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晓霞走进考场,目光坚定地扫视了一圈周围的环境,深吸一口气,让自己迅速镇定下来。她稳步走向自己的座位,轻轻放下书包,取出文具,动作流畅而有序。
铃声响起,试卷被分发下来。蓝晓霞双手接过试卷,目光立刻被上面的题目所吸引。她先是快速浏览了一遍试卷,心中对题目的难易程度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原本微微皱起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
她提起笔,开始认真作答。第一题是数学的基础计算,她的眼神专注而敏锐,手指灵活地在草稿纸上快速书写着步骤。笔尖在试卷上划过,留下清晰而工整的字迹,如同跳动的音符,奏响着知识的旋律。
遇到稍有难度的几何题时,她微微咬了咬嘴唇,眼睛紧紧盯着图形,大脑飞速运转。她在草稿纸上不断地绘制辅助线,尝试着各种解题思路。突然,她的眼神一亮,似乎找到了突破点,手中的笔迅速地写下答案,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再到语文科目,古诗词填空她对答如流,那些曾经反复背诵的诗句此刻如同清泉般从她的笔下流淌而出。阅读理解中,她深入剖析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晰,要点明确。写作文时,她文思泉涌,根据题目构思出一个精彩的故事,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物的情感和场景的氛围。
整个考试过程中,周围的同学有的抓耳挠腮,有的眉头紧锁,而蓝晓霞始终保持着沉稳的状态。她沉浸在知识的世界里,与题目进行着一场激烈而又精彩的较量。
考试结束的铃声终于响起,蓝晓霞长舒一口气,缓缓放下手中的笔。她将试卷整理好,连同文具一起放进书包,起身离开座位。此时,考场内的同学们有的面露疲惫,有的神情紧张,而蓝晓霞步伐轻盈,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从容。
走出考场,蓝晓霞一眼就看到了在人群中翘首以盼的母亲汪华。汪华的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期待,当她看到女儿面带微笑走来时,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蓝晓霞快步走向母亲,挽起她的胳膊,兴奋地说道:“妈,我考完啦!”
汪华轻轻拍了拍蓝晓霞的手,温柔地问道:“怎么样,晓霞?考得顺利吗?有没有遇到不会做的题?” 蓝晓霞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妈,我觉得挺顺利的。试题的话,大部分我都复习到了,没有特别难的。”
母女俩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蓝晓霞兴致勃勃地和母亲分享着考试中的细节。“妈,数学的几何题一开始我还真有点懵,不过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图形,很快就找到了解题思路。还有英语的作文,我觉得我写得还不错,用了好多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呢。” 蓝晓霞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汪华认真地听着女儿的讲述,不时地点头,脸上满是赞许。“晓霞,你真棒!妈妈就知道你能行。看你这么有信心,妈妈也放心了。” 汪华说道,眼中满是爱意。
蓝晓霞接着说:“妈,这次考试我心态可好了,一点都不紧张。我就把它当成平时的练习,遇到难题也不慌,慢慢思考。这种游刃有余的感觉真好!”
母女俩一路上有说有笑,阳光洒在她们身上,形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很快,她们就走到了家属院门口。蓝晓霞看着熟悉的家属院,心中充满了归属感。“妈,等我考上了一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的。以后我们在这个新地方也能好好生活啦。” 蓝晓霞说道。
汪华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妈妈相信你。咱们回家好好休息,等成绩出来。” 母女俩走进家属院,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二人走进小院子,轻轻关上院门,仿佛将外界的纷扰统统隔绝在了门外。阳光暖暖地洒在院子里那几棵不知名的小树上,树叶被照得透亮,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蓝晓霞和汪华相视一笑,一起走进屋内,放下手中的东西后,又缓缓走到院子里的石桌边坐下。石桌上还残留着一丝阳光的余温,触手温热。
汪华靠在椅背上,微微闭上双眼,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脸上满是惬意与放松。“晓霞,离开筒子楼后,这儿可真安静啊。” 她睁开眼睛,目光柔和地看着女儿,轻声说道。
蓝晓霞点了点头,唇角微微上扬,“是啊,妈。再也听不到筒子楼里的嘈杂声,也不用再担心大姨他们突然上门了。”
想起曾经在筒子楼的日子,那些喧闹和无奈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邻里间的家长里短,大姨、舅舅他们隔三差五的无理要求,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母女俩的心头。
而现在,坐在这安静的小院子里,周围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和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没有了那些喧闹,也隔绝了娘家的无尽索取,空气都仿佛变得清新了许多。
汪华伸手轻轻握住蓝晓霞的手,感慨地说道:“晓霞,妈以前总是念着亲情,不忍心拒绝你大姨他们,却让你受了那么多委屈。还好,这一切都过去了。”
蓝晓霞反握住母亲的手,用力地捏了捏,“妈,都过去了。现在我们有了新的生活,以后只会越来越好的。而且,您也别太责怪自己了,您也是重情重义。”
微风轻拂,带着一丝淡淡的花香,飘进了院子里。母女俩静静地坐着,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这一刻,没有了外界的干扰,她们的心贴得更近了,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汪华看着院子里的一切,眼中满是希望,“晓霞,等你爸回来,咱们把这院子再好好收拾收拾,种点花花草草,肯定更漂亮。”
蓝晓霞笑着点头,“好啊,妈。我还想在院子里搭个秋千呢,以后学习累了,还能在上面荡一荡。”
母女俩你一言我一语地规划着未来的生活。
阳光炽热地烘烤着筒子楼外的地面,汪雪皱着眉头,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她转头看向身旁的丈夫刘如刚,语气中带着些许烦躁:“如刚,也不知道华华在家没,说好了周五去办手续,可别给我掉链子。”
刘如刚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媳妇,晓霞答应的事应该不会反悔,华华估计也不会拦着,咱们上去看看。”
两人快步走上楼梯,楼道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味道。汪雪走到汪华家门前,用力敲了敲门,大声喊道:“华华,开门,我是大姐!”
