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在"铁柱号"的钛合金扶手上凝结成珠时,春梅正用王铁柱留下的麂皮布擦拭轮椅的传动轴。布面上残留的机油混着少女的泪水,在精密的齿轮组上晕开淡蓝色的痕迹。她突然发现轴承内侧刻着几个歪扭的小字——"试车成功2023.4.5",那是王铁柱在最后一次改装后偷偷刻下的日期。
轮椅的智能屏突然自动亮起,显示出一条未读日志:【4月5日23:17 转向助力微调+3°,适合石哥左臂发力习惯】。石宇辰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关节处的烧伤疤痕在晨光中格外明显。他缓缓划动页面,上百条类似的记录如流水般掠过——每条都标注着精确到分钟的时间和具体到角度的调整参数。
车库的铁门被山风吹得哐当作响。齐小美蹲在工具墙前,指尖抚过每件工具的轮廓——管钳手柄的磨损凹槽、锉刀尾端缠的绝缘胶布、电压表上贴的便利贴"春梅勿动"。她的真丝衬衫袖口勾住了王铁柱自制的磁性工具架,撕开的线头垂下来,像条细小的银蛇。
"该上油了。"石建国推着老式油枪进来,枪嘴还残留着半凝固的锂基脂。老人颤抖的手将油枪卡进轮椅底部的注油口,这个动作他做过上千次——二十年前给拖拉机,十年前给收割机,现在给儿子的轮椅。油枪发出熟悉的"咔嗒"声,仿佛在和老朋友打招呼。
正午的阳光穿过天窗,在轮椅表面投下几何光斑。春梅调试着新安装的智能导航模块,突然发现系统里存着个名为"老石逛gai"的路线图——那是王铁柱手绘的村内无障碍路线,标注着每个台阶的高度和每处斜坡的坡度,连张婶家门口的狗窝都画了个箭头:"绕行,恶犬!"
白素贞的银簪在轮椅扶手上微微颤动。老太太正在祠堂后院熬制药膏,铜锅里翻滚的液体泛着铁青色。她突然撒了把铁屑进去,药液立刻爆出细密的泡沫,散发出类似王铁柱修车铺的气味——混合着机油、汗水和黄芩茶的复杂气息。
午后试车时,轮椅在碎石路上平稳前行。石宇辰的左手无意识地着方向杆——那是用王铁柱最爱的活动扳手改造的,原柄上的牙印还清晰可见。路过焚烧区时,导航系统突然弹出提示:【右转15米,老位置】,箭头指向一棵老槐树下平整的石头——那是王铁柱常年歇晌的地方。
春梅突然冲向石头,指甲抠进缝隙挖出个生锈的糖果盒。盒里躺着把车钥匙和皱巴巴的纸条:"给春梅买糖用"。纸条背面是潦草的电路图,标注着轮椅太阳能板的改装方案。少女的呜咽惊飞了树上的麻雀,钥匙在阳光下泛着泪光般的光泽。
黄昏的车库里,林医生检测着轮椅的生理监测模块。他突然摘下听诊器:"这个心率算法......"屏幕上的波形图与常规医用的不同,却与王铁柱生前最后一次体检的数据完美吻合——那是他特意录入的参照模板。
夜雨骤然而至。雨点砸在车库的铁皮顶上,如同当年王铁柱敲打钣金的声响。轮椅静静停在充电桩前,仪表盘显示着【充电完成98%】——最后2%的容量被设计成缓充模式,因为王铁柱的维修日志里写着:"电池不能喂太饱,跟人一样。"
石宇辰的掌心紧贴轮椅的皮革坐垫,那里有个不起眼的凸起。拆开后发现是半颗融化后又凝固的水果糖,糖纸上印着模糊的生产日期:2005年——正是他带王铁柱去广州打工那年,在火车站小卖部买的那包。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雨云时,"铁柱号"的导航屏自动切换到了实时天气界面。风速计的图标旁跳出一行小字:【今日西风3-4级,适合试车——王铁柱】。车库的老收音机沙沙响起,播放起多年未变的早安农业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