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鳞改命

第六十八章 科学解谜

加入书架
书名:
逆鳞改命
作者:
大青山的金蛇郎君
本章字数:
3262
更新时间:
2025-04-22

南海风暴过后,"明眸一号"科考船实验室里,白雨晴正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蝠鲼表皮样本。屏幕上的纳米级影像显示,那些酷似经络的纹路实则是稀土元素在真皮层沉积形成的特殊沟槽。"镧系元素沿神经束富集,"她敲击键盘调出数据模型,"形成了类似集成电路的生物导体。"

石宇辰将玉珏放入X射线衍射仪,检测结果印证了他的猜想:"主要成分是磷灰石与碳酸钙的复合晶体,内部纳米孔隙结构能吸附海水中的稀土离子。"他举起培养皿,浸泡在人工海水中的玉珏碎屑正缓慢释放出淡蓝荧光,"这就是所谓'气'的实质——稀土元素催化下的生物电脉冲。"

齐小美抱着双胞胎走进实验室,防辐射服内的监测仪己恢复平稳。"国际卫生组织刚通过紧急提案,"她将平板电脑转向众人,"正式将海底硝石列为新型医疗资源,开采权归属中国。"

突然,视频通话界面弹出狱警焦急的脸:"陆天宇皮肤矿化加剧,请求医疗支援!"画面中,曾经嚣张的药商大亨蜷缩在囚室角落,的背部凸起珊瑚状结晶,在监控镜头下泛着诡异的磷光。

"这是长期接触未净化海底硝石的后果。"白素贞戴上医用防护镜,"他体内沉积的稀土元素与代谢废物结合,形成了羟基磷灰石异位结晶。"她打开从保定带来的樟木药箱,取出一包用宣纸包裹的粉末,"当年你外公治疗矿工矽肺病,用的就是这套排石方。"

石宇辰接过药粉进行质谱分析,显示屏跳出复杂的分子式:"三萜类化合物与金属螯合剂...能特异性结合稀土离子!"他立刻联系制药厂启动临床试验,同时将配方提交国家专利局。

此时,甲板传来石建国的大嗓门:"亲家公!这铁螃蟹咋比保定的拖拉机还吵?"众人透过舷窗望去,只见齐父正艰难地操作着新型海底采样无人机,机械臂上"明眸医药"的LOGO在探照灯下熠熠生辉。

白雨晴突然惊呼:"声呐探测到异常湍流!"全息海图上,距科考船37海里的位置突然出现密集的涡旋信号。石宇辰调取历史数据对比,瞳孔骤然收缩:"是师叔公当年失踪的勘探区域!"

深海潜艇再次下潜。这次舱内多了套精密医疗设备——双胞胎被安置在特制的防辐射保育箱内,实时监测着外界稀土浓度变化。当潜艇穿越发光浮游生物群时,保育箱里的婴儿突然停止哭闹,小手贴在玻璃上指向某个方位。

"生物电感应!"齐小美调出神经信号图谱,"他们在接收某种低频脉冲!"白素贞立即将玉珏碎片放入信号放大器,声呐屏幕上赫然显现出海底山脉的三维结构,其走向竟与人体任督二脉高度相似。

潜艇机械臂采集的岩芯样本令地质学家震惊:这片海岭的玄武岩孔隙中布满纳米级的稀土晶体网络,形成天然的生物电放大器。"这就是药脉的真相!"白雨晴将数据上传至国际科研平台,"特殊地质结构将地磁能转化为促进细胞再生的生物电场!"

正当团队欢呼时,警报器突然尖啸。潜艇外闪过改装过的深潜器黑影,机械爪上淬毒的冷光显示来者不善。石宇辰按下紧急按钮,舱内瞬间充满三萜类气雾——这是从排石方中提纯的神经抑制剂。

敌方深潜器的观测窗很快蒙上白霜,失控撞向热泉口。爆炸引发的冲击波却意外震开岩层,露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勘探设备残骸。锈蚀的铭牌上,"白景云科考队1953"的字样依稀可辨。

返航途中,石宇辰在残骸里发现密封的铅盒。褪色的实验记录显示,白景云早在建国初期就发现了稀土生物电效应,但因国际局势选择封存研究。"原以为要带进棺材..."白素贞抚摸着父亲的手写笔记,"没想到被亲孙子解开了。"

三个月后,明眸医药发布会现场。当石宇辰展示全球首台稀土生物电治疗仪时,大屏幕实时连线监狱医务室:陆天宇背部的结晶在脉冲治疗下逐渐消融,监测仪显示其血稀土浓度回归正常值。

"这不是魔法,"石宇辰举起玉珏碎片,"是三代人接力的科学传承。"灯光暗下时,他腕间的监测手环微微发亮——那是双胞胎生物电信号制成的加密芯片,正在守护南海药脉的电子围栏。

夜色中的齐宅,石建国教孙子玩保定铁球的声音隐约传来。白素贞在书房校对《白氏医案》现代注释版,窗外的玉兰树沙沙作响,仿佛应和着南海潮汐的韵律。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