然而,屋内一片寂静,没有任何回应。汪雪又敲了几下,脸上露出了不悦的神情:“这华华,到底怎么回事,人去哪了?”
刘如刚也有些疑惑,他试着推了推门,发现门是锁着的。“媳妇,看来华华不在家,会不会是出去买菜了?要不等会儿?”
汪雪冷哼一声:“等?我可没那闲工夫。她别是想耍花样,故意躲着我们。” 说着,她转身准备下楼,嘴里还嘟囔着:“不行,我得找她问清楚。”
刘如刚无奈地跟在后面,两人下了楼。在楼下,汪雪拉住一位邻居,急切地问道:“妹子,你知道汪华家去哪了吗?”
邻居看了看汪雪,摇了摇头:“不太清楚啊,好像前几天搬走了,说是去市区了,具体去哪我可不知道。”
汪雪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她跺了跺脚:“这个华华,搬走也不跟我说一声,肯定是想赖账。”
刘如刚在一旁劝道:“先别着急,晓霞不是还得考试嘛,说不定在学校呢。咱们去学校看看,要是能找到晓霞,把手续办了不就行了。”
汪雪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于是气呼呼地说道:“行,就去学校找她。要是她敢反悔,我饶不了她。”
两人朝着学校的方向走去,一路上汪雪还在不停地抱怨,刘如刚则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偶尔安慰几句。终于,他们来到了学校门口,汪雪西处张望着,嘴里念叨着:“希望晓霞在学校,赶紧把这事儿办了。”
下午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汪华满心期待地陪着女儿蓝晓霞来到学校。学校里人来人往,学生们和家长们脸上都带着紧张与期待的神情,纷纷朝着公布成绩的榜单走去。
蓝晓霞和汪华手挽着手,脚步轻快地朝着榜单走去。蓝晓霞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自信。当她们走近榜单,蓝晓霞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一名的位置,“蓝晓霞” 三个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妈,我考上了!我是第一名!” 蓝晓霞兴奋地跳了起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汪华紧紧地抱住女儿,声音颤抖地说:“晓霞,你太棒了!妈妈就知道你行的!” 母女俩相拥在一起,周围的家长和学生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还伴随着一些赞叹声。
走出校园,汪华和蓝晓霞的心情格外舒畅。她们坐上车,朝着县城的学校驶去。车子缓缓停下,母女二人刚一下车,汪华就看到了大姐汪雪和大姐夫刘如刚站在学校门口。
汪华微微一怔,心中涌起一丝复杂的情绪,但还是礼貌地笑着打了招呼:“大姐,大姐夫,你们怎么在这儿?”
汪雪的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说道:“华华,这不是说好了让晓霞把升学机会让给璐璐嘛,我们来办手续。”
汪华看了看女儿,坚定地说:“大姐,晓霞己经被一中录取了,她要去一中读书。之前说让机会也是有条件的,而且晓霞的未来得由她自己决定。”
蓝晓霞也走上前,说道:“大姨,我很抱歉,但我真的想上学,希望您能理解。”
汪雪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刚想说话,刘如刚在一旁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角,说道:“大姐,晓霞这么优秀,己经考上了。璐璐也有机会上学了。”
汪雪咬了咬牙,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行吧,既然这样,那你们去办手续吧。”
汪华和蓝晓霞走进学校,办理了升学相关事宜。在办理完手续后,汪华从老师手中接过了蓝晓霞的学籍档案,心中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