘散。当船驶至江心,周曼云带着一队士兵持枪登船:"程叙白,你可知沈清如是共党?她根本不是投江,是被我爹处决的!"

清如的身影在晨光中渐渐透明,她将半块玉佩按进程叙白掌心:"那年你说巴黎铁塔像支蘸满月光的笔,如今我才懂,有些诺言,终究写不进余生。"船舷外,无数缠着铁链的惨白手臂破水而出,将清如拖入深渊。程叙白纵身跃入江中,恍惚间又听见清如在耳畔低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十年后,沪上小报登出一则奇闻:每逢梅雨季,黄浦江面总会浮起半块刻着"叙"字的玉佩,玉佩旁,漂着无数干枯的红豆,在浪涛中拼凑出未写完的情诗。

1946年,上海和平饭店顶楼的旋转餐厅里,留声机流淌出靡靡之音。穿笔挺西装的周明远把玩着半块玉佩,这是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遗物,背面刻着的“叙”字早己磨得模糊。服务员送来牛皮纸袋,里面是泛黄的旧报纸剪贴,以及一封未拆封的信,邮戳日期正是民国二十三年那个暴雨夜。

拆开信,褪色的信笺上是娟秀的字迹:“曼云,我知道你爱阿叙,可他心里只有革命。我自愿赴死,只求你放过他。红豆己种在程府后院,若他平安,来年定能开花。”信纸飘落时,窗外突然响起凄厉的汽笛声,周明远恍惚看见江面上浮起密密麻麻的红豆,每一颗都映着少女哀怨的脸。

当晚,周明远回到老宅,在后院荒草中挖出锈蚀的铁盒。打开的瞬间,数百颗红豆滚落,每颗都被刻上细小的字,拼凑起来竟是程叙白的绝笔:“清如,我在江底见到你种下的红豆林,它们缠住铁链,像你当年拽住我衣角。若有来世,我不做留洋公子,只做江边种豆人。”

暴雨骤至,铁盒里的红豆突然疯长,藤蔓缠住周明远的脚踝。朦胧中,他看见程叙白与沈清如在红豆林间起舞,而周曼云穿着嫁衣立在江边,手中攥着被江水泡烂的婚书。“告诉世人,”周曼云转身时,脖颈处露出青紫的勒痕,“不是所有等待,都能等到花开。”

天亮后,周家老宅化为废墟,唯有满地红豆在雨中摇曳。从此,每到梅雨时节,黄浦江上便飘来若有若无的《天涯歌女》,歌声里夹杂着铁链拖拽声。有人说曾在深夜的渡轮上,看见一男一女倚着栏杆,男人西装口袋露出半截红豆簪,而女人旗袍下摆,正滴滴答答淌着江水。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夜,收藏家陆承安在拍卖会上重金拍下一本民国时期的日记本。扉页上,"程叙白"三字力透纸背,内页夹着干枯的红豆标本,边缘还残留着暗红痕迹。当晚,陆家祖宅的老式座钟突然倒走,午夜十二点整,日记本自动翻开,空白页上缓缓渗出字迹:"救救我们..."

陆承安循着字迹指引,来到荒废的程府旧址。月光下,地基裂缝中钻出成片猩红的红豆藤,每片叶子都映着扭曲的人脸。藤蔓缠住他的手腕,将他拖入地下密室——石壁上密密麻麻刻满名字,沈清如、程叙白、周曼云,还有无数不知名的革命志士。角落水缸里,浸泡着数具缠着铁链的骸骨,脚踝上都系着刻着编号的铜铃。

"他们被镇压后,魂魄困在此处。"苍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白发苍苍的周明远拄着拐杖现身,脖颈处的胎记赫然是道铁链形状,"当年我父亲参与了屠杀,这些冤魂用红豆诅咒周家,每代男丁都活不过西十。"他掀开衣袖,手腕上浮现出与陆承安相同的红豆状胎记。

密室突然剧烈震动,水缸里的骸骨纷纷爬出,红豆藤缠绕成巨大的锁链,将两人捆至中央。沈清如的虚影在雾气中浮现,她的嫁衣己被鲜血浸透,眼神却透着悲悯:"我们要的不是复仇,是世人记得。"话音未落,程叙白握着沾血的钢笔从黑暗中走出,在石壁上写下一行字:"山河己无恙,吾辈当安息。"

黎明破晓时,推土机的轰鸣声惊醒了沉睡的工地。工人在地下挖出数百枚刻着革命口号的红豆,以及两具相拥的骸骨,他们的指骨间,缠绕着褪色的红绸。当晚,所有参与挖掘的人都做了同一个梦:黄浦江边,身着民国服饰的青年男女在红豆林中欢笑,江面上绽放着璀璨的烟花,映照着对岸崭新的东方明珠塔。

从此,上海外滩的红豆咖啡馆里,总摆着一本供客人留言的笔记本。每隔一段时间,空白页上就会自动出现字迹,写着不同年代的情话,最后必定署名:来自种红豆的人。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