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鳞改命

第九十五章 巡诊之路

加入书架
书名:
逆鳞改命
作者:
大青山的金蛇郎君
本章字数:
3212
更新时间:
2025-04-28

清晨五点西十分,"铁柱号"的胎压监测系统发出轻柔的"滴"声。石宇辰的手指拂过轮椅扶手上的露珠,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王铁柱工具箱里那把总带着水汽的管钳。今天是每月一次的偏远山区巡诊日,轮椅后挂的医药箱里,白素贞准备的艾灸盒正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村口的老槐树下,巡诊队己经集结完毕。赵大爷蹲在石碾旁,正往轮椅后挂架上绑新编的芦苇药箱。老人粗糙的指节在捆扎时格外灵巧,每个绳结都打着王铁柱教他的渔船结。"防风,"他嘟囔着拍了拍药箱,"去年这时候,铁柱那小子还在箱底垫了层油毡纸。"

春梅今天换上了齐小美给她定制的工装套装——靛蓝布料上绣着黄芩纹样,右肩特意加厚,用来扛医疗器械。她正往轮椅的拓展接口安装便携B超机,突然发现插槽内侧刻着个歪扭的笑脸,旁边标注"2022.11.8 调试OK"。少女的指甲在那个日期上停留了片刻,那是她生日的前一天。

"血压仪带了吗?"林医生背着登山包匆匆赶来,白大褂下摆沾着几片新鲜的艾草叶。他弯腰检查轮椅的急救包时,听诊器从口袋滑出,正好挂在王铁柱改装的后视镜支架上——那个弧度刚好能卡住听诊头的设计,此刻显得如此恰到好处。

山路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铁柱号"的越野模式自动开启,轮胎花纹深深咬进的泥土。石宇辰能感觉到后轮双电机的扭矩分配在不断调整——左轮多5%,右轮减5%,恰好抵消了山坡的侧倾力。这套算法,是王铁柱根据拖拉机爬坡数据改进的。

第一个巡诊点是半山腰的护林站。木质台阶对于轮椅本是障碍,但"铁柱号"的前悬挂突然抬升了3厘米——这是王铁柱日志里提到的"越障模式"。轮椅爬上最后一级台阶时,护林员老周的门廊灯突然亮了,昏黄的灯光正好照在轮椅踏板上,那里有个不显眼的凹痕——去年王铁柱来修房顶时,掉落的榔头砸的。

"先给孩子们检查。"齐小美从医药箱取出智能体检仪,仪器启动时发出熟悉的嗡鸣——这原本是王铁柱改装的车载音响功放,现在成了医疗设备的信号处理器。排队的孩子中,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一首盯着轮椅扶手,突然伸手摸了摸那个笑脸刻痕:"王叔叔说这里藏着糖果。"

正午的巡诊在松树林空地进行。春梅展开折叠诊疗台时,铝合金支架发出清脆的"咔嗒"声——和王铁柱修车时扳手敲击悬挂的声音一模一样。林医生给老人们测血糖的间隙,瞥见轮椅扶手上的显示屏正跳动着心电图——波形与王铁柱最后一次体检记录重叠度高达92%。

下午三点十七分,队伍行至最远的鹰嘴崖。山风突然加剧,"铁柱号"的防风罩自动升起,透明聚碳酸酯板上瞬间布满细密的水珠——这是用王铁柱珍藏的机车挡风玻璃改的。石宇辰操作轮椅停在崖边平台,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药材基地。轮椅的导航地图突然放大,二十七个红色标记点连成王铁柱的巡检路线,而他们今天恰好也经过了二十七户人家。

返程途中突遇暴雨。轮椅的防水系统启动时,春梅发现后轮挡泥板的弧度特别眼熟——那是用王铁柱摩托车的油箱盖重新锻造的。雨水顺着特制的导流槽汇聚到医药箱底部,正好灌入一个隐藏的储水囊——野外急救用的设计,现在成了天然的雨水收集器。

暮色中路过废弃砖窑时,轮椅突然偏离主路。导航屏显示【捷径路线启动】,带着他们绕到窑后的小土坡。春梅第一个看见那个锈迹斑斑的糖果罐——就放在王铁柱常歇脚的树洞里,里面是半包受潮的水果糖和一张字条:"给巡诊队的补给站"。

回到村口时,晒药场的芦苇席己经收了起来。赵大爷坐在石碾上编新的灯罩,听见轮椅声头也不抬:"铁柱那小子说过,后轮轴承该上油了。"果然,"铁柱号"的保养提醒恰在此时亮起,里程数定格在888.8公里——王铁柱生前最爱的吉利数字。

车库的灯光下,石宇辰拆开轮椅的右轮毂盖。润滑油特有的琥珀色在金属表面蔓延,他突然发现轴承内侧刻着行小字:"石哥,多出去转转。"落款日期是王铁柱离开前一周。窗外,巡诊队的欢声笑语渐渐远去,只剩下轮椅电机冷却时发出的细微"咝咝"声,像极了那个爱笑汉子干活时惯常吹的口哨。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